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7的文章

白色力量的上上之策

因為筆者本身不懂什麼國際事務,也不懂什麼體育規則,所以大膽瘋狂地假設一下,應該也是相當合理的: 如果我是柯文哲,閉幕式的時候我就安排中華民國的圖騰~比如說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出現在會場的某個地方。然後兩三千百萬人都高潮了、什麼「台灣就是台灣」的呼聲就此細弱蚊鳴、甚至根本消聲匿跡。 然後中國能夠怎樣呢?禁止柯文哲舉辦下一屆的世大運?還是「對中華民國施加壓力」?那感情好!剛好壓力都落到蔡英文頭上啊!這對於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是利己損人、一兼二顧的上上之策呢! 屆時,唯一的呼聲就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與「2020唯一支持柯文哲」。趁著這股氣勢在2018的縣市議員選舉的時候孵出一群白色力量的小雞、壯大白色力量,根本是反掌折枝啊! 如果我是中國。中、長期而言,「維持台灣島內威權思想」是一個重要的策略,目的在於讓台灣人覺得「只有人人有飯吃、不用擔心兩岸戰爭,被中國統一也沒有什麼不好」。終極的目標則是消滅台灣人民的主權意識、進而有利於消滅台灣的主權。所謂的中華民國在國際現實上早就已經被消滅、不為世界各國所承認;所謂「打壓中華民國」本就只是「消滅台灣主權」的一個手段而已。 若柯文哲果真在世大運閉幕式上弄出了一些中華民國圖騰,中國檯面上的罵罵咧咧當然是不能少的戲碼。但是只要尊蔣(經國)崇宋(楚瑜)的思想不變、「兩岸一家親路線」、「床頭吵床尾和」的調性不變,習近平當然能夠諒解的~~畢竟對中國來講,柯文哲的勝利,就是「維繫威權思想沃土」與「宣揚兩岸一家親」雙重策略一次滿足的上上之策啊! 為了讓崇尚威權思想、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能夠取得代表權,進而有益於消滅台灣主權這個終極目標,藉柯文哲之手讓中華民國圖騰在世大運閉幕儀式上迴光返照一下又有何妨? 至於,這樣子不符合國際賽事規定?你忘了柯市長的名言了嗎?關於「用監視器開罰單」,柯市長說「法律沒有規定不行的,為什麼不能做?」對於柯市長而言,重點是「利大於弊」,哪裡是什麼「法治精神」? 況且,就算是李明哲被蠻橫關押、周子渝顫抖哭泣被道歉,柯市長還是理直氣壯地親赴上海雙城論壇高談兩岸一家親,而兩千三百萬人也並未苛責,不是嗎?對於質疑世大運維安的人,柯市長的「王八蛋」之說還獲得48萬的讚爆呢!中華民國又有誰敢攖其鋒呢? 至於,「這樣太瘋狂、太超乎想像」?唉呀!柯文哲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不正是因為瘋狂阿北的瘋狂個

誰打了外省人?

圖片
關於二二八事件,我們常聽到「外省人還不是被打很慘」這樣的說法。我們不知道的真相是:那些被打的外省人,有一部分是被中華民國政府給修理的。 「什麼?二二八事件不是本省與外省的衝突嗎?為什麼會外省人的政府會派人打外省人?你開玩笑的吧?」 很抱歉。不是開玩笑。這是學者依照史料還原出來的歷史真相。不要不爽我。不爽的話自己去找出史料來反駁這些史料到底錯在哪裡。 「『為著要分化奸偽,和運用民眾力量來打擊奸偽』,陳儀也於(1947年3月)3日批准保密局台灣站站長林頂立組織『義勇總隊』。林頂立的義勇總隊與許德輝的忠義服務隊吸收流氓為成員,公然打劫、威脅良善、結隊橫行、假公濟私,在堆處酒家飯館勒索綁票,『以致民眾懷疑這次起義的意義,和怨恨領導者的無能。』這些流氓、情治人員闖入公共汽車車庫放火焚燒,搶劫搗亂;並擾亂分化民眾、燒毀外省人商店、收打外省人,『造成中央派兵鎮壓的藉口』。......(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所謂『以民眾力量來消滅這種暴行』、『分化奸偽、打擊奸偽』策謀,就是利用流氓、情治人員製造混亂、從事破壞,使民眾懷疑事件的本質,並未軍事鎮壓行動找尋合理化的藉口。」<<重構二二八>>,p332。

厚黑學的活教材

圖片
提到「謀略」、「鬥爭」之道,我們都會說什麼要熟讀三國演義之類的。 坦白說我從來沒真的讀過三國演義,連青少年版的都沒讀完過。我覺得,看看台灣的近代史~~比如說讀這本<<重構二二八>>,就可以學到很多鬥爭之道。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厚黑學」,就是「臉要厚,心要黑」。有沒有怎樣的實例可以參考學習呢? 有的。比如說陳儀。二二八事件當下,他是台灣方面的最高長官,集行政、軍事大權於一身。出了大亂子,他當然得要收爛攤、扛責任。 什麼叫做「臉要厚」呢?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夕,台灣的軍隊都被蔣介石抽回中國大陸戡亂去了。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陳儀將事件定調為「奸黨煽動」。 為什麼呢?其實很容易理解。如果不定調為都是they的錯,難道要承認自己的治台無方嗎? 因為軍力不足,但所以立刻去電給蔣介石請求派兵鎮壓。在此同時,陳儀對於民間提出的改革要求,他幾乎一概退讓答應。 民間有謠傳指出陳儀在玩兩手策略、聽說陳儀偷偷向蔣介石請求派兵鎮壓,怎麼辦?陳儀在接獲蔣介石願意派兵的隔天,公開地說「絕對沒有(派兵)這樣事情......我也願意對天立誓(此時長官起立舉手)我絕對不欺騙你也不騙民眾,誓必以良心誠意與你們做事,倘有違背必受惡報」。<<重構二二八>>,p339。 這樣還不夠。為了要「證明」這些台灣人真的是想要推翻民國政府的奸偽,派人混入民眾打人放火製造事端還不夠,還派人混入當時民間推派代表的會議之中,故意提出一些敏感的軍事要求,比如說「憲兵必須解除武裝」之類的,讓民間的訴求從「單存的政治改革」變成「準叛變的獨立革命」。 這樣還不夠。國民政府到達基隆之後,竟然還挨了冷槍。誰放的槍呢?「京滬地區台灣同鄉也向監察院說明,開槍擊車者並非本省人,而是警備總部故意製造事端。次日清晨揚亮功到達長官公署,陳儀簡述事件經過後,長官公署顧問沈仲九立即接口說『現在一切問題非兵不行了』。」<<重構二二八>>,p347。 這樣還不夠。「警總參謀長柯遠芬在九日清晨透過廣播,指昨夜稱有『奸匪暴徒數千名』武裝進攻圓山倉庫、警備總部、長官公署、台灣銀行等機關,實屬不法已極,經國軍擊退,故自凌晨起台北、基隆一律戒嚴。......柯遠芬公開廣播聲稱有『奸匪暴徒數千名』,但日記中卻說『奸偽只有三輛卡車』。」<<

情緒反射

大家都聽過狗狗吃飯與鈴鐺的實驗:狗狗看到便當就會流口水,給狗狗送便當的時候搖鈴鐺,久而久之狗狗聽到鈴鐺就會流口水。 但是直到我親身體驗之後,我才知道這種制約的力量有多強大。 gmail有新郵件的時候,我的手機會「東東」一聲。平常沒什麼人會寄信給我,所以我的手機總是靜悄悄。 兩年前我育嬰假的時候,一旦手機「東東」的時候,就是我寫吠文投稿有了回音。就這樣,「東東」聲和「耶!投稿中了」的喜悅連結在一起。 直到兩年後的今天,因為被刊出次數其實算很不少,就算真的有新稿件見刊,喜悅之情也明明比以前低很多很多了。更神奇的是,即便我明明知道自己最近幾天沒有寄出任何的稿件,但是當手機傳來「東東」聲的瞬間,我還是會反射性地出現那種愉悅的心情。 我不禁異想天開:如果有誰能夠把這種情緒機制複製在催眠自己~~比如說,每天完成拉筋五分鐘與伏地挺身五十下之後,就會情不自禁地、反射性地出現這種愉悅的情緒,那就等於有了很強烈的「維持良好習慣」的情緒誘因。 那,進一步分析,這種機制有哪些重要元素呢? 第一,某種能夠引起強烈情緒的事情。 第二,事情發生的同時,某種聲音會伴隨出現。 第三,這樣子的刺激必須持續一段時間。 嗯,我應該來想想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哪種片刻加入哪種音樂,讓自己固定產生哪種情緒機制。

阿Q

觀念的改變通常不是一時一刻;一個人個觀念很難因為某個人的某一篇文而忽然扭轉;通常都是這裡聽到一點不同的聲音、那裡聽到一點反對的意見,於是開始思考「我目前的想法有沒有問題」。 寫吠文是為了宣傳想法,所以當然希望吠文越多人看到越好。不過每次只要一貼廢死的文章,追蹤的人數就會變少。幸好我夠阿Q。我總覺得這是好事。 今天或許是我的道理不夠好、或是名氣名氣不夠響,所以不但不能「打動」、「說服」,反而把他們「趕走」了,但是至少這表示我的文章有「打到」某些人。如果他是鐵板一塊,那麼他看不看我的文章其實無所謂;如果他有萬分之一改變的可能,總有一天說不定會有一個文筆更好、論理更佳、名氣更響的人足以影響他;而我這次「看似無效的吠文攻擊」,其實算是一次「對方真正改變觀念前所接受的觀念衝擊」。

反正我已經盡力了

圖片
「反正我已經盡力了」是一句很重要的句子。 真的盡力了的人才能夠問心無愧地說出這句話;只要能夠問心無愧地說出這句話,一切就都雲淡風輕了;就算仍有情緒糾結,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或許你會說「阿幹甚麼已經盡力了那是你自己在說的」。廢話!我有幾分力,難道你會比我自己清楚嗎?我當然是用我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啊!我只需要確定我自己有沒有努力到氣力放盡,我幹嘛管我的努力標準是不是符合他人的定義? 我知道,或許我有些地方就是做得不夠好。可是我已經盡力了啊!剩下的那些地方就是我做不到的地方啊!又能怎樣? 結論是:凡事盡力就好。用腦、用心、也用力。然後其他就隨它去。 照片來源:冰雪奇緣的劇照。

從人性猜戰爭~~不負責任猜測

開戰對川普有什麼好處?開火教訓北韓,一方面轉移通俄門提升民調,一方面向全世界展示軍火能力行銷國防工業,軍火商更是樂得開香檳。而且北韓一動盪,中國更需要繃緊神經,更沒有籌碼在南海亂動了。(雖然英美各國在南海的實力本就讓中國乖乖地只敢叫囂不敢亂動,但是增加中國東北方的負擔反正對美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多年前美國隨便弄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莫須有罪名往伊拉克頭上一套就對伊拉克開扁了,現在北韓自己早早證明了自己(很可能)有能力發射核武,然後又一再放話要攻打關島啊、澳洲啊什麼的。標榜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不打你北韓要打誰? 我相信美國的行政系統應該很努力地想要拉住川普。可是這種事情的決定權本來就在美國總統手上。況且川普有充分的開戰理由。 而且,話分兩頭說。獨裁者的面子問題大過天。如果北韓都已經動員人民在廣場上高呼口號要炸翻美國了,似乎也沒有什麼回頭路了。 然後,在美國這邊,如果美國判斷北韓很可能會動武,擁有絕對優勢的美國會乖乖地等著北韓第一擊之後才開始反擊嗎?川普為什麼要為了所謂的「道德」而冒著被美國人罵「懦夫」的風險?川普當然是先下手為強啊! 然後,剛剛有看到一派說法,說如果美國先動手,中國可能不排除抗美援朝。這個其實就更不可能了。一旦開戰,雙方拳頭的大小顆差多少可就一覽無遺了。本來就說中國「強而不霸」的習近平對於中美兩國之間的軍力心知肚明,不可能犯傻到去與美國對幹~~誒,萬一幹起來,中國肯定輸;中國輸了,習近平還能安穩地幹主席嗎?這個算盤打起來這麼清楚,習近平吃撐了去跟美國對幹?這種機率也太低了些吧?! 寫於 2017-08-11-臉書 。 延伸閱讀: 川普準備好「武力解決問題」 嗆金正恩:武器都上膛!

施加恐懼的訣竅

關於香港民主黨員被當街抓走酷刑這件事情,說什麼「如果證實是中國公安所為,將會引起重大爭議」其實是一種很無謂的說法,甚至於,採取這種說法的話,在「效果」上根本是替高牆添磚。為什麼? 第一,香港政府與北京政府有沒有出面嚴肅譴責、並且認真查辦這個暴力案件? 就算這些官方機構真的出面發表一些義正辭嚴的言論,還不免要懷疑是不是「當面大義凜然、背面陰險下流」;如果這些官方機構根本就不吭氣,那麼這些暴力作為難道必須要人贓俱獲才能「推論」是誰所為嗎?就算不是他們的「直接教唆」,難道他們沒有「刻意縱容」嗎? 第二,這樣的事件本身,那麼多官方機構該有作為卻又不作為,就已經是「一國兩制」的天大危機的鐵證了。難道還需要怎樣的鐵證如山,才能認定是中國政府所為、才算是危機嗎? 所謂的恐怖統治,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製造恐懼」。而恐懼並非來自於當權者的直接地、全面地施加壓力,而是針對少數的人「殺雞儆猴」;那些雞啊猴的,就會自己心生恐懼,就好像人人心中都有的那個小警總對於言論自由的控管能力遠遠高過於真正的警總那樣。 這種恐懼的施加是螺旋式的增強,因為如果一下子就「六法全書唯一死刑」,恐懼反而失去了「逐漸滋長」、「自己嚇自己」的效果。 有時候,壓力的施加甚至是進三退一的~~嚴厲了一陣子之後,卻又忽然和緩下來;和緩的原因不是為了要讓被壓迫者喘一口氣,而是因為要讓被壓迫者因為情緒上的反覆弛張而使得恐懼加倍、順便讓反對者陣營對於局勢的判斷產生歧見,進而讓反對陣營自行分化。 香港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初那樣子的恐怖統治,然後民間的對抗不斷升級,然後中國政府的手段越來越粗暴。這樣子的過程已經很清楚了。銅鑼灣書店的老闆、被取消資格的當選人、被酷刑虐待的香港民主黨員......。事實證明,這個螺旋正在急速上升。 說明白一點:劉曉波就是一隻啼聲響徹世界的雞,中國尚且要殺此雞給全中國的猴看。而今中國需要挑幾隻香港雞,難道還有心軟的可能嗎?香港曾經一度擁有的民主法治日薄西山,不遠的前方就是一片漆黑,再無光明可能。 這說起來很殘忍。不過,很殘忍的事實,仍是事實。 當然,這是他國事務。不過藉此一方面讓更多一心「兩岸一家親」的台灣人認清自己想要親的是怎樣的對象,一方面藉著他山之石說說基本邏輯,希望更多的台灣人能夠清晰思辨。 延伸閱讀: 香港民主黨林子健被公安帶走 遭毆打大腿

誠信的意義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一篇「大紀元」的文章「中共無誠信外交令川普失去耐心」,看了之後覺得真是翻白眼。 我對中國這種不分政府民眾都一天到晚對台灣文攻武嚇的國家當然沒有好感。這篇大紀元要罵中國我樂觀其成。但問題是,用錯誤的脈絡去罵,比如說什麼「道德誠信」去批評國際事務,如果不是天真妄想,大概就是陰謀放毒,想要弱化讀者的邏輯思維。 這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即便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也只是在太平無事的時候有禮守信。如果牽涉到國家利益~~不論是經濟利益還是國家安全,使出什麼手段都是司空見慣的。 也就是說,如果真要分析中國為什麼「不搞定」或「搞不定」北韓,分析的重點應該是各方勢力/各種的利害關係如何彼此糾結而導致的結果。怎麼會是在那邊說什麼「古今中外誠信為本」、「中共以誠信為天敵」之類的道德教條?明顯的不符史實,完全的邏輯錯亂。 先別說什麼戰場上的兵不厭詐,我們就來看看「虛擬貨幣革命」裡面提到的幾段文章。如果沒耐心,可以直接跳過**裡面的段落。 *** 1944年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簽訂的協議將美元與黃金掛鉤,並讓世界其他貨幣都跟美元掛勾。外國政府持有的美元儲備,有權利以固定的價格換成黃金(p49)。 到了1980年代末期,......美國因為越戰的支出而抓襟見肘,無法和比較廉價的外國製造商競爭,沒有足夠的外匯補充黃金儲存,於是在法國等國家要求將手上的美元換成黃金時,庫存漸漸消耗。覺得進退兩難的總尼克森在1971年8月15日做出驚人之舉,將美元和黃金脫鉤。它的做法是下達行政命令,這樣就只需要跟財政部、聯準會以及白宮的少數幕僚諮商即可。這場「尼克森震撼」讓布列敦森林協定變得毫無意義(p50)。 *** 意思就是說,美國和大家約定好一個和貨幣流通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機制,說好大家照著這個遊戲規則玩。然後有一天美國忽然覺得這樣不想這樣玩了,於是就片面地修改了本來和全世界說好的遊戲規則。 「誠信」本身確實是有意義的。「誠信」可以「讓大家相信你會遵守遊戲規則」,並且因此覺得你是一個不會「半夜吃西瓜,反症」的人,所以比較願意和你合作,所以整體而言在遊戲中你會比較吃得開。 換言之,誠信是一種「工具」,但是「誠信」本身,在「國家治理」的層次,並不是一種美德。簡單的說,如果遵守當時的諾言就會害死自己三百萬的國民,你守這種誠信幹是哪一國的

寫作大亂鬥

寫作有趣的地方在於:一邊正面反面多元地思考,一邊寫下目前想到的多元看法,然後讓各種看法在腦海中大亂鬥。 大亂鬥的過程太複雜,所以必須用文字一一寫下紀錄過程,才能進而評比哪種看法比較厲害。 一邊寫、一邊想;又一邊想,一邊寫。經過了這樣子的大亂鬥與評比之後,往往就會產生一些「根本不像是自己腦袋想得出來的見解」。 這就是寫作迷人的地方。

信仰的衝突

信仰」的衝突並不只是「你相信耶穌,但是我相信阿拉」之類的問題。「信仰的衝突」包括很多,比如說「黑人的命也是命」與「白人至上」之間的理念衝突。 美國的獨立宣言清楚地寫著「人皆生而平等」,但別忘了回到獨立宣言起草的那個1776年,那時候的美國人相信的「人皆生而平等」是有但書的~~「但奴隸(通常是黑人)不是人」。 整體而言,美國的種族議題應該算是進步了(光是廢除黑奴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進步)。不過,理論上,「人皆生而平等,但是奴隸不是人」這樣的理念在對照「人皆生而平等,沒有但是」的主張來看,兩者之間的高下、前者邏輯之荒謬,明明是一望便知,後者的勝出明明應該是毫無懸念才對。但是為什麼同樣以「種族歧視」這樣的核心問題,即便廢除了「黑奴」之後,至今仍然層出不窮?獨立宣言起草至今,都已經240年過去了啊! 為什麼偏偏會有這麼多奇怪的人擁抱前者?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群體動物。我所歸屬的那一群人怎麼想,我就會跟著怎麼想。 進一步說,我「一開始怎麼想」,我就會去找我的同溫層取暖;因為有了同溫層,我的理念(信仰)就會越來越堅定。 沒錯,理論上人類確實具有「反思」的能力。反思其實是一種「冒著打臉自己的風險」的行為;但是我們捫心自問,再看看周遭、看看臉書,就可以確知:絕大多數的人只想要找同溫層,沒興趣反思。 為什麼這些信仰問題這麼難解決? 延伸閱讀:美國「白人至上」集會衝突!汽車高速輾撞人群...維州緊急狀態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813/987919.htm?from=fb_et_news

改變思潮之所以艱難

之一 合理化的能力 選擇題:「人皆生而平等」比較正確,還是「人皆生而平等,但是黑奴不是人」比較正確?廢話,當然是前者嘛! 但如果你是個在1776年出生於北美洲的白人,你會擁抱哪一種信念?答案當然是後者。 人類有一種很強大的功能,叫做「合理化」。比如說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輕而易舉、而且毫無罪惡感地找到各種理由認定「黑人不是人」,把黑人當成畜生來壓榨。 而且,如果我所歸屬的群體都這麼想的時候,我更沒有可能去挑戰群體的信念、主流的價值。更可能的情況是:我成為堅定支持主流價值的一份子。比如說,在歷史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白人社區出生的孩子理所當然地歧視黑人;又比如說,我們很少看到眷村長大的孩子會認同台獨。 之二 選擇輕鬆的那條路 從樂觀的角度來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能力覺醒;不過一旦覺醒之後就回不去了」,所以要努力宣揚理念。 但是,從悲觀的角度來說「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能力覺醒;而且覺醒是一條漫長的路,要花很多時間」,所以多數的人都不容易覺醒。 這樣說吧!有些人擁抱中國國民黨的黨國價值,有些人痛恨的不得了。在你認識的人當中,有多少是從黨國思想轉變成「反對黨國思想」?又有多少是從「反對黨國思想」轉而「擁抱黨國思想」? 又比如說,時光回到三十年前。我們跟著多數人嘲笑「娘娘腔」比較容易?還是在氣質陰柔的男同學遭到霸凌時出面同理他、捍衛他比較容易?(我先承認,雖然今天的我數度在媒體投書主張同婚平權,但其實在我青少年的時候,我也曾經是嘲笑他人「娘娘腔」的那種人)。 又或者,在你認識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從「主張死刑」走向「反對死刑」?又有多少的人從「反對死刑」走向「主張死刑」? 對每一個個人而言,活在這個威權思想濃厚的社會,擁抱黨國價值是最容易的、也最有利的;活在恐同的年代,嘲笑鄙夷同性戀是理所當然的;主張維持死刑則是最合乎道德直覺、也最符合社會氛圍的。於是多數的人繼續擁抱黨國價值、繼續恐同、堅持主張維持死刑,自然都是理所當然的。 簡單的說,絕大多數的人在「一開始」的時候,通常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比較輕鬆」的那條路。再加上人類「合理化」的天賦異稟,於是,每一種思想總是根深蒂固,難以撼動。 這就是為什麼改變思潮如此艱難的原因。

瑣碎的愛

圖片
很瑣碎的愛。睡前抓癢、搧風、堅持過馬路搭電扶梯時要牽手、耐著性子陪玩其實很無聊的遊戲、只是一點小病痛也小題大作緊張兮兮、撐著等她睡著之後偷偷把冷氣房內的電扇調小⋯⋯。 我不知道怎樣才是偉大的愛,但我確知偉大的愛,平時就是會有這些瑣碎的特徵。

政論文章的寫作策略

常見的傳統政論文章總是正襟危坐地用著精準但不夠口語化的文字所寫成。 龍應台系列的政論文章,則是摻入了抒情文的筆觸,所以比較容易吸引讀者;而,人渣文本則是率直地使用網路鄉民熟悉偏好的幹幹叫直白模式以吸引讀者,但是同時又不忘三不五時提醒讀者自己倫理學學者的身分,並且俱備選舉操盤專業的評論家,強化了「既親切又專業」的形象。 回歸事情的本質:寫論說文,目的是要說服人;寫抒情文,目的是要抒發自己的/牽動他人的情緒。總之,文字的核心,是「發揮影響力」。 文字內容有沒有道理?100篇鬼扯硬ㄠ的文章,抵不過一篇有理有據、論理明晰且深入淺出的文章。如果以大眾為訴求對象,在「傳播效果」上,「學術腔」肯定不如「白話文」,傳統模式肯定不如鄉民模式。 至於能不能夠牽動他人情緒?那牽涉到能不能「引人入勝」~~舉的例子有沒有貼近人心、抽象的文字能不能夠具體地描繪出聲音、氣味、氛圍、場景、畫面......。比如說,龍應台的政論文章,就時常用「夾敘夾議」、「自問自答」的方式,再加上優美華麗但不艱澀的成語,把本來枯燥的論說文成為易讀、動人的「半抒情文」。 BBS創世世代如今都已成為了四十世代的中年讀者,這群讀者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或許不如二三十歲的青年們,但相對而言卻是更加掌握社會資源的一群;換言之,他們是影響台灣走向的重要族群。 寫作當然是有「策略」的。有志於「以政論文章改變社會」的台派朋友,在寫作策略上,從寫作議題的設定、目標族群的鎖定、到文章筆觸的選定,不妨值得再三斟酌。 比如說,三年前這篇「 別了誠品,假文青的真傷心 」,故意從「個人情感」出發(當然,文章中所述的確實也是我的真實經驗與情感,畢竟我本來就是個假文青);在筆觸上用使用文青最愛的煽情文字,但又大方地自承假文青;假想的目標族群是「對誠品有感覺的人」;評論的策略是「因為推廣閱讀有功於台灣社會的誠品如果竟然審查書本,那就『剝奪』其品牌光環」。 以上野人獻曝。指教批評很歡迎,嘲笑恥笑請留情^^

身為一個讀者

圖片
凌晨三點莫名其妙地餓了;起身下樓,在便利商店裡讀著啃著飯糰翻著書。 ***之一***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去了高雄一趟,走路經過愛河旁的二二八紀念公園,我站在紀念碑前一字字細讀碑文。 讀到一半,忽然有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壯漢站在離我大約十公尺遠的地方,對著我兇惡的大吼「怎樣啦!看什麼看啦!跟你說啦!根本都民進黨騙人的啦!國民政府來台推行了多少德政啦!三七五減租啦!耕者有其田啦!這些你有沒有聽過?你是在看什麼看啦!這種東西有什麼好看的啦?」 我裝作沒聽見,依舊看著碑文、拿著手機繼續拍照,但一邊暗自注意他的動靜~~誰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攻擊性呢?準備隨時溜之大吉啊! 總之他站在原地一直瞪著我,時不時要把類似的喊叫重複一次,彷彿恨不得把我立刻趕走;直到我慢條斯理地讀完了碑文、走到公園周圍的人行道,才離開了我的視線。 這當然不是一種愉快的經驗。看他的年齡、聽他的口音,我實在很難想像,到底是怎樣的遠因近因結構因素,醞釀出這樣近乎仇恨的的憤怒與偏見?這框土地上究竟還有多少人、多少年輕人懷抱著這樣的憤怒與偏見? 想起來實在讓人很感嘆。 ***之二*** 昨日在臉書上看到一則貼文,內容是有關一個戰地記者描述敘利亞人間地獄的慘況。 文末有一段話,大意是說,像這樣的記者,使命就是把事情記錄下來,讓世人、後人能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讀完之後,我的感觸是很老梗的: 1.要說什麼無力感,這種親自目睹地獄的人才是最有資格無力感、甚至創傷症候群的人吧!結果他們還是撐下來了、把書寫出來了。 2.那麼,我們這些讀者除了眼眶泛淚之外,還能幹些什麼? 如果真的做不了什麼,那麼至少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事情,讓「有能力做些什麼」的人能夠早日出現。 ***之三*** 然後,深夜清晨讀著<<重構二二八>>書中這段文字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又跑出來了。 「保密局發給南京的情報,也屢屢誇大愛台灣情勢危急、朝不保夕,製造統治當局危機感,以強化武力鎮壓的正當性。例如三月五日保密局台北諜報站急電副局長毛人鳳,指台北電台被暴徒佔領,日人御用仕紳蔣渭川號召台籍日軍爭取台人自治,台北已成立決死、前進兩隊,外省人死傷達萬餘人,局勢萬分嚴重。但事實上,三月四日台北等地秩序已逐漸恢復平靜,官民正在協商之中,且依據警備總部的統計,外省人死亡三十

人的本能

圖片
什麼是人性?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看到他人受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悲哀的時候,總是會想要伸出手。在那一個當下理性來不及算計,就只是受到感情的驅使,就奮不顧身伸出手去;然後才是理智發揮作用,發現自己正被拖著往下墜。在理性上忍不住要快快脫身,但感情上卻又無法抽手。 理智上說起來,很蠢。可是就是這樣一點情感上的、愚蠢的衝動,讓我們確知自己是個有人性的人。大家在臉書上都看過動物自傷其類、照顧同伴、甚是是跨越物種狗娘奶貓仔的案例了;動物尚且如此呢!何況是能讀能寫、能抽象思考的人呢? 在一個正常的文明社會中,這樣的情感上的愚蠢衝動,無論如何是受到歌頌、執得鼓勵的;再怎樣,無論如何,那不會是一個受到群體唾棄、更不可能是受到體制全面箝制監禁、無底限施虐刑求的一種罪行。 但,在中國,它是。凡是對於不義的事情、對於黑暗的勢力膽敢伸出手、張開口伸援與反抗的,就必須面對活生生的人間地獄。因為那的不義的源頭,恰恰是那個獨裁政的政府;就算不是獨裁政府的直接指使、至少也是受到獨裁政府所默許縱容的共同結構、攀附集團。 在這樣情的情抗,對於不義的身手張口,就是投身於地獄烈焰。這完全不是什麼假文青的煽情形容,存粹是平鋪直敘的白描敘述。你看看中國的那些維權律師就知道了;你讀讀這本書就知道了。 讀這本書,不是因為放著台灣自身的苦難不聞問卻關心鄰國事務。而是因為,請你去讀一讀這樣的書,請你去瞭解什麼叫做「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何謂「開明專制」。活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對於人性是一種怎樣的摧殘? 台灣人總說「為什麼要去激怒中國呢?難道你不知道戰爭的可怕嗎?」。老實說,關於獨裁或戰爭,我確實一無所知。活了四十多歲迄今,我很幸運地沒有經歷過戰爭,而戒嚴則在我還是個小學生、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就終止了。也就是說,關於獨裁與戰爭,我所有的理解都來自於書本、電影與揣摩想像。對於這兩者,我哪裡可能「真的」有什麼理解呢? 但是我必須說,如果不選擇戰爭就必須接受獨裁,那麼,作為一個人,我豪不遲疑地選擇戰爭。 因為,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會有忍不住對於不義的事情伸手張口的時候。壓抑了這種精神上的本能,就像是塞住了你的屁眼阻斷了你生理上的本能。而這正是威權政府的強項,他們維持政權存續的基本手段。 與其如此,我當然選擇痛快的戰爭。戰爭會有一切型式可怕的死亡。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傷的殘的瘸的瘋的各種活地獄,但

差異與高下

圖片
「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下」。 先澄清。我不知道黃先生說這句話的脈絡是什麼~~畢竟我沒有拜讀過他寫的書。所以我不是要針對黃先生的這段文字做批評。事實上,根據他這篇貼文所連結的文章,他想說的,確實是良善的那種「沒有高下,只有差異」,比如說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歧視所謂的外勞文化。 我只是要藉此做個引子。說說「這樣的論述,如果不夠清楚,會產生什麼問題」。 我要說的是:當我們讀到「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下」這樣的文字的時候,必須要非常的警醒。因為,這樣的文字看起來非常的政治正確,卻可能一不小心就掉進了「假中立」的陷阱。 「不允許女人讀書寫字受教育」的文化與「鼓勵女人追求自由」的文化之間,有沒有高下? 「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文化與「活人獻祭」的文化之間,有沒有高下? 沒有一個人是完人,也沒有一種文化是至高的善;人類,活著,如果想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就得要勇於批判與被批判。 而,批判與被批判,是一種很「討人厭」的事情。比如說我寫了這段文字,很可能就會有誰在心裡想「你踏馬的以為自己是誰」之類的,然後在心中甚至在臉書上批判我。這都是我逃不開的宿命。 可是如果想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這就是必要之惡。說著「文化沒有高低,只有差異」是很政治正確、最不容易引起爭議的,但也是最危險的~~如果沒有把話說清楚的話,很容易讓讀者以為文化之間真的沒有高低。 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就必須勇於思辨、勇於價值判斷。如果只是說些「沒有高低,只有差異」之類的話,大概就等同於淨說些「藍綠一樣爛」那樣,誤把「中立」當成美德,其實卻是犯了怯於批判、被批判與做出價值選擇的毛病。 補記: 之一 今天很多人討論的高牆老師,在我看來,他並不壞,而是沒有察覺到自己價值觀的矛盾。 其實我也會有這種糟糕的矛盾;雖然我盡量避免,但還是難免。 所以我總是告訴自己「批判理念,而不是批判個人」。雖然我還是時常沒能做到。 之二 首先,有關「歧視」的定義,我覺得想要周延定義真的很不容易。比如說,我覺得有些(並非全部)歧視就是單純的「缺乏同理心」、「看不起人」、「喜歡糟蹋人」,倒未必是要「以某族群的利益為代價,提高另某族群的利益 」。 其次,我不敢確定郝先生真正的發言脈絡是什麼,但是從我這個新聞閱聽者對於他初次發言與澄清發言的感受,我覺得 1.他的初次發言想強調閱讀很重要。 2

柔妹的第一台腳踏車

圖片
我是大約10歲那一年學會騎腳踏車的。我至今深刻地記得當我終於學會騎車的時候,那種雙輪飛舞、掌握自由的快感。 這是柔妹的第一台自行車。在腳踏車店試坐的時候,就已經迫不急待地想衝出去。不久的將來,當她終於體會到雙輪飛舞、掌握自由的快感的時候,也將是把拔悵然若失的時刻。 這其實是很老梗的心情。哪一個為人父母的不是如此呢?可是總覺得,這些人人都會經歷、再普通不過的心情,對於一個敏感纖細的假文青如我而言,都是天大地大的事情。

思想活力的來源

圖片
出門前一時找不到想帶的書,索性不找了。就讀這半年前買的,放在汽車前座一直沒讀完的書。 忽然體悟:文章想要有力,光是啃嚴肅的食材只會補過頭噴鼻血(比如說看政治書看到憂鬱)。多元均衡的營養,加上充分的思考鍛鍊,才是邁向思想活力充沛的大道。

料敵從「笨蛋」

圖片
如果只是一群單純的笨蛋,能夠規劃縝密、行事順利地達成在世大運鬧場的任務嗎?反年改的人或許是混蛋,但絕對不是笨蛋! 問題來了!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亂世大運只會惹反感、增阻力嗎?那麼又為何這樣幹呢? 大家真的不要急著罵這些反年金改革者「笨蛋」什麼的。因為世大運開幕的事情,至少證明╱即將驗證了幾件事情: 第一,警界高層確實很容易被「滲透」(如果被自己的「學長」滲透也算是一種滲透的話)。 第二,警界基層無力執行任何的安全任務(之前演練了多少次的「滴水不漏」的演習呢?)。 第三,中華民國政府對於這麼嚴重的危機,如果按照過去的案例,比如說關於324中違法打人的暴警迄今下落不明,中華民國政府警政署長王卓鈞面對立委嚴厲質詢的反應是「我能力比較不好」,然而事情依然輕舟已過萬重山;蔡政府上台迄今有對於324打人惡警做出什麼處置嗎?這次的事情有比324非法打破人民的頭嚴重嗎?中華民國政府又會祭出什麼重手嗎? 第四,中華民國國民都在罵這些反年改的人「笨蛋」、「混蛋」,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事情背後的意義。 說到意義。閱讀最近的新聞,可以讀出什麼意義呢? 一、拿著武士刀就足以掛掉一個總統府的憲兵。如果是一群偽裝成陸客觀光團╱自由行的男女特務呢? 二、一個「工程師失誤」就足以讓大半個台灣跳電。如果是一組已經滲透台電核電的高幹呢? 三、幾十個上百個長者就足以摧毀一場國際級的維安。如果是一群年輕力壯、裝備齊全且訓練有素的黑道份子呢? 但是中華民國人民對於這樣嚴肅的問題╱嚴峻的處境渾然不覺。用自嘲的語氣說著「台電員工和007一樣厲害」、認真地探討「南京大屠殺好可憐╱妖刀明明是假的」、或是「這群反年改的混蛋白癡╱陳金鋒強棒炸裂點聖火好帥」。 如果我是中國,這些都是我要的寶貴資訊;而這些資訊透過這群反年改的人證實╱即將驗證。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強敵環繞的以色列,以色列舉國上下會如何嚴肅以對?而中華民國呢? 你覺得,這群反年改的人真的只是一群笨蛋混蛋?還是一群被利用的笨蛋混蛋?還是一群腦筋清楚、只是價值與我們不同、目標並非我們所理解的聰明人? 那麼,如果背後的背後有「高人」,高人會是誰?很簡單。除了傾中勢力,還有誰會這麼樂於見到中華台北丟臉出糗? 「表面行為」與「宣稱動機」之間,並非總是一條清楚的直線關係。真要評估的話,至少也該從「敵我」、「利

關心香港的理由

圖片
那些喜歡播報中國大小事的,什麼小三小王中國好聲音的媒體,連中國某個省發生重大車禍都能成為佔用電視新聞數十秒的新聞台,為什麼不報導中國各地的暴亂騷動?為什麼對於香港各種抗爭的前因後果又幾乎毫無報導?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樣,才能在一方面「拉近兩岸的心理距離」,但是一方面讓自覺天下太平的中華民國民國人繼續麻木、繼續毫無警惕之心。 *** 這當然是鄰國事務。但我多希望台灣人可以藉由這些觀察,對於所謂的政治能有多一點的關心、對於所謂的政客能有多一點的理解。 在臉書上看過一小段這個專訪。這種對於邪惡的視而不見、對於問題的避重就輕、對於實在無法閃躲的時候還要說些擦脂抹粉的偽善答案。這種感覺太熟悉了。 完全就是馬英九的那個樣子。到底馬英九與她誰厲害些?我毫無概念。中華民國與中國之間,再怎麼樣,至少到今天為止還有個台灣海峽、還有了一隻理論上為了中華民國而戰的中華民國軍。香港可沒有。 於是,我唯一肯定的,是,香港糟了慘。 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0週年的時候,在香港說了「要加強香港的『愛國教育』」。 如果對於近代中國歷史有一丁點~~真的只要一丁點就好~的了解,就會知道,那一字一句背後代表什麼意思。 你以為所謂的「要加強香港的愛國教育」就只是要小學生多讀讀中國歷史、在課本裡多加些歌頌中國共產黨的教材嗎,好讓小學生愛黨愛國嗎? 當然不是。那包含著鋪天蓋地的、綿密到難以想像的「思想調控工程」。而所謂的思想調控工程就只是要你「思想正確」嗎? 這麼舉例吧!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思想不正確」這五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字,就足以讓你被送入勞改營變成人形畜生若干年。近年來中國勞改營算是廢了。但是中國對於思想的箝制、對於思想犯的酷刑折磨,都被刻意地隱而不宣,那一陣陣讓人從心靈到肉體腐蝕潰爛的毒氣彷彿只是一縷裊裊炊煙,不但沒什麼威脅大害,依稀還有著朦朧美呢。 台灣人啊!你真的知道內建「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憲法會帶著台灣走向中國嗎?你真的知道那是一個怎樣的中國嗎? 延伸閱讀: 接受BBC專訪 林鄭拒承諾任內無人因主張自決或港獨入獄

見報文章被不同媒體引用之後

這一兩年來,陸續有見報文章被其他的媒體轉載。比如說在想想論壇發表的「 鈔票改版是轉型正義重要一環 而且和拼經濟不互斥 」被不少媒體轉載;這樣的例子陸續發生,慢慢能夠以平常心看待。最近發現「 對劉曉波的繼志述事 」被 德國之聲 摘錄,「德國之聲」耶!聽起來好像特別厲害!必須承認這是有虛榮心的。 可是別忘了。不是我這個人有甚麼了不起,而是這樣的思想能夠感動人,所以這樣的思想被摘錄。我不過是把它寫出來而已。永遠保持謙卑,不要自以為厲害。 大眾媒體如上報、蘋果日報是一個槓桿。有理想,所以想要發揮影響力;所以要尋求槓桿點。電子或平面媒體就是一個槓桿點。接下來的問題是,好好利用這個槓桿點,繼續發揮,等著下一個更能發揮力量的槓桿點。

古中文、現代中文與英文

難道古埃及文比中文有智慧,拉丁文又比義大利文有智慧,英文又比美語有智慧? 不對吧!「語文」本身並沒有智慧!就好像你的上課筆記不會因為你用中文還是英文寫成就變得特別值得一讀。凡是使用人數眾多且流傳久遠的語文,整體而言,好像還沒聽過哪種因為在先天結構上存有重大缺陷,所以其實不應該被使用。 如果有兩本筆記本。一本筆記本寫的是幾千年來人類的情感,什麼「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讀其文不泣者,不忠不孝」之類的教忠教孝憂讒畏譏與考據註釋,一本筆記是人類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科學演進史與探索未知。 有個某甲幾千年來讀的是第一本筆記,幾千年來越讀越弱;近五百年來簡直一敗塗地。還有一個某乙幾千年來越讀越強,近五百年來簡直一飛沖天。 請問,我應該讀第一本筆記本?還是讀第二本筆記本? 我當然知道,把所謂的文明分成「東西兩方」是很粗略的;我也知道中文古文中情境優美、論理深刻的好文多不勝數。一昧地簡化標籤,而且放大中文文化的缺點、強調西方文化的優點是不客觀的。 那我們就持平來說:人類文明六千年來,難道不是最近五百年突飛猛進?到了最近一百年,所謂的突飛猛進在哪一個文化圈特別明顯?那個文化圈用哪一種語文寫筆記?這些應該都是客觀的事實吧? 如果第一本筆記本是用中文寫成,第二本是用火星文寫成。如果一定要在兩本筆記中選一本,我該選哪一本?那一本是用哪種語言所寫成?為了要讀懂他,請問我該學習哪一種語言? 因為不能「數典忘祖」所以當然應該要學中文?這我並不反對;但是你能不能找到一個客觀的理由,說說應該繼續背誦古中文的理由?除了「寓意深遠」、「情境優美」、「老祖宗的智慧」之類的虛無飄渺除外的理由,來論證我們應該把本來可以學習英文的時間挪去學習古中文? 而,關於中華台北島的語文教育,在「現代中文」、「古中文」、與英文三者之間,所佔據的學習時間合乎理性的配置嗎? 非要繼續背頌古中文?那活該中華人士繼續孱弱五百年!

王八蛋社會學

圖片
按理來說,付錢給保全公司卻仍然遭竊,首先要責備的對象不是以偷竊為常業的小偷,而是拿了錢不辦事的保全公司。不過在中華台北島之上,道理不是這麼擺的。你看李明哲被莫名其妙失蹤被中國綁走了,鄉民批判的不是中華台北政府的軟弱,而是強力批判威權獨裁始終如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樣地,按理來說,舉辦一場世界級的運動會如果有抗議者闖入抗議甚至危及安全,首先該譴責的不是抗議者,也不是進一步指責「抗議的訴求有多低級」,而是檢討負責維安的主辦單位為什麼怠忽職守。不過,就在輿論開始檢討維安責任的時候,忽然間出現柯市長本人在臉書上與網友對嗆了「誰是王八蛋」之後,本該受到檢討的柯文哲成了數十萬人瘋狂按讚的煞氣阿北、政治天王。 就好像當初元宵花燈福祿猴明明醜到一個極致,可是在引起軒然大波之後、柯市府在福祿猴用雷射燈光打上無數個醜字就反敗為勝一樣;今次柯文哲一句霸氣十足的「王八蛋」再度讓世大運維安出現嚴重問題的陰霾一掃而空,甚至「選總統」的勸進聲不斷,儼如柯文哲尊崇的 經國先生或功大於過的先總統 蔣公那樣,不欲黃袍加身亦不可得,實在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為什麼一句「王八蛋」能夠在又長又窄的小小中華台北島上、短短的幾小時之內獲得幾十萬個讚?這絕對是一種值得寫文探討的社會學議題。究竟這背後有著怎樣糾葛的脈絡、幽微的驅力拉力?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不要影響我 中華台北人最痛恨被影響了。你看看關廠工人:一群老人家為了取回被無良資本家所巧取豪奪的棺材本,四處陳情呼號卻天不應地不靈,最後不得不臥軌抗議的時候,中華台北最美的風景們怒喊「壓過去!」、「憑什麼影響我回家?」。對於這種理論上亟待社會大眾關心、聲援的抗議人士,中華台北人尚且無法容忍,況且是一群為了維持高額退休保障而無視於政府財政惡化、子孫吃土的反年金改革人士?更何況,這群「王八蛋」竟敢在「重要的體育盛會上搗亂,丟臉丟到全世界去」? 沾誰的光?丟誰的臉? 中華台北人最喜歡「台灣之光」了。雖然平常少有人在意運動員如何被各種協會剝削壓榨,政治人物更是掌有權力卻怠於履行改革的責任,然而一旦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綻放光芒,人人都要來沾一下這個「台灣之光」。 咱們就捫心自問:平常滑臉書的時候,你有沒有轉貼/點閱過偶像明星的演藝新聞或名媛達人的八卦消息?關於那些各種體壇協會的諸般壓榨運動員的消息,你可曾轉貼宣傳?或者至少點閱關心一下?偶

投資比特幣、乙太幣,可以發財嗎?

圖片
先說結論:我覺得不行。 以2014年的前八個月來說,每天約有5000萬美元在比特比網絡中流動....;相較之下,威士與萬事達卡2013年每天總計處理300億美元。......此外,還不清處這些(比特幣)往來業務有多少是交易,多少是真正的商務。前者的交易主要是投機性質....,為有真正的商務交亦能清楚正明彼特幣被當成貨幣使用。 <<虛擬貨幣革命>>P137。 白話文就是,以2014年的資料看來,喊得震天價響的比特幣 1.流量不到美金的0.16%。 2.這0.16%裡面很可能投機炒作的多、買賣使用的少。 也就是說,這樣的比特幣,除了「炒作撈一票/但是風險很高」的價值之外,並沒有甚麼真正值得去擁有的價值。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完全稱不是一個有實質意義的、美金日圓或是新台幣的貨幣。 更別說甚麼去投資乙太幣、更別說是投資奠基於比特幣、乙太幣之上、藉由連動這些虛擬貨幣幣值所產生的甚麼衍生性金融商品了。 當然,事實是,確實有許多人因為在早期投資了比特幣,而讓資產翻了數百倍數千倍。但在我看來,那就像是有極少數的人在玩21點的時候,可以靠著算牌記牌讓莊家輸到脫褲,以至於賭場甚至不歡迎這種賭客。 有本事算牌的人有多少?有本事精準判斷資訊科技趨勢?能夠抓緊趨勢下注投資比特幣的人有多少?時至今日當全世界的鯊魚都知道那塊海域有血腥味的時候,你覺得你憑什麼搶得到肉?這些和你搶食的可是世界級的鯊魚耶! 重複一次結論:你我可以靠著投資比特幣、乙泰幣之類的投資致富嗎?我覺得不行。

社論的意義

不去「探討」為何中華台北人如此雙重標準,也不去說明「檢討」柯文哲是不是有什麼該檢討之處,就只是在描述柯文哲為什麼會在中華台北島上這麼吃得開。 這樣子的文章,等於無形中間接鼓勵了中華台北人的雙重標準、與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大中華思想與「法律沒有說不行為什麼不可以」、「都更兇一點」的威權思想。 就算沒有「間接鼓勵」的「本意」,但仍產生了間接鼓勵的「效果」。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社論,那也難怪中華台北島的整體政治素養始終好不起來。 延伸閱讀: 林健煉/柯P嗆臉友王X蛋 為何人氣反爆漿? 我認為,這篇「 「王八蛋」也是一種政治路線 」寫出了事實。在此同時,我仍然覺得,面對事實只是第一步,創造價值正確的未來才是第二步。 意思就是說,要客觀分析現狀,然後努力改變現狀。 像我這樣一個人,對於中國國民黨深惡痛絕,對於民進黨的批評,尤其是這兩三年對於蔡英文的批評多的是,理論上最應該偏好這種「藍綠一樣爛」的白色力量。 可是為甚麼柯文哲無法吸引我?因為他的威權思想與缺乏核心價值。光是「尊蔣」、「兩岸一家親」這兩點,就充分地曝露出這些問題。 那麼,相對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柯文哲?要不然他們就是他們還沒覺察出這些問題,要不然就是他們覺得「這些問題不是問題」。 而,社論的責任,就在於讓大家覺察問題、理解這些問題的重要性,進而開始思考問題。

組織與派系

我們當然都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但這樣的理解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更細緻地理解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組織的地方就有派系;有派系的地方就有鬥爭。 白話就是: 1.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利益與權力的問題。這裡的利益未必是私利,也很可能是公益/公義;而為了實現這些公益/公義,就必須掌握權力。 2.權力?必須要有組織才有力量。 3.一個組織之中不可能萬眾一心;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也會有戰略戰術的不同,於是有組織就會有派系。更別說加上人性間本來就會有的各種私心考量了。 4.派系之間的歧異本來只是在戰術戰略,但是鬥爭一旦開始,憎惡的心情是全面蔓延的。白話的舉例,就是:我們看法不同就會產生爭執、做法不同就會產生對抗;一旦對抗產生,我產生「你智力有問題」的鄙夷、甚至「你根本是間諜」都是人之常情,於是鬥爭就自然而然全面擴大了。於是內耗對抗就產生了。 所以,懂得「設局」的獨裁者善用這些方式分化反對力量。 1.在不同的時候展現不同的態度 假設你們是一個組織,成立的宗旨在於「為人民發聲」。你們可能本來就會有「在體制內改革」與「在體制外抗爭」的路線之爭。而所謂的獨裁者善用各種技巧擴大你們組織的裂痕、派系的鬥爭。 比如說有時候讓你覺得「國家機器可以輕易地弄死你」,有時候讓你覺得「沒有國哪裡會有家」。例如一方面用高壓恐怖的手段刑求反對者,一方面用愛國主義操作國民對於外國的仇恨。於是你們組織內派系間的歧見自然更容易加深。 2.投骨於地,犬必爭之 珍貴的資源當然是稀少的。比如說,不論是為了私利還是公益,總要有錢、有權才好辦事。 那麼,有限的錢與權應該由誰掌握分配?透過怎樣的制度去決定? 例如,一個國家每年有十億的政黨補助款。這個補助款要透過怎樣的方式發放給怎樣屬性的政黨? 這個分配規則由誰來制定?制訂出來的分配規則對怎樣的政黨有利?不同的政黨之間為了這個政黨補助款會如何地彼此撕咬?之後他們之間還能一團和氣、毫無芥蒂地為了公義共同發聲嗎? 「由誰來制定制度」?「制度怎樣的制度來分配資源」?「哪些人在爭取資源」?「最後資源給了誰」? 在這四個問題之上,懂得設局造勢的獨裁者可以大作文章,讓為了實現公益公義的人們彼此之間撕咬;更別說是那些本來就為了私慾而上場的狗兒了。 3.造勢 整體而言,一個遊戲要玩得起來,必須要有公平合理的機制,而

營救與批判~~李明哲

圖片
有件事情必須要說清楚的是:我支持營救李明哲,是因為他是台灣人、並且被中國政權非法的逮補。 這並不表示我支持李明哲夫妻捍衛「民族權益」~~如果他們捍衛的是那個虛無飄渺的「中華民族」。 就好像台灣人也可以胸懷世界去敘利亞當戰地醫生,台灣人當然也可以去中國維護中國人的人權。但那是清清楚楚地「台灣人幫助敘利亞人」、「台灣人幫助中國人」。 如果是「中華民族的李先生去中國挽救中華民族的中國人」,我主張要全力營救台灣人李明哲,但也要嚴厲批判「在中國惡意併吞台灣的前提下,還要自稱中華民族人去維護中國的中華民族人權,間接變相鼓吹兩岸一家親的行為」。

台灣之光

圖片
昨天無意間看到郭舉重比賽的影片。破紀錄之後她本來還想保持冷靜,但終究還是忍不住情緒激動終於幾乎哭出來的那個片段。 所有曾經為了夢想拼命拼得要死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種心情。看到的當下,本就愛哭的我也是瞬間熱淚盈眶。 可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受到她的感動,而不是什麼因為他是台灣之光而驕傲。 她的確是台灣之光,但根本就不是因為我的努力而綻放的啊!驕傲?如果我拉拔養大的女兒未來有了一番感人的作為,身為父親的我當然會感到驕傲。可是,對於這些體育選手,我曾經有過什麼關心什麼付出?我憑什麼去感到驕傲?就因為台灣之光?這不是沾光,什麼才是沾光?

罵髒話

在我不全面的觀察、與主觀的解讀中,有關「柯文哲王八蛋」事件中,凡是把批評重點放在「怎麼可以罵髒話」的人,以中華腦居多,少有台獨思想者。 為什麼?因為台獨的人不在乎髒話? 只對了一點點。在我看來,正確的解讀是:因為這些人知道,所謂的「罵髒話」雖然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在這種事關整個台灣體制甚至前途的議題之上,更重要、更迫切需要討論的議題多如牛毛,「不重視台灣主體性」、「兩岸一家親」、「統戰鋪天蓋地」、「警政系統失靈」、「運動選手不受重視」、「為了興建選手村砍掉多少森林」......各種議題琳瑯滿目,所謂的「罵髒話問題/教養問題」的重要性大概只能排到第二十八。 但是內建中華腦的人就不一樣了。講究四維八德、重視社會秩序是一等大事,說到底就是中華台北版的「維穩」。當台北市長堂而皇之地罵人王八蛋還能受到數十萬個讚,這根本是倫理道德崩壞的表徵、社會秩序瓦解的序曲,要他們如何不驚恐萬狀?如何不出言撻伐?

一頁頁的枯葉

圖片
讀這本書,真的會有很多的感觸。其中的一種感觸是:感動,與悲哀。 看這本書,會對於作者探求真相的努力感動到起雞皮疙瘩的地步。是怎樣的願與力,才能這樣窮盡一切力量地去探討一個歷史議題?這是關於感動。 在我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做過「當個學者」的夢。那個時候我試著讀一點東西(至於是什麼東西,就略過不說了;人事物很容易猜,說出來很傷人的)。那時候我讀來讀去,總覺得,奇怪,明明就是一些簡單的觀念,為什麼要層層疊疊地用各種學術用語包裝,然後又反反覆覆地用從各種角度論述? 相較之下,這些年稍微開眼,而所謂的開眼不過就是看了幾本時下流行的暢銷書,什麼人類大歷史啊、西方憑什麼啊、文明......之類的。幾乎每一本書的每一頁都是我滿滿的畫記、眉批,幾乎每一頁都會讓我不得不停下來深思、玩味。直白的說,就是,每一頁都充滿了讓我獲益良多的梗。和過去那些年讀的「層層疊疊」又「反反覆覆」的所謂專書,根本判若雲泥。 如果說一葉之秋,那些年讀的那些書,就是一頁頁的枯葉,就是中華民國學術體制僵化、活力衰退、務虛不務實的證明。而台灣島被這樣的中華民國統治著,不能不讓我感到悲哀。

生日快樂

圖片
她幾乎每週都會來光顧這間親子餐廳。不管夏天冬天,她總愛穿著連身長裙,更特別的是她總是獨自前來;沒有帶小小孩、也沒有攜伴。 她總是笑咪咪地拿著手機對著遊戲區裡面的小朋友猛拍照;這樣的行徑當然引起了店員們的注意。自從有次引起被拍攝家長的不滿、幾乎釀成衝突之後,從此她總是坐在位子是靜靜地喝著飲料、望著遊戲區。久而久之,店裡的服務生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一直到那天,她說她想要一個生日氣球,店員說好啊沒問題,不過我們需要看一下您的身分證,確定一下生日。 她遲疑了一下,掏出了身分證;服務生看了一眼,又再看了一眼。說:「好的,請稍等,我們立刻為您送上貴賓生日專屬的生日氣球與生日小蛋糕哦!」。 她笑咪咪地打開包裝蛋糕的紙盒;大概是因為這種親子餐廳裡過生日的都是小小朋友,所以生日蛋糕上的巧克力圖案是可愛的小奶瓶。 她的眼淚忽然奪眶而出,滴落在蛋糕旁的小小生日賀卡上,「祝陳先先生日快樂」幾個字就這麼暈開了。

狗狗闖禍咬人,主人該怎麼辦?

圖片
「狗狗闖禍咬人,主人該怎麼辦?」對多數人而言,答案很簡單:1.向受害者賠罪2.以後要管好狗狗,避免牠傷人。 二二八發生之後,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首長的陳儀「理論上」應該要出大事情。~~你陳儀代表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怎麼捅出這麼大的問題呢? 政治本來就是充滿鬥爭。國民政府裡面本就有一大堆人想要把陳儀鬥下來。現在出了這個問題,當然更要把握機會搞死陳儀。 妙就妙在,在闖出這麼大的禍之後,甚至於「二戰黨政軍最高決策機構國民黨國防最高委員會.....大為震怒......會議主席孫科更痛批陳怡極權、一手奢天,直言『陳長官非撤回來可』......」,之際,陳儀依舊能夠找到一大堆人替自己求情。更妙的是,陳儀雖然眼看著就要被拔掉了,仍然有閒情、有膽子向蔣介石推薦陳儀的人馬擔任各種職務。 為什麼眼看著就要落難的人,竟有這麼多人願意為他求情?為什麼都自身難保了還敢對相關的「人事推薦」說三道四? 為什麼?很簡單啊!因為擁有最終決定權的蔣介石挺陳儀啊! 「什麼?陳儀搞出這麼大的問題,偉大的先總統 蔣公還能挺得下去?」 那還用說?事實證明,陳儀離開台灣之後,不就接著去當浙江省主席了嗎? 「天哪!先總統 蔣公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我不是蔣介石,所以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是他在想什麼應該很容易猜。 一、天下大權在握的我,最在乎的是「大家有沒有乖乖聽我的」,而不是「天下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 二、陳儀「不是個好東西」?凡是聽我命令的、對我的權力鞏固有幫助的就是好東西。 三、陳儀「闖了禍」那又如何?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 凡是聽我話、得到我賞識的人,就算闖了大禍,我也照樣挺他。這樣一來,大家還會不乖乖地聽我的嗎?這和我「喜不喜歡陳儀」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四、相對的,一旦我養的狗膽敢去吃別人給的骨頭,比如說後來蔣介石發現陳儀投共,沒多久就把陳儀給斃了。一點兒都不會惋惜。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狗狗闖禍咬人,主人該怎麼辦?」 對於真正懂權謀的人,答案應該是: 1.我只養聽我話的狗。而且會咬人的狗才值得養。養狗當然是為了咬人啊!不然勒? 2.有時候這樣的狗咬了一些對我無足輕重的人,剛好證明了他敢咬人;而且, 3.狗狗有了咬人的黑紀錄後,我更因此有了威脅牠、讓牠不得不繼續聽話的理由。又聽話又能咬人的狗,當然要好好的繼續養。

慢讀

圖片
有些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讀了個大概之後,已經約略明白了。比如說,關於區塊鏈,我一開始覺得模模糊糊,後來讀了很多篇相關報導、還有兩本書之後,覺得逐漸了解大概,還寫了九千字的讀書心得書摘。 沒想到,認真讀第二遍書的時候,發現很多重要的細節自己都還不理解。 也就是,乍讀之下覺得自己理解了。細讀的時候反覺自己有很多疑惑。於是那寫好的九千字,不知道要延後到什麼時候才能拿出去賺稿費了。 「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提出眾所期待的規定,宣稱彼特幣並非貨幣而是資產。」~~<<虛擬貨幣革命>>,p153 這麼簡單的ㄧ句話。對我而言卻要花很多時間消化。 甚麼是貨幣?傳統的貨幣具備哪些特性?有甚麼功用?借由怎樣的機制在流通?總得來說傳統的貨幣與貨幣產生/流通機制有哪些優缺點? 而甚麼是比特幣?比特幣所奠基的區塊鏈的技術原理是甚麼?有甚麼特值?有甚麼優缺點? 對於國稅局而言,「貨幣」與「資產」的差別在於哪裡?這樣的稅務政策對於個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於社會整體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種時候就深切的體會到背景知識的重要性。有關貨幣、金融、稅務、財政的背景知識都這麼貧乏的我,實在不知道要從何著手。難怪我讀書的速度這麼慢。 也因此,與其要鼓勵青少年「速讀」,我寧願鼓勵青少年慢讀。以這本書為例子,「什麼事比特幣」、「如何思考比特幣」、「思考比特幣需要什麼相關領域的知識」都是讀這本書時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地方。如果採取所謂的速讀,太容易把這些東西給忽略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虛擬貨幣~本質上的矛盾

圖片
在物理世界裡,如果你要挖金礦賺錢,首先你要設法取得一個礦場。取得礦場之後,你要用多高檔還是多原始的設備去採礦,那是你自己成本效益的考量。 在數位的世界裡,如果你要挖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的礦產來賺錢,你得要和全世界進行「軍備競賽」,否則根本你根本採不到任何礦。 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如果能夠壟斷比特幣的算力或是礦產,所產生的利益不只是「變有錢」,更可能包括「操控數位經濟」之類「經濟」之外的效益。這種動機太強大了,於是會導致極強烈的軍備競賽。 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第一,這樣的軍備競賽進行下去,最後必然地導致了「壟斷」,不然至少也是「寡占」。 事實上,在2014年8月的時候,44%的比特幣,儲存在0.01%的位址上。想像一下:全球有44%的財富,集中在前萬分之一的富翁的錢包裡(雖然把位址比喻為「錢包」並不精確)。 第二,因為很可能受到人為的操縱,所以幣值勢必無法穩定。這麼一來,就很難變成主要的流通貨幣。 第三,「挖到的礦、賺到的錢是我的」,但是「因為挖礦而造成的碳排放是全世界要共同承擔的」。於是人類會瘋狂地在挖礦設備上軍事競賽,導致嚴重的環境災害。 覺得誇大其詞?匪夷所思?2013年,澳洲環境科學家Guy Lane提出他的BitCarbon方法,計算比特幣的碳足跡。根據他的假設,價格1000美元的比特幣每年會產生八百二十萬頓的碳,價格十萬美元的比特幣會每年產生825百萬頓,相當於整個德國的排放量。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電腦的進步,在2014年夏天,新的挖礦機效率提高了650倍。 第四,上面所說的「壟斷」,第一層意義是「多數的礦產被少數的人挖走了」。這還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整個系統變得無法信任」。為什麼? 區塊鏈的基本原理之一,用白話來比喻,就是「共識」。大家都同意這筆錢你「還沒用過」的,那麼你就可以動用這筆錢。所謂的「大家」,就是「運算能力」。 假設比特幣網路總共有一百台電腦在為了維繫比特幣網路而運作,而且這一百台的電腦的運算能力都一樣。如果有51台電腦認為這筆錢是你的,那麼它就是你的。 問題是,如果有三台電腦的運算能力加總起來超過了整體的51%,那麼,「錢是誰的」?答案就是由這三台電腦說了算。 不可能?該書的作者在2014年的時候拜訪了一個由超級電腦組成的礦區,那個礦區的運算能力是大約是比特幣全網

被壓迫、反抗、道德光環與價值檢視

關於「受壓迫者的反抗」,其實是有多種類別的。比如說同樣是「勇於反抗的受壓迫者」可以用「勇氣」與「動機」加以區分。 關於勇氣。有些人則是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時候,雖千萬人吾往矣,甘願當那個隨時會被踩熄的星星之火,只因為浪漫而勇敢地想像著自己引起改革的熊熊烈火。 還有些人只想等著烈士奮鬥、而後坐享其成;更有些人甘為壓迫者的打手、成為壓迫者的一份子,然後等到壓迫者的勢力倒台之後、或是壓迫者大勢已去之際,又拿出曾經受壓迫的悲情身份,跳入「勇於反抗」的隊伍,洗白自己曾經身為幫兇的歷史,甚至還因為曾經身為被壓迫者的身份而更添光環。 而,之所以成為幫兇,還可以進一步區分。我們很難要求每個人都要有強大的道德勇氣。既然在飢荒的時候易子而食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那麼在威權的威逼利誘下成為利出一孔的一份子、成為壓迫者的打手,似乎也是人性的必然~~於是,有些人因為受不過威逼、有些人則是擋不住利誘。 筆者並沒有要替這些「壓迫他人的受壓迫者們」開脫洗白的意思。畢竟在多數的情況下,並沒有人拿著槍抵著你去幹壓迫別人的事情。也因此,壓迫就是壓迫。如果你覺得你之所以去壓迫別人是因為不得已、所以你也很可憐、所以你沒有責任,那麼那些毫無選擇、被壓迫也只能癩蛤蟆墊桌腳~死挨~的可憐人,又算是什麼? 關於動機,可能只是單純的因為「你壓迫了我,所以我不爽,所以我反抗」。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壓迫他人是錯誤的,我要糾正這種錯誤」。 換句話說,那些勇於反抗的被壓迫者當然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他們未必是「明理」的。因為,有時候他們之所以反抗,不是因為「壓迫者是錯的」,而是因為「你壓迫我讓我很不爽」,如此而已;但是「勇於對抗威權、反抗壓迫」的道德光環如此之高,於是讓人們直覺地認為「他必定是明理之人」。其實,未必啊! 真正的「明理之人」,未必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但是時時刻刻都在審視自己的價值觀,避免自己犯錯。相較之下,「勇於反抗」但「未必明理」的受壓迫者」,則持續困在自己既定的價值觀中,無法與時俱進、無法深刻同理。 必須思考的是:多數的人因為這種反抗者的「勇於反抗」,而忘記檢視他們的價值、或不敢挑戰他們的價值。以至於,當年的受壓迫者的反抗終於成功之後,道德的光環與反抗的勳業讓他們扶搖直上,又搖身一變成為了當今的壓迫者。 台灣經歷了38年的戒嚴後,產生了太多的被害者;多少年的黨國威權思想洗禮下,

台派應該支持「零八憲章」的「中華聯邦」嗎?

圖片
筆者日前的拙文在上報刊出後,忝獲方家先進投書指正,不勝惶恐;惟筆者仍有不同意見,爰再放厥詞,期為各方台派砥礪論述略盡綿薄。 我們先來看看零八憲章第十八條的原文 以平等、公正的態度參與維持地區和平與發展,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維護香港、澳門的自由制度。在自由民主的前提下,通過平等談判與合作互動的方式尋求海峽兩岸和解方案。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能途徑和制度設計,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 「<<零八憲章>>並未主張以中華聯邦併吞台灣」一文作者首先將這一百二十餘字切成四段,並分段解讀。先說「中國要塑造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再說「維護港澳自由制度」、「自由民主前提下尋求兩岸和解方案」,最後再說「以中華聯邦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能制度」。分別解讀,句句在理、看似符合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全然地政治正確。 惟,四段文句既然寫在同一條文之中,似乎不宜全然地各自切割而後解讀。這是筆者與該文作者首先的不同之處。筆者以為,這第十八條的文意是:零八憲章要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要「維持區域的和平發展」、要「維護香港、澳門的自由制度」,還要「尋求海峽兩岸和解方案」,而方案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途徑……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 那麼,所謂的「各個民族」是指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民族嗎?顯然是;又依該文所述,「對中國人而言,我們台灣人不是漢族,就是「高山族」(台灣原住民族)。」~~那不就對了嗎?!依照這個說法,台灣的「漢族」與「高山族」都被包含在這個「中華聯邦共和國制度」所要共同繁榮的「各民族」呀!依照這個脈絡解釋,中華聯邦本來就不是要處理「不存在的台灣民族」,而是要處理各族獨立的要求~~包含了「在台漢族」與「台灣高山族」嘛! 什麼是聯邦呢?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一個聯邦;成為聯邦的一份子,就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權,所有成員成為同一國,升同一面國旗、唱同一首國歌。換言之,雖然零八憲章並沒有提出「統一台灣」的口號,卻擬出了「中華聯邦」這樣具體的「統一台灣」的方針。 雖然目前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這個國,但至少台灣島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自認為目前享有獨立完整的主權。胖虎變得不愛欺負人之後,大雄就應該把自己的零用錢與胖虎分享嗎?中國變成民主法治之後,台灣就應該把本來完整的主權切一部分交給中國聯邦嗎? 該文中提到「

對劉曉波的繼志述事

圖片
劉曉波走了,全世界熱愛自由的人都崇敬他。但是有一部分的台派認為(精確地說,應該是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紀念劉曉波的同時,應該批評零八憲章中的「中華聯邦」。 誠然,有不少人以為這樣的批判是沒有必要的;有些人的理由是「人權是普是價值,沒有必要小鼻子小眼睛」;還有另一種理由是「其實劉曉波其實是認同台獨/主張台灣應該維持自己的主權,但是因為顧全大局/策略考量等等原因,所以在多人合擬、寫著『中華聯邦』、主張用聯邦型態解決台灣主權問題上的零八憲章簽字了,那又何必苛責呢?」 要知道,所謂的「聯邦」,就如同「讓夏威夷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用中華聯邦解決台灣主權問題」,就等於是「要設法讓台灣成為中國的一個省」那樣的主張,對於台灣主權的保障甚至不如香港的一國兩制! 關於「台派批判零八憲章的中華聯邦是不是小鼻子小眼睛」乙節,前於拙文「崇敬劉曉波 但反對他的中華聯邦論」略述管見;至於有關「劉曉波其實真心支持台灣主權,何必苛責?」此一論點,即便我們直接認定此一命題為真,筆者仍然認為:不論你是「台獨」還是「華獨」,只要是在乎台灣主權獨立的台派,在崇敬劉曉波的同時,都應該批判零八憲章裡的「中華聯邦」(但並非全盤否定零八憲章)。為什麼? 第一,一個人的內心真意無從得知,只能主觀判斷、由旁人佐證;而一個人在自由意志下所簽署的文件則是客觀事實,無可辯駁。至少,對於劉曉波而言,在「中國民主化議題」之前,「台灣主權獨立的重要性」的排序是必須要後退一步的。在劉曉波而言,他這樣的價值排序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當然不會絲毫減損劉提頭對抗中國威權的偉大人格。 相對的,在具有台灣主權意識的我輩而言,在「台灣主權獨立的重要性」之前,「中國民主化的重要性」的排序理應是必須要退後一步的。台派豈能因為「推崇劉曉波為了中國民主化的努力」,而選擇略過了對「中華聯邦」的批判? 第二,對於多數從小接受黨國洗腦,只想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台灣人而言,「缺乏主權意識」已經是一個極為嚴重的課題;所謂「非過正不足以矯枉」,鼓吹台灣主權意識的事情、文章,做再多、寫再多都不嫌多。「崇敬劉曉波波對抗威權的勇氣,同時批判零八憲章的中華聯邦」正是藉此劉曉波討論熱潮再次「宣揚台灣主權意識」、同時「鼓舞『奴化思想深厚、深信民主不能當飯吃』的台灣人勇於挑戰威權」的極佳時機。 申言之,既然「劉曉波內心確實支持台灣主

「便利」與「強盛」

圖片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這一支影片,盛讚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電商、高鐵、還有共享單車。 這四樣沒有一樣是中國發明的,不過那不重要,因為影片強調的是中國如何善用這些科技服務而多麼便利,這自然也間接證明了中國有多麼強盛、中國夢有多麼美好。 問題是,許多人把「便利」與「強盛」兩種概念搞混了。 首先,關於什麼是「便利」?很簡單,想做的事情總是有更別宜、更有效率的方法可以完成,就是「便利」了。想買樓下街邊的早餐?不要掏錢,掏出手機就可以完成交易;想吃熱門的披薩?不用排隊,上網訂購半小時內就送到家;想出遠門?搭高鐵一下就到了;出了高鐵站還有共享單車可以騎到目的地呢!這些都是便利。 什麼是「強盛」呢? 以美國為例。當我們說這個國家「國力強盛」的時候,我們首先注意到它的軍事科技與作戰能力不但獨步全球,而且領先其他國家好幾個世代,其次是他們的法律規章的完善與及實施。比如說對於人權、法治、財產等等的重視相對完善。警察可能竟然執法過當而打破人民的頭,財團仍然會惡意地污染土地,但同時政府與財團都得面對天價的訴訟求償;你的財產就是你的財產,絕對不會像中國「假喬丹告真喬丹」那樣,出現什麼「假微軟告真微軟」的情形。 也就是說,對外,不怕被外國武力侵略,就是強盛。對內呢?可以安居樂業不被政府壓迫、黑道欺凌以及財團不當的壓榨,於是各種重要資源,整體而言不會被惡意地錯誤配置,每個人的精力都用在競爭、發展、創新。於是這樣的國家當然強盛。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中的狀態。現實世界裡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說自己「完全」符合這種理想;差別在於程度。越是符合,越有機會變得強盛。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國家不在乎什麼人權法治、自由競爭下的資源配置這些要素,只是盡力地發展軍事,然後由著國營企業或大財團不斷地強力發展,當然還是可以蓋出一棟棟的高樓、一條條的高鐵、也無礙於藉由網路科技孵化出一個個便利的網路服務。 中國確實有著強盛的外表,但是有沒有強盛的底蘊?當你的家隨時會被拆遷、膽敢抵抗者就會被毆打甚至被怪手碾死、當你寫了一篇「民主人權很重要」的文章帳號就會被關閉、甚至被旅遊被消失被死亡的時候,這樣子的國家,不管「繁榮」、「便利」這種強盛的外表看起來有多肌肉賁張,骨子裏卻是日漸蔓延的癌細胞,終究得要分崩離析。 因為這樣的社會裡充滿了怨恨、恐懼與猜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嚴重摧毀。而

吠文的屬性~~怎樣的政論文章比較容易被刊出?

吠文有很多種屬性。不同的媒體偏好不同的屬性。比如說我就覺得,如果光是批判恐怕是不夠的。比如說中國國民黨很糟,所以我忍不住寫文批判它,不管我批判的理多麼的條理分明又文筆流暢,想想論壇仍然不喜歡。 畢竟那些批判的理由、中國國民黨有哪些地方特別爛之類的,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嘛!我又不是什麼重量級人物或是專家學者,刊我的那種文章幹嘛? 只有在我寫出一些網路上比較不常見的論點、或是進一步說出「理由背後的理由」、或是對於一個問題背後的各種原因做出比較完整的整理、或是對於一個議題提出具體的建議,之類的,這種文章才比較有機會被想想論壇刊出。 一篇有力的文章,勝過在網路上與幾十個網友你來我往的言詞辯論啊!台派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練練筆吧!

「文獻回顧」之必要

「文獻回顧」之必要 正所謂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雖然沒有寫過正式的論文,也讀過幾篇論文。 從來都不曾思考為什麼論文裡總會有個章節叫做『文獻回顧』;只覺得那是「充版面」的一個重要部分。 前兩天忽然頓悟:因為,當我想要說「關於一個問題的一個可能答案」的時候, 第一,我總要先整理一下「關於這個問題,過去大家曾經提出哪些答案」;經由這樣的整理,證明我在提出我的看法之前,我可是有先讀過書的,不是亂唬爛一通、憑空想像的。 第二,在整理的過程中,當然也有助於我釐清自己的思緒; 第三,有了這樣的整理,才方便我說明「我的看法是從哪裡衍生出來的/與誰的看法是相同的或相對的」之類的,也就是比較容易說明我的看法的「脈絡」。

「玻璃法案」~~被解開的封印

圖片
如果100元可以變成1000元,多好? 別以為這是開玩笑。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我存1000元進銀行,賺1%的存款利息,銀行則是把800元放出去給商人做生意,銀行賺4%的貸款利息。於是對整個社會而言,我有1000元的存款,商人有800元的生意!你看!1000元變成1800元!大家都變有錢了!這個叫做貨幣乘數。 不過,如果商人的生意倒了,還不出錢,銀行就倒了,我的存款也就等於不見了。換句話說,我和銀行和商人三者綁在一起。一個人倒了,三個人都倒了。這就是系統性風險。 光是存款放款之間的貨幣乘數還不夠,銀行還要拿著存款人的錢去東買西買、投資這投資那。「有投資就一定會有風險」、「有風險才可能會有獲利」是如同地心引力一般的法則。在銀行創造越來越高獲利的同時,風險也越玩越大。 這是為什麼美國在20世紀初期的大蕭條之後訂定了Glass-Steagalla Act(書上都翻譯成格拉斯.史蒂格爾法案,不過我喜歡簡稱為「玻璃法案」,很直譯,而且也隱含著這個法案在人性追求「獲利極大化」的壓力下有多脆弱)。 1999年,這個玻璃封印終究還是被解除了。結果?結果就是華爾街的利潤越來越高,華爾街金童每年都買超跑、遊艇當作耶誕節禮物,當然風險也越來越高,最後就是,砰!次貸風暴的大爆炸。 再一次證明:人類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也學不到教訓」。

慾望與習慣

圖片
「摳牙齒,書沒背,晚回家,人人多少都有些壞習慣;今天這樣明天一樣怎麼辦?我總不能永遠這樣會完蛋」。曾經有一陣子,櫻桃小丸子的中文版都唱這首歌。 每個人都受到慾望的驅使;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習慣;到後來,我們到底是受到欲望驅使多些?還是受到無明的習性所驅使?其實都很難釐清了。 說法一:滿足慾望的另一面,就是在滋養慾望。比如說你一直看A片,越看越過癮、也越來越習慣,一天不看就覺得少做了一件什麼事情。 說法二:在不過度、不傷人傷己、不破產的前提下,從心所欲地滿足慾望,就是消解欲望、進而減少慾望的最好方法。比如說,小時候想打電動卻不被允許,長大後自己賺錢了就會買Xbox瘋狂打電動。然後打過癮了之後,就發現原來不過如此,於是就把電動拋在一旁了。 不過,小時候一如果有機會一直打電動,我真的能夠兼顧學業、不會過度沈迷嗎?現在天天看A片,我就變成了一個變態狂了嗎?好像也未必。 說到底,這還是要回歸「觀照本心」吧! 小朋友未必就沒有智慧。小朋友也可能在喜歡打電動的同時,喜歡寫作文或者閱讀課外讀物的成就感、滿足感。 大人未必就有智慧。每天看A片,到底是為了填補慾望?還是已經被習性所驅使?那也難說得很。 有沒有怎樣的智慧,可以讓我們「無痛地」克制慾望,既不怕縱慾過度,也不用怕因為過度壓抑慾望而產生副作用? 有!如果你喜歡打籃球勝過打電動,就不會把所有的時間耗費在打電動之上;瘋狂打完籃球之後,回家還是會打電動,但是至少打電動的時間就相對變少了。 同理,如果喜歡寫吠文遠勝於看A片,那麼就算天天看A片也不過是行禮如儀地快轉再快轉,看完後埋頭繼續寫吠文。 也就是說,不用花時間去思考「要怎麼克制某個慾望」或是「要怎麼改掉一個習慣」。因為「改掉一個壞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另一個好習慣」;「消解某種慾望」的最好方法,就是「滿足另一種慾望」。

中國夢

圖片
「最後導致羅馬帝國衰敗並崩毀的政治不穩定,有部分源自於貨幣購買力惡化,因為不斷爆發的通貨膨脹壓垮了羅馬。......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黑暗時代降臨歐洲。」p42 這個劇本會不會發生在現代的中國呢? 認為「會」或是「不會」的人,各自可以提出很多理由,以支持自己的判斷。 我想到兩種版本。 之一:軟性崩解~~財政版 當中國的財政持續惡化的時候,搭配上中國的嚴重內鬥,最後中國境內終究會有那麼一兩個軍閥掌握著一兩個比較富裕的省份,不想跟著財政急速惡化的中國沈淪,於是宣佈某種程度的獨立~~遊走在與北京中央破臉邊緣的、巧妙的「軟性財政獨立」。 北京當然不樂見;但是當來自各省的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為了維持中央最後的領導體制,也就不能不聽任地方各自為政。於是,比如說,上海發行了上海通行的輔幣。 這樣一來,人民幣來自於中央的背書就被削弱了。這成為中國人民幣崩解的第一道裂縫,而後逐漸加大。 之二:硬性崩解~~軍事戰爭版 明天中韓之間有了戰火,瀋陽軍區是不是就一定跟著南京軍區?有沒有胳臂向外彎的可能? 壞人通常並不笨,甚至比好人還要更聰明一點、更見風轉舵一點。就好像在中華民國服役過的男人都知道中華民國的國軍有多不堪,人民解放軍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對上美帝為首的國家根本沒有機會? 假設美中兩國真的起衝突了,中國七大軍區難道就真的一致槍口對外? 中國是經不起打仗的!一打就要分崩離析!為什麼? 很簡單。要是我是瀋陽軍區之類的,我寧可投降輸一半。跟著北京和美帝對幹,只有打敗仗的份;我幹嘛陪著北京政府挨美國的長程飛彈?早早投降,我還可以加碼宣布「獨立+民主」呢!政治上我可以站上「民主」的制高點、安全上我不用受戰火之苦,經濟上也不用跟著那些窮省份一起瞎攪和! 這麼一來,戰爭本來就會導致的通貨膨脹當然造成人民幣的不信任,在加上富有省份的「硬性獨立」,資金外逃更是迅速。 結論:國力急速下降的中國帝國 這兩本版當然充滿了我一廂情願的想像。話說回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已有七十週年。印象中曾經看過這樣的論點,就是「幅員這個大的地方,很難以共和國的形式維持長久的統治」。其實中國說是「人民共和國」,其實骨子裡和「帝國」應該也差不了多少了。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帝國,一旦國力衰退,帝國就會崩解,那也不用多談了。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共和國,中央與地方相對均

「靈界翻譯者」讀後札記

圖片
同一本書,不同的人閱讀,本來就會有不同的心得。這是的主題這麼有趣,不同的讀者間當然會有更多不同的解讀、體悟。 對我而言,我最大的收穫是「找到了一些支持我想法的論點」。 之一,關於智慧 不論是人、是鬼還是神,智慧都得要靠修煉而來。做人的時候不修智慧,死了也只是個糊塗鬼,不會死了之後就一夕之間變的有智慧。 之二 業力與願力 「法力不敵業力,業力不敵願力」。不過,一個人的願力,與集體的業力相較呢?比如說,少數人發願要維護台灣的主權獨立,可是多數人都在高喊「兩岸一家親」?又比如說多數都人在崇敬劉曉波,只有極少數的異類在呼籲批判零八憲章的「中華聯邦」?會如何呢?應該還是「集體的業力」遠勝於「個人的願力」吧! 之三 矛盾 作者自己也說,她的本意是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可是身在道場中擔任靈媒這個角色,只會讓大家更迷信,這讓他沮喪,也是他決定不再擔任靈媒的原因之一。 對普通人如你我,鬼神之說難以否認,卻也無法確認,最好的方法就是存而不論,敬而遠之。想要求助鬼神的靈力神力、甚至想要修煉自己的神通法力。就是依照佛教傳說,連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最後也是被打死的。 之四 本與末 神通第一又怎麼會被打死呢?一般的說法是因為目犍連不想反抗業力。不論如何,這說明了最重要的關鍵是「業力」,而不是「法力」。 對我而言,這個典故傳說的意義是:大智慧的關鍵在於「業力」,而不是「法力」;就好像幸福的最重要關鍵是「智慧」,而不是「勇猛」。我們固然應該運動健身,但是如果著迷於「練成天下第一壯」、「天下第一強」,那就很無謂了。 而,冒著各種風險、付出各種代價,只為了修煉神通?那大概就和一般人為了練成世界健力第一名,而讓自己被槓鈴壓得斷骨折肢一樣吧! 之五 鬥爭 整體而言,人性是千古不易的。有人就有鬥爭,政壇有派系鬥爭;妙的是,按照書中所述,道場裡的人固然有派系鬥爭,連到場裡的靈也捲入派系鬥爭。 腦補衍義,這應該也是「道」的一種了。「鬥爭」之必然存在,就如同水之必然就下。這不是什麼「神秘的力量」,卻是無所不在、一種強大的支配力量。要如何超脫這種力量的影響?我當然不知道。我猜大概就是「修煉真正的大智慧」吧。 之六 大智慧 什麼是大智慧?還記得讓人瞠目結舌的海濤法師說「有一天你推開房門一看,看到自己的老公與別的女人在嘿咻。要告訴自己,假的,暫時的」。這

坦然地遺憾著

忽然莫名其妙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最後的最後,女孩的婚禮上,新郎說「想要怎麼親新娘,就要先怎麼親我」,然後男孩抱住了新郎狠狠地擁吻。 這當然也算是很感人的一幕。濃烈的愛是炙熱的火,飛蛾總愛撲火。那麼赤裸裸,圖的是暢快淋漓無怨無悔,但結果只怕是傷人傷己。 相較之下,「來跳舞吧」裡面,男主角甚麼都不說地擁抱了自己的老婆,才是更深刻、更有智慧的愛。 這個世界美好的事情太多了。人生之所以美好,並不是因為湊齊了各種想要的美好人事物,而是因為對於未能擁有各種美好的遺憾能夠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