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中立

不知道怎麼搞的,在台灣,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叫做「不中立」;批評了甲卻沒有批評乙,就叫做「不中立、不客觀」。

有誰可以用「一段話」、「一篇文」同時「具體」、「客觀」地評論藍綠橘三者各自的問題嗎?不可能嘛!那麼,我們怎麼會因為某篇文章罵綠不罵藍,就用「不中立客觀」來評論它的價值呢?

「客觀中立」的意思是「不要先入為主」、「不要預設立場」、「用同樣的邏輯、標準檢視多元的論述」,絕對不是要我們「不要價值判斷」。

如果你夠客觀中立。在你閱讀、思考之後,自然會有你的價值判斷,然後你自然會「選邊站」~~某不同議題上,可能或綠或藍或橘。這和「不客觀中立」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有思考、或者經過思考之後卻不願做出選擇不叫做「保持中立客觀」,叫做「冷漠旁觀」、叫做「沉默滋長邪惡」、甚至是「助紂為虐」。

如果你讀完某篇文章之後,竟然有「這個作者想要假裝客觀中立」的感覺~~那麼,連你都覺得「這傢伙『看起來』中立客觀」囉?

那很可能是因為作者的邏輯、論點的確中立客觀,只可惜你不願意承認。

除非你可以明確地指出作者的「文章內的謬誤」、或者明確地說明「你與作者各自有著主觀、不同卻沒有高低之分價值觀差異」。不然的話,「這傢伙想要假裝客觀中立」的懷疑,只是說明了:第一,你不認同作者的觀點;第二,你說不出作者「哪裡不客觀中立」。

最後,你等於間接證明了「你自己不夠中立客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