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5的文章

書寫與閱讀

寫一篇文章,會有傾吐抒發的暢快;寫五篇文章,會有氣力放盡的疲憊;寫十篇文章,會有腸枯思竭的空虛。 看一本好書,會有豁然開朗的喜悅;看三本好書,會有不吐不快的衝動,看五本好書,則是下筆如有神的感覺。 就像吃東西與大便,無論如何,吃東西的滿足,在絕大多數的時候總比拉大便的暢快來得更吸引人。 所以,當然要把時間留給閱讀!廢文寫了沒什麼人看,而,好書讀了自己可是馬上爽啊!寫廢文?有寫就好~~就像大便,有拉就好啦!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談中國上海的環保示威

圖片
中國的穩定與否,當然會影響中國的對台政策,也深深影響2016台灣大選的結果。於是我們沒有理由不關心中國。 這下子,上海人連「散步」的自由也沒有了。 我知道上海很大。但是,不管抗議地點距離上海市中心再遠,上海就是上海。上海是沿海的大城市,可不是天高皇帝遠的西藏新疆。 上海人這麼多。人口的移動可以限制一週兩週,總不能一年兩年都不讓人民上街「散步」。就算可以限制網路、電話,總不能把人民的嘴都縫住。 事情走到這不田地,中國政府已經沒有向人民低頭服軟的可能了。如果現在改變政策,就等於告訴中國人民「抗議是有效的」,等於間接鼓勵全中國的人民站起來抗議。 如果抗議環保政策是可能的,那麼抗議土地政策、戶口政策、食品安全、冤假錯案、貪官污吏,通通都是可能的,下場就是整個中國悶燒鍋大爆炸。 於是,中國政府只能設法噴水降溫,沒有掀開鍋蓋釋放壓力的可能。 如果回顧歷史,蘇聯解體前一兩年,幾乎沒有什麼主流媒體預測蘇聯即將解體;蘇聯解體之後,每個學者都在說「蘇聯的解體是歷史必然的趨勢」。 蘇聯什麼時候會解體?沒有人能夠精確預測~~那叫做歷史的偶然;蘇聯最後會不會解體?答案是一定的,那個叫做歷史的必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什麼時候崩潰?沒有人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權會不會因為權力缺乏制衡而導致崩潰?一定會,那是歷史的必然。 中國人雖然因為民族主義而盲目,但是中國人並不笨;當他們看見台灣可以選總統,然後人民的力量竟然可以停止核電廠的時候,中國人當然也會希望他們有權力關掉那些污染他們水源、空氣的工廠、礦場。 有希望就會有行動,有行動就會有鎮壓,有鎮壓就會有悲憤。然後,就看鎮壓的力道大,還是希望加上悲憤的力量大了。 如果再加上經濟的硬著陸,有錢的人變窮、沒錢的人挨餓、掙扎的人無力掙扎,那麼就是「潛規則」所說的「歷史的拐點」。幾千年了,歷史都是這樣演的,沒有例外。 延伸閱讀: 第6天:上海3萬人繼續示威反PX被鎮壓

著迷寫作的原因

哪怕明明只是一件小事情、一點簡單易懂的道理,想要把它寫得清楚、深刻、生動又簡短,也是一件需要大量練習的事情。 閱讀、時事、心情、甚至只是鼻屎大的生活小心得,都會忍不住練習敘述描繪。這樣的衝動,應該類似於愛素描的人看到什麼都想畫。每當完成了一幅滿意的作品,哪怕只是孤芳自賞,也樂不可支。難怪我永遠有寫不完的廢文,到了一個請育嬰假爽爽在家也覺得書寫時間永遠不夠的地步。 也因此,我該練習的不是「寫什麼」,而是「不要寫什麼」。一種很不容易的練習。 為什麼不容易?因為經驗告訴我,寫作是一個挖掘的過程、是一種自我對話。當我開啟了一個話題,我從正面、反面、側面,在不同的段落一一問自己同一個問題,又試著角色扮演,從我的你的他的立場回答同一個問題,在問與答之間,本來以為只是一篇無聊的垃圾文,寫著寫著卻挖掘出自己從來不曾想過的觀點,甚至得出一個與原本直覺相反的結論,於是更加地樂不可支,彷彿挖到的寶藏。 於是又打開電腦,廢文一篇接一篇。

價值觀的核心與歷史的趨勢

一個看起來很在乎社會正義、並且受到公眾推崇的人,是護家盟的大將。比如說正晶限時批裡的彭文正就是。要如何解釋這種矛盾的現象? 世界有完人嗎?又由誰定義?每個人有許多切面,有些面我贊同喜愛,有些面我不贊同喜愛,為什麼對比強烈的特質可以在同一個人身上體現? 是的,每個人有許多切面。切到最後,不可避免的切入價值觀的核心。 用一個極端的比喻:陳進興是個殺人魔,也是個愛孩子的爸爸。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我想到的是解釋原因是:他對子女的愛,是出於天性或自利(那是我的種嘛!),但是應該不包括「同理心」這個元素。於是我假設,陳進興的核心沒有「同理心」,才會讓「愛」與「殘忍」同時在他身上呈現。 一個批判社會不公的人,卻不在乎同性戀者受到的壓迫。如何解釋這種現象?我想到的解釋原因是:他的價值觀在乎的是「我所在意的不公」,而非「不公」。於是我假設:他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套封閉的系統,無法彈性接受不同的價值。 這個世界沒有完人,也沒有誰有資格要求「那個某某某為什麼不是個完人」,更沒有誰有資格定義絕對的道德。大家都同意「道德」是相對的、而且是不斷演化的概念。 十一世紀的時候,酷刑是一種實現正義的必要方式、奴隸制度是一種發展經濟的必要模式,但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鼓吹酷刑或奴隸制度可說是絕大多數人類無法認同的價值觀。 主張廢除奴隸制度的人曾經是少數;主張同志平權的人曾經是少數;但這並不表示少數的主張等同於走在時代潮流的最前端;共產主義也曾經一度從少數變多數,然後又被多數所唾棄。該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婚姻權呢?每一個渺小的你我的看法匯集起來,就是歷史的洪流;歷史的洪流會怎麼走?從微觀的角度而言,這當然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從巨觀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有趣的社會學趨勢觀察練習題,不只是個人喜好而已。 那麼,人類歷史的趨勢是什麼?我所能想到的,是「利益」與「同理心」。 「利益」就不用多解釋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整體而言、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最強的動力。 但是人類也有理想。從奴隸制度到廢除奴隸制度、從酷刑到廢除酷刑、從種族歧視到反歧視、從重男輕女到兩性平權、甚至從工業化到共產主義、又從共產主義走向修正過的資本主義,都是人們想要為弱勢做點什麼~~那怕帶頭高呼的人可能包藏著很大的私心,但是人們之所以願意追隨,是因為理想,為了弱勢做些什麼的理想,尤其是從制度面改善,去為弱勢做些什麼。

台灣的天空還看不見彩虹(原標題:臉書的彩虹與台灣的天空)

圖片
美國最高法院有關全美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判決變成了一道全世界最大的彩虹,讓無數人的臉書大頭貼為之繽紛。然而,歡欣沈澱之後,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思考。 我一直以為,我們追求的應該是「更好的價值觀」,而不是「西方的價值觀」;我們該思考的,是「這個價值觀與我如此不同,究竟值不值得我追隨?我應該不應該自我修正?」,而不是「我究竟該不該追隨歐巴馬/美國/李光耀/新加坡/西方/東方的價值觀?」。 從加拿大到愛爾蘭,多少國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陸續將同志婚姻合法化了,我們無動於衷、甚至一無所知,冷眼旁觀同志們絕望而努力地追求本就該擁有的權力;如今美國同志婚姻一旦合法了,我們就信服了、歡喜了、讚嘆了?我們所信仰、追求的,到底是「人權」?還是「強勢文化定義的人權」?還是「多數人擁護的人權」?如果答案不是直指核心的「人權」,我們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 每個人對於「人權」都有不同的定義。支持同志婚姻的人們歡欣的同時,反對同志婚姻的人落寞、甚至悲憤了。反對者的觀念真的在一夕之間翻轉了嗎?當然沒有。正如同美國平權法案的通過,只證明制度開始重視平權,絕不代表歧視就此終結。在追求平權的路上,那是個重大的里程碑,絕非美好的終點。 有些人只是跟風,跟上了就是潮,然後自以為鼓動風潮;有些人其實游移不定,如今既然主流聲音換了調,那就勇敢跟著唱和就對了;還有許多人打從內心不以為然,但是沒有能力、沒有勇氣捍衛他們「反對同志婚姻」的信念。 雖然選對邊的人忍不住嘲諷對面的人,就像我們忍不住嘲笑護家盟過去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言論,但我們仍然應該努力思考:宣揚怎樣的價值,才能讓更多的人打從一開始就不會不小心站在護家盟那邊?怎麼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從一開始的時候站在「正確」的這邊?究竟,怎樣的價值觀比較可能是「正確」的? 多點寬容總是對的,尤其是對於弱勢的寬容;多點同理總是對的,尤其是對於少數的同理;多點宏觀總是對的,比如對「系統、制度為惡」的關注更甚於對「個人為惡」的撻伐;對自己的價值觀多一點質疑總是對的,比如說靜下心來努力聽聽對面的聲音,檢視自己能否用完整而一致的邏輯解釋自己的主張、並且反駁對方的言論。 欣見臉友們的大頭貼染上了繽紛的彩虹,於是我們知道有這麼多人在乎同志的人權。關注同志的人權,代表有可能關注弱勢者的人權,代表有可能關注如何從制度上保障人權。 至於我自己,等到台灣法律承認同志婚姻

台灣的彩虹

欣見臉友們的大頭貼染上了繽紛的彩虹,我於是知道有這麼多人在乎同志的人權。 關注同志的人權,代表有可能關注弱勢者的人權,代表有可能關注如何從制度上保障人權。 至於我自己,等到台灣法律承認同志婚姻的那天,我也會讓我的大頭貼繽紛一下。畢竟那只是美國的彩虹;今天台灣的天空依舊暗沈。 台灣是否從制度上保障弱勢者的人權,才是我關注的核心。

臉書的功用

我從來不敢奢望臉書可以改變人們對政治的看法,比如說支持死刑的變成主張廢死、反對同志婚姻的變成支持。 只要那些從來不關心政治的人,竟然會因為臉書而把十分之一的小確幸時間用來吸收與公共議題相關的資訊,就已經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那怕他們依舊不願意在自己的臉書分享這些資訊、甚至不肯對他人張貼的資訊按讚,彷彿深怕任何一種小動作可能在無意間洩漏自身對公共事務的看法。 一切的一切,總得從「願意」關心公共事務開始;有了這個開始,才有思辨的可能、才有爭論與共識的產生。

瓦釜雷鳴的悲哀

圖片
寫了一年多的社論,在蘋果電子論壇刊出了六十多篇;目前為止,就屬一年前的這篇最多人點閱按讚,光是蘋果日報就有十一萬多的點閱次數,甚至還被其他電子媒體轉貼。說沒有虛榮感是騙人的。只是虛榮感的背後,其實是無力感。 我知道自己不過就那麼幾兩重,這篇文章寫的不過就是一些憑邏輯推理寫出來的做夢文。如果連這樣的吠文都能引起一些共鳴,那正表示:這塊土地上,吶喊的聲音實在太微弱,以致於我這瓦釜磕磕碰碰竟然偶爾也像雷鳴。 就好像,中國上海上街遊行抗議PX的人數成千上萬,平日樂於報導中國大小事、有意無意灌輸大中國意識的電視媒體,卻又一律淡化報導,甚至根本噤聲,於是感到無窮的悲哀。

長篇大論易,言簡意賅難

深刻體會:如果真的有很多話想寫,把他們寫一篇言簡意賅的六百字短文,比寫成一篇流暢通順的兩千字長文困難多了。 這大概和我囉嗦嘴碎的個性有關吧! Orz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一)成敗的祕密

圖片
只是一種寄生蟲? 寄生蟲這種東西,從來就不管宿主的身體是不是健康;虱子只在乎自己有沒有吸飽血、能不能繁衍後代,並不在乎被吸血的倒楣鬼會不會營養不良。 借用類似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是各種不同的虱子,寄生在人類的思想裡。理論上人類可以藉由理性思辨形塑、修正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但實際上人們往往受到它們的限制。抽象的文化、價值觀決定了思辨的「方向」,想來想去都是自己既有的價值觀最正確。有個名詞叫做瀰因學(memetics),「就像生物演化是基於基因gene這種生物資訊單位的複製,文化演化則是基於瀰因meme這種文化資訊單位的複製。而所謂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別善於複製其瀰因,而絲毫不論這種對於宿主人類的成本或利益」(p273)。 換句話說,如果把文化比喻成虱子,文化根本不在乎擁抱自己的人們是不是幸福。 比如說「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資本主義」都是如此。想像「某某主義的核心概念」是一隻虱子,這隻虱子跳進了某幾個思想家的腦袋裡,思想家們越想越有道理,於是這隻名叫共產主義的虱子從思想家的腦子裡吸收了足夠的養分(思想家們建構出越來越完整的論述),於是虱子越來越壯大、虱子的分身也跳進越來越多人的腦子裡。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或資本主義這些虱子才不會管自己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貢獻或是傷害。歷史告訴我們,資本主義或許利大於弊,但納粹主義與共產主義造成無法想像的悲劇。 缺乏自省能力、無法反思自身價值觀的人,等於沒辦法自己抓虱子的猴子。如果反思價值觀太難,至少我們可以從回顧歷史開始做起。 歷史的鐵則 「我們已經走出全球經濟危機了嗎?還是前面有更大的打擊?中國會不會繼續成長、成為全球第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會不會喪失霸主地位?我們走向是生態的災難?還是科技的天堂?以上所有的走向,評論家都個自有一套很完整的論述,但我們就是無法確定和者將成真。但如果過了幾十年後再回顧,我們就會覺得答案真是太明顯了」。P269 「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起來總是毫不明顯」。P269 回顧過去 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後人寫成的、以成功者的定義為定義~~「如果對某個時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結果影響,只看到那些最後成真的可能性。於是,他們就用後見之明,來解釋為什麼現在的結果是無法避免的」。(p269) 因此當我們回頭看過去的歷史,

當頭顱可以移植

圖片
如果人類的頭顱可以移植,帶來的倫理衝擊無可想像。 你希望這個手術成功嗎?我不希望。可是我又得問自己:為什麼換心、換腎、換肝我就不感到排斥呢?難道這些沒有倫理衝擊嗎?界線在哪裡? 20年前看過一本「器官量販店」,說的就是這類的問題。具體的內容忘光了,只記得當年看書時的冷汗直流。 身為一個市井小民,思索這些既不能影響醫學的發展,也不能影響醫療法規的訂定。我從中獲得最大的學習,是學習質疑自己,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檢視自己的價值觀。 新聞來源: 世界首位將接受頭顱移植手術男子出席發佈會

閱讀的樂趣與焦慮

看一本書要十幾個小時,寫一篇讀書心得要一兩個小時,有時候一本書還得要寫好幾篇讀書心得。 於是忍不住常常盤算:我還要多久,可以看這本、寫那本。然後就不自覺地焦慮起來。 沒有外在壓力的閱讀應該是很開心的。可是怎麼我卻自己給自己壓力?失去樂趣,就很可能失去動力啊! 一定是哪裡弄錯了吧?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宗教的法則~7~宗教與意識型態

圖片
有信仰是一件好事。信仰讓我們不會自以為無所不能、讓我們學會謙卑、讓我們面對生命的困頓的時候能夠保有希望。 而,所謂信仰,信仰的核心可能是「神」,也可能是「自然律」。比如說,佛家就是一種「自然律」宗教。所謂的「自然律」,比如說,佛家認為「苦由欲起」;所謂佛渡有緣人~~如果放不下慾望,佛也救不了你。「苦由欲起」是一個自然律,不是釋迦摩尼佛「發明」的,最多只能說是釋迦摩尼佛「發現」的,就像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一樣。 自然律宗教的核心是自然律,這種宗教裡的神佛只是為了滿足人類面對苦難的心靈寄託而衍生的,並不是教義的核心。 那麼,如果有個「宗教」,也有一套「自然律」,但是崇敬的不是「神佛」,而是「人」,那會是什麼情況呢? 不需「猜測」,只需「觀察」。這種宗教人類歷史上多的是。比如說「共產主義」的核心就是「自然律」! 我們看看維基百科如何介紹共產主義:「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本主義必將為共產主義所取代,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後,每個人都有機會自我發展個人素質。」 你看看,「共產主義終將取代社會主義」、「歷史的規律」、「進入共產主義後的美好世界」;也就是說,馬克思發現了某種「自然律」,人類必將從資本主義這種世界進入共產主義那種世界,而且世界將會更美好。 這和悉達多發現了「苦由欲起」的自然律,「放下貪瞋癡」的凡心,才能「究竟涅槃」,本質上是一樣的。 「資本主義」何嘗不是如此?「籃球規則」是人類「發明」出來的遊戲規則,「供需法則」可不是!那是經濟學家「發現」的市場規則!也是一種自然律!「只有順應這種規則,才能將資源的效用極大化、為人類創造更多的福祉」。聽起來資本主義明明也是一種「自然律」的宗教啊! 如果你覺得「資本主義是宗教」、「共產主義是宗教」這種字句怎麼樣都很彆扭,就好像哪有人會說「儒家」,卻稱「儒教」? 其實,某些學者的確把所謂「儒家」定義為「儒教」。 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那也成,換個名詞就是了。如果我說「資本主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宗教的法則~6~宗教還是哲學?

圖片
基督教、猶太教的耶穌,打從一開始「神愛世人,為了世人而投胎」;但我們沒聽說道家始祖李耳或佛家始祖悉達多是「天上星宿下凡來普渡眾生」這樣的說法。根據宗教的基本教義,「耶穌」是「神投胎為人,死後變回神」,「老子」、「悉達多」卻只是普通人。 「世界宗教使並不只是神的歷史」。「西元前一千年,亞非大陸開始出現全新的宗教及信仰類型」,「共同的特徵就是崇拜的並非神祇」(p251)。「這些信仰也認為:有某種超人類的秩序控制著這個世界,但它們所崇拜的這個秩序是自然律(natural law),而不是什麼神明的意志。這些自然律的宗教信仰,雖然某些也相信有神祇的存在,但認為神祇就和人類、動物、植物一樣,會受到自然律的節制。雖然神祇可以說在這個生態系中有其優勢,但祂們…….並無法改變自然律。最典型的例子是佛教」。(P252)。 悉達多看見人生這麼多苦難,於是拋下一切榮華富貴跑到菩提樹下去悟道,最後悟出「苦由心起」,認為重點在於看穿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著重於事物帶來的感受,才能離苦得樂,究竟涅槃。悉達多悟道了,究竟了涅槃,於是成了釋迦摩尼佛。但即便是釋迦摩尼佛,對於『苦由欲起』這條定律也無能為力。(p255)。 仔細想想:悉達多是一個有智慧又有同理心的王子;用心思索人生的課題後,他變成的應該是「哲學家」啊!怎麼會是法力無邊的「神佛」呢?更何況後來有哪裡來的這麼多「法力無邊」的各個神祇呢? 佛家的核心,其實是妳我認知的「哲學」,但不是人人都能悟道,悟道了也不一定做得到;在究竟涅槃之前,人生的苦難依舊讓人煩惱;為了讓信眾有精神寄託、對未來保持希望,佛家衍生出「哲學」之外的功能,叫做「對某神明的信仰」。 所以拜菩薩(佛教)的人,生病的時候固然會唸藥師經,但是看到了道家的保生大帝也不介意拜拜看;想要懷孕的時候還是會找道家的註生娘娘、出海之前還是要拜拜媽祖。 說到道家,何嘗不是如此?道家信奉老子、莊子,但是實際上這兩個人根本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家;從道德經的內容來看,如果李耳看到後人把它奉為某個宗教的老祖,大概會大笑三聲後,不發一語就飄然遠去。 妳有聽過亞洲的基督教拜「亞洲的耶穌」、歐洲的基督教拜「歐洲的耶穌」這種事情嗎?沒有嘛!可是,印度的佛教徒膜拜印度的神、西藏的佛教徒膜拜本教(Bon)的神、日本的佛教徒拜神道教的神(p255)。這再次證明了:在佛教,「對某神明的信仰

反正就把網路給弄臭啊~~2016選舉資訊戰之焦土政策與反制之道

2014年中國國民黨在選戰中挫敗,網路戰爭的劣勢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事實證明有婉君加持的民進黨在網路戰爭中戰力強大。2016年即將到來,當擁有全世界最多黨產的中國國民黨把資源整合拿來打網路戰,民進黨能夠應付得了嗎?有沒有更有效的應對方法? 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得要先拋開政治,回歸資訊流通的基本原理。所謂「網路1.0」 和 「網路 2.0」的概念。 「網路1.0」意思是說:二十年前的網路,大家上雅虎奇摩網站看新聞,並且只有少數人的投稿文章可以被看見;換言之,雅虎奇摩給我們看什麼,我們就只能看什麼。網民只能是資訊的接收者;資訊的流通基本上是一條單行道。 「網路2.0」的意思是說:部落格、臉書興起後,每個人張貼的文章、影片,只要夠有梗、加上一點運氣,就會被大家瘋狂轉貼,被點閱的次數往往不下於過去的雅虎奇摩。換言之,過去單向的資訊流通方式,變成了一條錯綜複雜的蜘蛛網模式。 簡單的例子是:假設,三十年前的某報說「拿了諾貝爾獎的李遠哲曾經殺人未遂」,大家會半信半疑,然後謠言滿天飛。誰也沒有能力闢謠。所謂「半信半疑」的「半信」,就是殺傷力。 但是,如果今天出現了這樣的新聞,因為實在太聳動了,會立刻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然後,網路鄉民就會開始肉搜,把新聞內容的始末、李遠哲這個人的生平、人際網路、甚至包括發佈這條新聞的記者,都徹底的肉搜一遍。然後某個有才的婉君整理出「殺人未遂根本是惡意的謠言」的結論;澄清訊息透過網路瘋傳。 當聳動的新聞發佈時有多麼吸引民眾注意,澄清的新聞發佈時相對的也會吸引多少人注意。這時候大家會發現,唉呀!抹黑的手段怎麼髒成這樣。於是,作用力產生了反作用力,潑出去的糞水一不小心就淋回自己的頭上。 但是事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 如果我是中國國民黨。2014年證明了婉君站在我對面;雖然我口口聲聲說那是民進黨養的網軍,但我畢竟不是睜眼瞎子,內心也知道婉君就是討厭我,而婉君擅長的戰場是網路。我該怎麼辦?很簡單,那就把網路這個戰場給弄臭啊!既然我擁有龐大的資源,我就持續不斷潑糞、一直潑一直潑,會產生三個效用。 第一個效用叫做「先入為主」,第二個效用叫做「三人成虎」,第三個,最重要的效用,叫做「焦土政策」。 反正呢,在網路資訊戰裡面我先天處於弱勢,那就盡量發謠言,「先入為主」、「三人成虎」。我的資訊能夠影響多少選民?影響一個是一個。 因為

蔡英文的內心主張?

不談「推論」,只談「層次」。關於對台灣對中國的態度,邏輯上可以分成這幾種層次: 1.主張台獨。 2.拒絕統一。 3.維持不被統一的現狀。 4.維持現在模糊曖昧的現狀(維持「首都在南京」的中華民國憲法一中架構;於是註定傾中、終統)。 5.要不要被統一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6.台灣應該積極進行被統一大業。 馬英九這些年來做的是4,洪秀柱喊的是6,蔡英文口頭說的是5,但是很多人假設蔡英文內心想的是1。 這樣的假設難道沒有「一廂情願」的嫌疑?選舉結果,會對國際釋放出什麼訊息?美國還會不會繼續把台灣視為可以用來牽制中國的夥伴?還會不會考慮把好的武器賣給台灣?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宗教的法則~5~二元論宗教

圖片
二元論宗教,以祆教(又稱拜火教、波斯教)為代表,認為「整個世界就是善神馬茲達( Ahura Mazda )與曼紐( Angra Mainyu )之間的戰爭,人類必須站在善神這方給予協助」。波斯教也「催生了許多二元論宗教,例如諾斯替教和摩尼教」 P249 。二元論宗教曾經一度聲勢上漲,但最後還是由一神教佔了多數。 邏輯上來講,要不然就是「一個」全能的神,要不然就是「兩個」對立的力量。根據一神教的教義,理論上不該有這種二元的概念。事實上「聖經舊約裡面壓根找不到這些(二元、善惡對立的)情結」( P250 )。 但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這些一神教,吸收了大量的二元論信仰和習俗,許多我們以為是一神教的基本概念,多是出自「二元論宗教」的本質和精神。 例如有無數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都相信有某個強大的邪惡力量(例如基督宗教的魔鬼或撒旦)」與上帝對抗,這是「二元」;相信「善神的國度 / 天堂」「惡神的國度 / 地獄」也是一種「二元」;相信人的肉體死了、靈魂繼續存在,也是一種「二元」。但是在舊約聖經中,從來沒提過這些二元的概念 p251 。 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二元論宗教未真正式微。二元論的精神,某種程度被「融入」一神教了。 「綜觀歷史,一神教就像是萬花筒,把一神信仰、二元論概念、多神教義和泛靈信仰,都收納在同一個神聖論述之下。結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教的上帝,相信二元論宗教的魔鬼,像多神教徒一樣禮敬眾多聖人,還相信泛靈信仰的鬼魂。像這樣同時擁有不同、甚至矛盾的思想,又結合各種不同來源的儀式和作法,宗教學上有一個特別的名稱:綜攝( syncretism )。」 P251 真要說的話,「綜攝才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宗教」。 P251 相關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一)〜集體想像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二)〜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三)〜亞當夏娃的生活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四)〜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五)〜史上最大騙局?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六)〜蓋起監獄高牆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七)〜歷史無從正義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八)〜歷史的方向 閱讀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宗教的法則~4~關於一神教

圖片
第一個一神教 目前所知的第一個一神教,出現在西元前 1350 年的埃及。當時埃及是多神信仰,但是一個叫做阿肯那頓的法老,特別崇拜一個叫做阿頓 Aten 的小神;法老把這個小神制度化為國教,還打算打壓民眾對其它神的崇拜,不過這次的宗教革命沒有成功,阿頓只能繼續回去當一個小神。 P244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看過神。說穿了,神到底掌怎麼樣,也是「人」說了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神」也躲不過「人」的操弄。「多神」之所以走向「一神」,自然也是一種符合人性的演變。除了上述埃及這個「國王偏愛」的可能性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奪權」。 試想一下,某個多神信仰的宗教體系中,有二十個神;這二十個神很可能由不同的祭司負責侍奉。這二十個祭司彼此之間會不會爭權奪利?會嘛!怎麼爭?當然是藉著背後的那個神的名義去爭最有力啊!白話的說,不同的神由不同的祭司擔任代理人;如果我是代理人,我當然希望我的神變成「眾神之神」,那麼我這個代理人的地位當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再更進一步說,假設二十尊神由五位祭司負責,每個祭司負責侍奉四尊神明。我要如何同時讓我侍奉的四尊神變成最重要的 A 咖?不容易嘛!我當然是挑一尊最容易「炒作」的神明出來炒作。 人同此心,每個祭司都會傾向於「集中火力拉台一尊神,冷落其它三尊神」,白話的說就是分成五組單循環淘汰,最後 A 咖群就會出線。幾百年下來,「多神教」的神慢慢區分出大小高低, A 咖的數量慢慢變少,越來越接近「一神教」;這些都是相當合乎人性的歷史演變。 這些道理,我想得到,別人也想得到。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哪個先知要創立一個宗教,他也可能乾脆直接先界定基本規則「只有一個神;我是唯一的代理人」。這樣一來,其它人就不容易搶走他的代理權。 總之,「不論在何處,多神教都不斷衍生出種一神教」( P244 ) 傳教去吧! 一神教「唯我獨尊」的中心思想,讓一神教的勢力範圍有限。「以猶太教為例,仍然認為全宇宙至高的神還是有私心和偏見,而且關愛的眼神全在一小撮猶太民族和以色列這蕞薾之地。於是對齊他國家來說,信奉猶太教幾乎是有弊無利,而且猶太教一直也沒有到其它地方宣叫的打算。」( P244 )。這個階段,稱為「本地一神教」。 但是基督教的保羅認為,神雖然有私心、偏見,但是很愛人類,甚至甘願下凡來,為了

閱讀筆記:人類大歷史(十)宗教的法則~3~當多神教遇見了一神教

圖片
應運而生的多神教 於是,多神教應運而生。「這些宗教認為,世界是由一群神威浩蕩的神靈控制的,有的掌管生育、有的掌管雨水、有的掌管戰爭。人類向這些神靈祈禱,而神靈得到奉獻牲酒醴之後,就可能賜予人類子嗣、雨水和勝利」( P239 )。 「對泛靈信仰者而言,人類只是地球上眾多生物的一種。但對多神教徒來說,整個世界就像是反應了神和人類的關係。」( P239 ) 事實是,多神教對於各種神靈是相對包容的;「泛靈信仰」體系中的「靈」與「多神」共存無礙;既然相信「多神」,就算面對世上其它宗教的神,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多神教本質上就是心胸開放、包容異己,很少迫害異教徒」( p241 )。埃及人、羅馬人、阿茲特克人,都不曾派遣傳教士新征服的土地上傳教,當然更不可能派軍隊前去鎮壓異教徒( p242 )。 當多神教遇見了一神教 「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羅馬帝國並未要求基督教徒放棄他們的信仰和一是,只希望他們同時尊重帝國的守護神,並且承認皇帝也有神性~~這點可說是在政治上忠誠的聲明。然而基督徒強烈拒絕,並且完全沒有任何妥協空間。」 p242 如果你是羅馬人,你會怎麼做?「對於羅馬人來說,就是在政治上搞顛覆的舉動,必須加以鎮壓」 P242 。 鎮壓的力道有多大呢?「從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這三百多年間,羅馬皇帝所發起對基督徒的大型迫害,不過四次 ……. 事實證明,就算把這些迫害的所有受害者全部加起來,在這三個世紀間,多神教羅馬處決基督徒的人數不過數千人。可是相對的,在接下來的一千五百年間,雖然基督教號稱主張愛與憐憫,卻僅僅因為對信仰的詮釋有差異,就引發基督徒自相殘殺,死亡人數達到數百萬」。( P242 ) 1572 年 8 月 23 日,法國天主教徒襲擊了法國新教徒。短短二十四小時,就有一萬到五千名新教徒遭到屠殺。天主教教宗國瑞十三世聽到消息後立刻安排舉行慶典,還委託畫家瓦薩里把這場大屠殺繪成壁畫。這場攻擊稱為聖巴塞洛謬節慘案( 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這個房間在梵蒂岡,目前禁止遊客參觀。 相關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