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悲觀與檢討

一邊開車,一邊收聽廣播節目。聽到兩個生動的舉例。

第一則舉例,關於樂觀、悲觀。

樂觀或悲觀,必須基於「事實」。一個水杯,不論你看見「還有半杯水」?還是「只剩半杯水」?至少要基於「半杯水」的事實。沒有水了,就要找替代方案,不能告訴自己「要樂觀」、「遲早會有水進來」,就帶著空瓶子勇闖沙漠。那叫做「盲目」,不是「樂觀」。

第二則舉例,關於檢討。

房子裡蟑螂老鼠橫行,你要責怪蟑螂老鼠?還是檢討負責打掃的人?

可是每當出現檢討台派或反對黨的聲音,就會被批評成「中國國民黨的同路人」、「悲觀唱衰」、「槍口對內」。如此沈痛悲哀的省思,卻又如此真實、如此貼切。

無知不是罪,但是對於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就可怕了。比如說,聽節目談「中國民主化對台灣的影響」,聽得我膽顫心驚。節目的見解與我腦袋中固有的看法如此迥異,而這些見解背後的邏輯論述與例證卻又讓我啞口無言。如果連我這種政治控的腦袋中都裝著這麼多錯誤的政治思考,更遑論一般對於政治毫無興趣的小確幸們。

更可怕的,是:對政治無知而冷感的小確幸們手上的那一票和其他每個人的那一票一樣有價值。你跟他們談政治,他們說你很煩;可是投票的時候,他們又因為無知而把票投給錯誤的人;反抗者努力敲警鐘的時候,他們還要咒罵那些「破壞安寧」的人,然後眼看著整個國家一起沈淪。

民主的規則,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它的優點與缺點都在這裡。雖然我清楚知道這種制度的利大於弊,但是眼看著對政治毫不關心的小確幸們投下錯誤的選票時,無法不感到沈重、無法不悲觀。

我收聽的這個節目,叫做「深音」。一直以來,臉書上對這個節目的評論似乎不太好。從文章看來,我很像是這個節目的粉絲;其實對我而言,「講得對不對」才是重點,是誰講的與我何干?我又幹嘛當誰的粉絲?蒼天可鑒,我巴不得有誰用更有邏輯、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把它戰倒,因為那樣才能讓我的思考更多元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