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讀書與思考

喜歡讀書的人不一定就喜歡思考,但是喜歡思考的人通常喜歡閱讀。

任何形式的閱讀都好。閱讀小說、漫畫、電影、電視、甚至於「人生」,廣義的來說,都是一種閱讀。任何的閱讀都很好,重點是,如果閱讀了之後無法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那些閱讀就是缺乏深度的閱讀。

閱讀不一定能夠提昇價值觀,但是透過閱讀與思考,比較有機會幫助我們提昇價值觀。為什麼仗義每多屠狗輩?因為他從人生經驗裡面,讀到了正義的價值。這跟「讀書」其實沒什麼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只要懂得選書,「讀書」的確是各種形式的閱讀中,營養密度相對較高閱讀,所以「讀書」應該是一件值得投注心力的事情。

可是,在台灣呢?

台灣幾十年來的教育,至少,從六年級的我所接受的教育來看,台灣真的有鼓勵思考嗎?鼓勵讀(考試以外的)書嗎?說得極端一點,根本就是一種反智的教育啊!

再加上經濟的衰退、整個扭曲的工作觀(比如說加班是應該的),讓大多數的工作者累得半死,下班後實在動不了。除了攤在沙發上給電視看之外,哪來的精力靜下心來閱讀?

於是,如果你說你晚上在家裡都在看韓劇、看康熙來了,大家會嘻嘻哈哈與你聊節目;如果你說你晚上都在家裡看書,要不然就是對你說「哇,你好認真」的衷心佩服,要不然就是翻白眼,一副「哼!要不要這麼假掰」的不以為然。

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各種因素,使得讀書淪為少數人的興趣。因為如此罕見,如果你竟然能夠從閱讀中得到樂趣,通常會被當成是一種值得佩服的文青,或讓人翻白眼的假文青。

這無疑是台灣的悲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