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8的文章

輿論戰的策略、網紅之所以崩壞與提升思潮演進速度之道

輿論戰的策略 想像一下這樣的情節:我是個有錢、有權又有拳的流氓。我和你沒有什麼過節,就只單純地因為我想找一隻雞來殺雞儆猴,才能讓你的鄰居們都怕我,我才能得到你那個村莊裡的所有田產。 所以我打你一個耳光;你當然會很生氣地警告我,那我該怎麼回應你的不滿?我會採用兩手策略,先是說說好話,如果你敬酒不吃就餵你吃罰酒,拿著鋁棒敲碎你的膝蓋,故意進一步升高衝突;你當然會痛苦哀嚎,立刻報警、說要上法院告我,至於「打你耳光」這回事已經變成小事了。總之,在警察到現場之前、在法院定讞之前,大半村民已經懾於我的淫威,乖乖奉上他們的田產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乖乖奉上田產,輕則耳光伺候、重則終身殘障。 在你忙著保護你的身體安全的時候,在我故作姿態與你在螺旋升高的衝突中來回折衝的時候,我已經逐步達成了我的目的。很無恥,很流氓,但很有效。 你有發現嗎?馬英九主政期間,當全台灣反服貿反到炸鍋的時候,過沒多久馬英九更近一步地升高台灣島內衝突,展開馬習會! 馬英九有執政的優勢,而且他善用這樣的優勢不斷地開闢/挺進他想要的戰場,不斷地把台灣更推向中國。這正是馬英九謀略厲害之處。關於打輿論戰,基於同樣的策略,身為台派,總要有人走在前面開闢/挺進戰場,要有人跟在後面鞏固陣地,更要有很多鄉民清理戰場。 具體的例子是,當賴清德說出「我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時候,積極的台派該做的是「批評賴清德的華獨不算台獨」,而不是一昧地「為了鞏固領導中心而善頌善禱」。 如果說,多寫幾篇文章呼應「台灣確實具備主權獨立的事實」、鞏固此一議題的討論空間是所謂的「鞏固陣地」;如果說,創作出各種淺顯易懂、一針見血的短文說明或者嘲諷漫畫,讓中壢客倌的中華民國人發現過去的黨國思想、「兩岸一家親」有多麼的荒謬可笑,於是讓這些思想毒素慢慢地退出主流聲音,則算是「清理戰場」。那麼,「批評賴清德的華獨不算台獨」才是開闢/挺進戰場。 誠然,鞏固陣地、清理戰場都不是容易的工作;但另一方面,鞏固陣地、清理戰場這類的事情已經很多人在做了。總要有人不斷地開闢/挺進戰場,才能打出輿論戰場的縱深。 網紅之所以崩壞與提升思潮演進速度之道 談論「主流論述」的人當然比較容易獲得更多的讚。但是如果大家都只想要當個網紅,都只想要論述一下其實已經很政治正確、道德正確的主流台派論述,如果沒有人想要為了自己真心信仰的價值去當那個「開闢/

在中華民國,邏輯不重要

侯友宜當年擔任威權打手的黑歷史露出冰山一角之後,侯副市長坦蕩(厚顏?)地說什麼「黑名單都可以選總統了」、「要向前看」之類的話。有些人覺得匪夷所思,覺得侯友宜怎麼能夠說出這種話?難道幸運逃脫集中營的猶太人後來賺了大錢之後,納粹份子不但不需被究責,可以說「猶太人都可以賺大錢了」、「要向前看」這種話而無需受到譴責?這種邏輯之匪夷所思,實在無須贅述。 可是偏偏在中華民國,「邏輯」通不通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很對」。比如說,侯友宜的說法之所以獲得許多人的認同,並不是因為侯友宜的邏輯正確,而是因為:這樣的說法不只是他個人的見解,更是許多中華民國人共同的價值觀。 這些中華民國人打從心底認定過去打壓刑求槍斃暗殺民主人士的大小兩蔣是偉大的領導人,而所謂的戒嚴時期是美好的時代。直到今天,多數的中華民國人不還都樂見中正紀念堂以陵寢/廟宇的型態,座落在理應代表理性思維與進步價值的國家圖書館對面嗎? 總之,在「價值觀」上,中華民國人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人權,自然也不在乎那些拋頭顱灑熱血替他們爭取人權的人的人權,當然也就沒有理由去痛恨那些威權政府的打手;所以宋楚瑜這樣的人成為總統的候選人,與侯友宜這樣的人成為新北市長的候選人,成為中華民國的日常風景。基本上兩者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嘛! 同一件事情 說到「同一件事」,蕭萬長俯首貼耳地恭敬聆聽習近平「兩岸統一大業」的訓示,中國國民黨(毫不意外地)沒有任何反對、批判的聲音。基本上這與統一促進黨在街頭搖旗吶喊「兩岸統一」也是同一件事啊!然而,多數的中華民國人覺得「被中國併吞也沒什麼不好」,基本上這與中華民國人對於《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明白寫著「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卻覺得毫不奇怪,本質上都是同一件事情。 奇怪,一個兩千三百萬人組成的政治實體,有自己的軍隊、選自己的總統,主權持續獨立了幾十年之後的今天,怎麼還會腦袋發昏地去期待一個連上網都不自由、威權獨裁至斯的中國早日民主、並且幻想著「被併吞也沒有什麼不好」呢? 可是,再一次,對於中華民國人而言,邏輯通不通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很對」就好了。因為「如果主張獨立之後中國打過來怎麼辦?」所以,代表中國國民黨~那個「主張一個中國」、「不反對台灣被併吞」的政黨~參選新北市長的威權打手侯友宜,依舊可以獲得許多的選民支持。 繞了半天,最後我們發現了,原來那「同一件事情」的

「智商依舊在,幾度光環紅」柯文哲還有連任優勢嗎?

三年前號稱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以素人之姿、打著超越藍綠的口號魅力橫掃全台,順利當選了台北市長;三年後的今天,他不僅有意尋求連任,更以台北市長的身份不斷對兩岸關係發言評點(指點?),甚至到澎湖、宜蘭等地為台北市的役男「進行一個勞軍的動作」,彷彿有心卻似無意地替自己的更上層樓鋪路。 三年後的今天,從帳面上的民調數字看來,柯文哲的人氣確實仍然遙遙領先其他政治人物,但是他的危機也已經隱隱浮現。 自從2014年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柯文哲的聲勢一路看漲;時序來到2016年的立委選舉,柯文哲聲勢來到了最高點,甚至當起了「首都進步大聯盟」的代言人,但可惜的是,其中凡是帶有親中色彩的,幾乎無一例外地中箭落馬。 立委候選人當選與否的原因當然有很多;從政黨屬性、派系角力、候選人本身形象、知名度到是否深耕基層等等都是重要因素。若把這些候選人的落選歸咎於柯文哲,那是完全外行人說外行話;但是若說「即便有了柯文哲在如日中天時的光環加持,仍然無法消弭選民對於親中勢力/泛藍勢力的疑慮」,應該尚屬公允。 對岸中國對於台灣主權的文攻武嚇已是人盡皆知,柯文哲卻「毫無戒心」地隔岸唱和中國「兩岸一家親」口號統戰,不免讓人起疑。柯文哲「不要兩岸一家親,難道要兩岸一家仇嗎?」的一番辯解在部份台派看來雖屬牽強,但忌憚於柯文哲的高人氣,只能隱忍不發、聽言觀行。沒想到選前自稱墨綠的柯文哲在經歷了周子瑜事件而舉台譁然之後不改「兩岸一家親」本色,更在李明哲被中國抓捕而舉台憤慨之際,行若無事地前往中國出席雙城會議,凡此種種,實在難以「務實政治」四字自圓其說。 三年過去了。柯市長各種競選承諾如「打五大弊案」雖跳票不斷,仍亦可解釋為「實因諸般緣由」而尚難稱之為黃牛;但是世大運時,警察在入口處明明白白地禁止綠色的台灣旗幟進場,不但是許多人親眼所見,更有手機錄影證明,沒想到以正直敢言著稱的柯市長竟在電視節目上明白表示「票口的人沒有禁止觀眾拿綠色的旗幟進場」;如今更妙了,竟然說侯友宜這個卸任高階警官「沒有藍綠」!三十年前中華民國的警察沒有政黨顏色?說出這種完全背離社會共同經驗與常識的話的人,竟然是當初那個「不否認自己有」亞斯伯格症、正直敢言到近乎白目、智商超高的政治素人柯P嗎? 柯市長的高智商將會把台北市乃至於整個台灣帶到哪裡去呢? 喜歡柯P的選民大可替柯文哲說項:「至少在他任內已經幫台北市還了幾百億的債務了」。

中國人「玻璃心」?還是「金剛琉璃心」?

昨天的熱門新聞是:台灣的《厭世動物園》一書就因為「疑似」主張台獨而被中國下架了。中國網民檢舉的理由疑似是因為「堅持用『中國』而不用『大陸』,就是台獨」。 許多網友說這再度證明了中國人的玻璃心「連這樣也會崩潰」。筆者以為恰恰相反。那是因為中國網民清楚地知道「台獨行動」奠基於「台獨主張」,而「台獨主張」的大樹發芽於「主權意識」的土壤。台灣人口稱中國卻不稱大陸,就是主權意識萌生蔓延的徵兆。防微必須杜漸,所以對於抱持大中國主義、認定兩岸一家親的中國人而言,堅持用「中國」而不用「大陸」,就是「台獨」不但不是「玻璃心」,反而是一種神識清明、金剛琉璃心的證明! 當然,具有台灣主權意識的人,很難去認同中國人那種「你是我的兄弟」、「大家當然都是中國人」、「不乖乖統一就早晚血洗台灣」的價值觀。中國人要擁抱怎樣的價值觀,台灣人無從置喙;問題在於台灣人自己缺乏中國人那樣的金剛琉璃心,沒能認清口稱「大陸」或「中國」這種「小問題」隱含著多麼重大的關鍵、長期下來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為什麼馬英九一執政之後,要發文通令各級機關必須稱對岸為「大陸」或「中國大陸」、不可稱之為「中國」?為什麼立刻把「台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這些看似瑣碎、其實至關重大的竅門,台灣人意識到了嗎? 並沒有。台灣人不但沒能意識到,甚至在發現「中國人對於稱謂不滿意就會憤怒/檢舉」的時候,還要嘲笑中國人「玻璃心」,彷彿那是一個幼稚的三歲小兒為了無聊的小細節而使潑撒賴。 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恐怕是台灣人自己為「彈性」、「包容」、「不用想太多」、「吃飽最重要,叫什麼名稱有差嗎」的「聰明糊塗心」。 文章登載於 2018-03-22-蘋果日報電子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