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柯文哲模式的苦果


現實是:不可能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共決策都靠網路投票。不論資訊科技再進步,想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直接民權」在邏輯上依舊不可能。於是民主政治,至少在可以預見的五年、甚至十年內,都必須是政黨政治~~如果台灣的民主沒有因為被中國共產黨統一而消失。

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今天的公民擁有從前不曾想像的資訊傳播力量,於是「公民監督」似乎越來越有力量,於是「公民參與」--參選進而當選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但是因為資源整合的技術問題,「公民參與」在先天上很難成為第一、第二大黨,也因此無法直接對第一、第二大黨產生制衡力量。這是公民參與的第一個先天問題;尤有甚者,綜覽世界各國的經驗,在政治不夠穩定的地方採取多黨制,往往以悲劇收場。這是公民參與籌組政黨的第二個疑慮。

當然,在民主政治中,我們不可能因為上述這些「自認為正確的顧慮」而阻止任何公民合法籌組政黨、參與選舉。但是民主進步黨身為一個最大的在野黨,必須審慎思考怎樣的策略才是讓民進黨健康地壯大,進而透過執政來帶領人民走向美好未來,實現為民服務的理想。讓人擔心的是,據報載民進黨竟然主動放棄在立委選戰中13個選區的提名權,打算比照柯文哲模式,與所謂第三勢力結盟。這無法不讓人感到憂心。

依賴、複製柯文哲模式,短期之內好像可以打敗中國國民黨(比如柯文哲打敗連勝文),但是實際上中國國民黨有龐大的黨產利出一孔,根本不怕分裂。就算倒了一個馬英九、還有朱立倫,還有千千萬萬個馬英九。更何況如果這次總統大選中國國民黨乾脆派一個「墊檔」的角色參選總統,並且把所有資源集中在立委選舉,可以預見的結果是:民進黨贏了執政權,卻依舊無法掌控立法權。屆時對民進黨而言,最好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再承受一次阿扁時代「執政前期事事杯葛」、「執政後期紅衫之亂」、「下台之後政治迫害」三部曲。

複製柯文哲模式的「本意」當然是良善的,但是卻會有飲鴆止渴的「效果」。為什麼?因為一再依賴柯文哲模式,讓民進黨內的優秀的人覺得「哼,那我幹嘛蹲在民進黨裡面?根本沒有機會實現我的理想啊!」。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無法在民進黨內獲得表現機會的優秀人才當然心寒、甚至開始出走。反而是戰力不佳的人繼續扛著民進黨的招牌胡搞瞎搞,成了反淘汰!這嚴重加速民進黨的弱化、分裂!

如今民進黨該做的,是「用理念與職位吸納優秀人才入黨」並且「汰弱留強」;當民進黨越來越好、越來越強,才有能力制衡國民黨,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才是健全的發展。那怕眼看著中國國民黨已經沒救了,也不能因為想要打敗它,就把唯一有機會制衡它的民進黨給弄散啊!為了一場「戰役」而輸掉整場「戰爭」,吾未見其明也!

「理想」和「現實」的差別在於:「理想」,往往是直線思考所想出來的;「現實」卻必須經過曲折複雜的人心算計,才能「實現」理想。加入一點點賽局理論的概念,推測才會比較容易趨近現實。

試想:2016的立委,如果民進黨、國民黨兩黨不過半,剩下五分之一的席次由所謂第三勢力以及無黨籍這些「表面無顏色、實際紅藍綠」的立委所掌控。這樣的局面,面對中國共產黨統戰的合縱連橫、各個擊破,對台灣未來到底是更有利,還是更不利?

當然,我們也可以「非常樂觀」地想像:國民黨立委不過半,就可以清算國民黨的黨產了。問題是,如果加入一點賽局理論的概念,試著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民進黨裡面的政客,眼看著「公民參與」團體這些後起之秀的光環大過自己,而你的資源比國民黨少很多,但是比公民團體多一點。這時候,你會和國民黨串連合作大口吃肉?還是和公民團體站在一起、但是光環與資源卻又持續被「公民參與」團體吸走?

於是,選民們需要思考的是:所以我們應該用選票鼓勵第三勢力的興起嗎?筆者認為,「公民參與」的優勢與重要性,在於發揮關鍵少數席次的戰略功能,比如掀開國會協商內幕、引導重大議題(如台獨主張),進而引發輿論監督、思辨,而非讓他成為一個「第三大」黨。而「公民參與」的力量能否成為第三大黨,在現實上又與民進黨的提名策略高度相關。

鄭南榕的忌日剛過,各方人物爭相紀念他為了台灣民主的付出。台灣民主一路走來從來顛沛流離。民進黨從黨外到創黨到一度執政,哪一場戰役不艱困?而今民進黨竟然主張「禮讓艱困選區」?過去的民進黨因為堅持價值所以掌握希望,而今的民進黨竟然為了爭取希望而「暫時捨棄價值」地飲鴆止渴?

一切的一切,只能盼民進黨深思。市井小民如你我只能高呼「天佑台灣」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