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小紙片

圖片
對我而言,2017年如果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學習,首推「小紙片的運用」。 方法很簡單:把所有的待辦事項寫在7公分見方的小紙片上,然後按照急迫與否/重要與否排序。如果有件比較大的專案,則是先畫個流程圖,然後把各個大階段裡面要做的事情、步驟切割成一個個更小的任務,把小任務依序寫在小紙片上。 一直以來我都是很容易忘東忘西的人,腦袋中同時裝個三件事情就要忘東忘西;要我同時多工處理簡直要我小命。但是這套方法讓我能夠同時處理大小案件;某次科務會議的時候赫然發現自己手邊同時有十四件事情,而且沒什麼搞砸。並不是說這樣的能力很驚人,而是「對我這樣一個總是忘東忘西的人而言,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這個方法另外還有個功效。 人嘛!難免會有惰性,尤其是星期一上午、星期五下午、還有天氣好的日子、昨日沒睡飽的時候、和老婆吵架的時候,就特別無心工作、只想打混.......(咦?那一週五天我到底有幾天想工作......?)。可是不行啊!雖然吃大鍋飯不用表現得很認真,但是如果太混而被盯上似乎也太不智。這個時候我就把自己的任務目標寫在同樣七公分見方的小紙片上,比如說「9:45~11:15完成A案的公文草稿」,告訴自己「任務達成後我就可以打混了」,而且「如果我的效率比我預計的還好,越是提早完成,我有越多的時間可以打混」~~於是,本來精神渙散、毫無鬥志的我為了多點打混的時間,變得專注有幹勁。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忘東忘西、不擅長多工處理的上班族,推薦這個方法,或許有效。

是社群媒體導致意見兩極化嗎?

有一種說法是「社群媒體不但沒有讓社會變得更好,反而讓社會變得更兩極」。背後的論點是:一,社群媒體上的發言通常不是完整的論述,只是片面/片段的發言。二,一般人的心態,總是偏愛看自己本就認同的資訊,對於不同的意見容易本能地排斥。三,一加上二,於是人們不但沒有因為社群媒體而多元思考、深入思考,還雪上加霜地只想在自己的同溫層裡面取暖。於是認為「社群媒體撕裂了社會,造成了對立」。筆者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看法 第一,「人們傾向於接受自己本就認同的資訊」是人類的天性,和社群媒體的出現沒有任何關係。第二,工具先天上的特質與局限,不該視為「工具的缺點」。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鬥爭的。有形的戰爭、選舉是鬥爭,無形的思想言論交鋒也是鬥爭。「威權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鬥爭、對立本來就是存在的。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威權體制的刻意打壓」(幾十年的戒嚴體制讓老一輩的人害怕討論政治,也間接讓年輕一輩的人厭惡「骯髒的政治」),以及「大眾傳播的媚俗」(只想用廉價媚俗的遊戲比賽與輕挑的言語機鋒來贏得收視率),讓「監督當選人」這種簡單的概念都無法傳播,更別說稍微深入一點的「民主為什麼可以當飯吃」、「為什麼談到普世價值就好像必須引進西方價值」、「為什麼沒做壞事的人也該抵制政府的監控」等等概念無法成為社會的主流共識。 換言之,長期以來,那些正確的政治理念無法贏得鬥爭、無法深入人心、甚至根本難以散播,所以多數的人們對於這些鬥爭(比如說為了衝破戒嚴所付出的努力、為了爭取民主自由所受到的酷刑打壓)一無所知、又或者視而不見;關心的人不多、理解的人更少,所以誤以為台灣過去的社會有多美好。 而今拜社群媒體之賜,關心政治、進而思考政治的人總算多了一點點。只是因為它的內容多是簡短的文句、人們按讚(在思想鬥爭上選邊站)的多是自己本來就認同的理念,於是乍看之下,就好像是「社群媒體激化對立」、「意見的兩極化撕裂社會」了。 其實社群媒體只是一種傳播思想、資訊的工具,一種思想鬥爭的媒介。它的特性是「簡短的文句容易被傳播」。這是社群媒體的特質所在,也是它的侷限所在。我們會批評「保溫壺害大家忘了漱口的美好」嗎?不會。因為每一種工具都有它的特質,也有它的侷限。「社群媒體」不過就是一種工具,適合於簡短、片面的發言,並且便於人們對於贊成的言論按讚、表達認同。如果我們不該批判「保溫壺讓大家忘了漱口的美好」,

《愚公移山》的意義

說起來也是一個老梗了。「知道」是早就知道了。慢慢地,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改變這個世界,不,更精確一點的說,要改變台灣,需要無數的人聚集在一起努力,才「或許」有機會改變。 換句話說,如果想要改變台灣,就必須學會用跑馬拉松的心態,「持續努力」但不讓自己「氣力放盡」;可以挫折但不可以絕望,而且學會「不要看輕自己的努力」。 沒錯,客觀上,有些有權有勢有知識的人確實比自己有千百倍的能力;在此同時,客觀上,絕大多數的人的努力都渺小到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微不足道」的累積,台灣永遠都無法改變。 所以,重點不在於「我能改變這個世界多少」,而在於「我有沒有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我有沒有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試圖改變這個社會」。 所以我選擇用筆戰鬥。 我沒有自大地以為我的文章能夠改變「整個」社會。但是只要改變能夠改變一個人,我就是改變了「這個」社會。我甚至不奢求我文章的理念~~比如說廢死啊什麼的~~能夠改變任何人對於既定議題的想法。但是我可以一直寫一直寫,說不定光是這樣的態度就能夠引起另一個人用文章戰鬥的意願;然後,就像直銷那樣,每個人都召喚一個下線。 當這個社會有一萬個擁有正確核心價值的人都在努力試圖用文章改變台灣的時候,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人超級寫手,寫出足以影響整個世代的文章。 所謂的「愚公移山」。在方法上,不要當個愚公,要懂得運用資源、講究策略;在精神上,要有愚公那樣強大的精神力,永遠為自己加油打氣。

超脫輪迴的明日邊界

圖片
多數人都打過電動。電動的關卡都一樣,打著打著,打不過就「死了」,然後就得從上一個關卡重新來過。因為同一個關卡,所以基本劇情設定也不變,所以會越打越熟練,然後一次又一次就會比較有機會往前推進一點點。 在電視上看湯姆克魯斯的「明日邊界」。電影劇情的主軸就是這樣設定的:活在戰爭時代中的男主角身負重要任務;任務太凶險,所以會一直死一直死,然後不斷地回到某一天,重新迎接明天的戰爭、重新面對任務,然後試著往下破關;一直死,然後重複一直試著破關,然後越來越熟練........。 一開始覺得「這是什麼爛電影」,可是看著看著竟然看出一點意思來。 如果人生就好像打電動一樣,死了就可以從某一個特定的片刻重來~~比如說人生一旦掛掉,就會從你二十三歲生日的那一天重新上演一遍,而且每天的劇情竟然還都一樣......。 我們會因為熟知了「曾經經歷過的未來」所以變得得心應手,並且因此覺得生活比較輕鬆?還是會因為這樣覺得很厭世? 對於一無所知的未來,我們的感受是「面對未知的好奇」?還是「面對未知的恐懼」? 「當然是會覺得很厭世吧!一點新鮮感都沒有!」可是,預知未來的人可以避免未知的恐懼耶! 「當然是會覺得很棒啊!什麼事情都在意料之中!」可是,意料之中的好事無法帶給我們喜悅;而且,意料之中卻又很難逃開的鳥事也未免太折磨人了吧!有幾個人能夠承受一再重複的失敗呢? 面對電動玩具的關卡,我們有勇氣挑戰幾次?失敗多少次之後我們就會意興闌珊地關掉電腦? 面對人生的關卡,我們有勇氣挑戰幾次?失敗說少次之後我們就會寧願自我了結? 人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幸運一點的人比較有機會長智慧;長智慧的人比較有機會在面對未知時依然保持平常心、也因此比較容易破關、比較不容易卡關。 曾經在不經意間,聽到一個健康狀況不佳的長輩對他人説了這樣的一句話:「我要趁我還活著的時候,累積智慧,留給下輩子用」。他當時說話的對象不是我,但是這句話真的就像打雷一樣轟隆一聲讓我始終印象深刻。在很久之後,我甚至因為這句話又陸續寫了<<狗生與人生>>、<< 帶來,帶去 >>這兩篇吠文。 總之說起來,想要超脫這種「不斷破關」的輪迴,沒有別的捷徑,靠的真的就是「長智慧」了。

歷史悲劇的循環邏輯

就好像「食色性也」那樣,「自利」是人性的基本設定,是最強烈的動機。在此同時, 不知道基於怎樣的原因,總之人類產生了驚人的聰明與適應能力,於是「自利」的能力強大到不可思議。 強大的動機與能力,註定了人類的悲劇。 悲劇的循環是這個樣子的: 1.「第一代」強者打造制度。 2.制度下,產生了「次世代」強者。 3.制度下產生的強者回過頭來強化制度,強化自己的利益。 4.利益的分配於是越來越不公。 5.有限度的改革,產生「次次世代」的強者。 6.如此,重新回到階段2的循環。 7.當改革的程度不足以回應某些強者所抗議的不公時,騷亂、暴動不斷出現;如果不能回到階段2,那麼,接下來就是「斷裂」。請注意,「弱者的抗議」是悲壯的,但也是無效的。只有結合了強者,所謂的抗議才可能產生帶來改變的力量。 8.斷裂。新的「第一代」出現,打造制度。 那些「第一代」打造的制度如果包含著自我修正的可能,這樣的制度就越可能延續。相對的, 如果這樣的制度本身缺乏自我修正的彈性機制,就只能不斷在「打造」與「斷裂」之間循環。 只可惜「斷裂」終究是不可免的。因為「逐利」是人性之必然;任何由人類打造的制度都傾向於「強化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於是資源的流動永遠是越來越僵固。 這是超越文化的必然邏輯。 相較於極權獨裁,民主制度當然比較有彈性;相較於共產主義,資本主義當然比較有彈性。極權獨裁與共產主義之不可行,歷史已經證明過了。而民主制度與資本主義的制度,經過這兩三百年來的演化,也已經到了僵固的地步了。 就以當世武力、經濟最強大的美國為例。爸爸當完總統,過季年換兒子當;老公當完總統,過幾年差點換妻子當。我知道這些都是透過基本上公開公平的選舉所產生,也總比中國那種強人制度、形式上「集體領導」、本質上邏輯不通的「中國式民主」好上一百倍。不過這並不表示美國的民主制度沒有問題。當政治資源因為總總原因而如此傾斜地集中在某一個家庭的時候,我們怎麼可能假裝這樣的制度不會產生問題? 更精確一點地說,「資源竟然高度集中在某個家庭」不是一個病,只是一個病徵~~證明這個制度已經產生嚴重問題的病徵。 川普的當選,是有其時代意義的。這不是在稱讚川普的當選好棒棒,而是在說明川普的現象反映出了「美國確實遇到問題

虐與罰

圖片
我不是開玩笑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情境:你被綁在鐵欄杆上;雙手雙腳被大字型緊緊捆綁。我左手拿著彈簧刀、右手拿著電擊棒。「給你兩個選擇,看你是要我切掉你的雙手拇指?還是要我用電擊棒電焦你的生殖器?」 不作答?每遲疑三秒鐘,就是用皮帶頭抽一下。我慢慢陪你玩,抽到你願意做出選擇為止。不要裝死;就和電影裡面演的那樣,你如果昏了過去,我會用冰水把你給潑醒、灌水灌到你的嘴裡直到你嗆醒。 然後繼續折磨你。 *** 在臉書上看到一個中國虐童的影片;影片的開頭是一個成人把小孩抓到類似庭院的欄杆上綁起來,然後......我沒有勇氣看然後,就迅速讓這則影片滑出我的視線了。 我清楚地感受到:這樣的影片,對我而言「一點正面意義都沒有」。 我並不是因為想要假裝這個世界很美好,也不是害怕這樣的影片破壞我對於「世界真美好」這種一相情願的假想,更是不因為「知道了又怎樣?我又不能做什麼事情」。 這個世界是很可怕的。「假裝這個世界很美好」只是在欺騙自己,沒有任何的實際效益;如果你認為身為一個人就對於這個世界有一份責任,那麼這樣的自我欺騙就是一種不負責;「知道了也不能怎樣」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不去認識世界、面對現實的世界。 總之,我之所以沒有繼續看完那段虐童的錄影,是因為我清楚地感受到「這樣的影片讓我產生厭惡煩躁噁心的感受」;更可怕的是,我竟然直覺地冒出「看這樣的影片只會讓我變得更殘忍」。 因為,首先,這樣的影片勾起了我不愉快的童年回憶。 國小時期,我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國小畢業的時候我考進了所謂的明星國中的超級明星班,和一些妖怪等級的同學同班(將近六十個人的班級,後來有超過六成的同學考進高雄中學,這樣說你就知道那是一個怎樣的妖怪環境了)。 雖然我自認還是很認真地讀書,但是在這樣的妖怪班級裡,我常態性地墊底;堅信「不打不成器」的父親設下了「九十分,少一分藤條打一下」的規定。要知道那個時代的升學班每天考三五個小考簡直是家常便飯,於是我每天被鞭打十幾下甚至幾十下根本是家常便飯。而且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每天回家打開家庭聯絡簿,上面記錄著當天小考的成績,然後計算有幾科不到九十分、應該被鞭打幾下。 每天都是一頭待宰的羔羊,等著被行刑。每天放學走路回家的途中,我都

再次成長的機會

圖片
讀這本書,會有很多的小感動。 要讓孩子學會紀律,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嚇唬他(等一下警察就來抓你了)、威脅他/處罰他(不聽話等一下就罰站)都是具體可行的策略。 但是,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把孩子當成一個「人」去尊重,讓孩子因為同理心而不去傷害他人,並且因為尊重自己所以遵守必要的紀律。 說起來很容易,但是需要家長高度的同理心、耐心。如果家長自己的內在修為不夠,其實很難做到。換個角度說:為了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家長其實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為了給孩子立下好榜樣而修養自己,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 這本書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就讓我有這樣的感受,於是很受感動。 書中的原則,有些我已經知道並且已經落實,有些我已經知道但是常常忽略,當然更有一些我從沒讀過、思考過,但是深以為然的教養原則。 書中提到一個教養的原則「不要和小孩正面衝突」。書中舉的例子是這樣子的:小男生堅持要背包包出去運動,但是運動背包包不符合規定(規定的背後應該是基於安全的考量)。小男孩堅持、吵鬧;老師說「我幫你保管書包,而且保證不會有任何人動它」,小男孩就同意了。 這個例子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小朋友會堅持一件事情,背後當然有其需求。在這個例子中,是「想要保護自己包包」的需求;小朋友的小腦袋裡面所想到的方法是「背著包包,才能保護它」。但是這和幼兒園的規定相衝突,於是老師不允許,於是衝突產生。 如果老師能夠先問問孩子「你為什麼這麼想要背著背包呢」,就能進一步理解孩子的需求,「原來你是想要保護自己的包包啊?」,老師就可以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那麼我幫你保護書包好嗎?」 如果孩子仍然堅持「親自保護書包」,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往下探索「發生了什麼事/包包裡面有什麼東西,以至於於讓你這麼重視包包呢」,還可以往旁邊分析「可是跑步的時候背著書包很容易跌倒呢,萬一跌倒流血了很痛呢」! 這樣子的互動,讓孩子有機會理解到: 第一,事情可以有很多的替代方案,動動小腦袋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事情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所以做事情必須設想結果;比如說,背著包包跑步的結果可能是跌倒。 如果老師竟然威嚇/處罰他。會產生什麼結果呢? 第一,孩子很不情願地放下自己心愛的包包。 第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