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張同學聚會有感

之一:追求智慧的起點~~認識自己

所有我們夢寐以求的幸運,都必須要搭配相對的智慧,才可能避免悲劇。

美麗但缺乏智慧,就會吸引一群多金濫情亂搞的壞男人,結果就是「紅顏薄命」。

富有但缺乏智慧,就會落得散盡家財,結果就是「富不過三代」。

聰明但是缺乏智慧,就會變得狂妄自傲,結果就是「天妒英才」。

健康但是缺乏智慧,就想力士扛鼎,結果就是折肢斷股。

智慧從哪裡開始?當然是從了解自己開始啊!

人類的心靈是很細緻、複雜的。如果你真的曾經用心吸收一些心理諮商相關的東西,就會不斷地有這種讚嘆。越是觀察、越是理解,就越是覺得歎為觀止。

用心的算命師,往往也認真研究心理諮商;心理諮商的專家,往往也努力學習各種星座命盤塔羅牌作為推廣諮商的媒介素材。命運神佛畢竟虛無飄渺,理論專業卻是明確具體。

然而,發心立願考進了諮商的研究所、努力畢了業、還熬過了心靈或許充實但是物質絕對困苦的實習,才能取得考試資格;好不容易通過了國家考試,等著你的社會現況是:多數的人寧可求籤問卦,也不願意讓真正懂理論知識也有實務經驗的諮商專家陪著你一起認識自己。

如果我們根本不曾真正認識自己、又哪裡可能認知到自己面對怎樣的困境?又要如何突破困境?

悲哀的事實是:這個社會,學生被迫忙著考試、大人被迫忙著賺錢;沒有人有空認識自己的心靈,於是乾脆就認定只有神明可以知道自己的命運。然後,更悲哀的是,動不動還要說什麼「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來鼓勵自己。

可是,我們明明都不曾試圖了解自己啊!哪裡可能真的知道什麼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誰的手裡?

曾經有人提醒過我,但我總是很容易遺忘:插科打諢、希望塑造自己「言談風趣的形象」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幽微的動機?

一層一層地挖下去,就會看見更深層的自己。看到了?不一定保證能改變什麼;不去挖不去看?未必就會一輩子痛苦煎熬。

那幹嘛還要去挖?因為,看到了,才比較可能理解;理解了,才比較可能釋懷。從這個角度來看,用宗教解釋宿命或是用道德來安頓身心,從來都不是解脫頓悟最好的方法,卻最多人運用、最多人買單。

「擺不平自己」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知道自己「不平」?我們有沒有試著去「慢慢擺平自己」?如果答案是「有」,那麼,「擺平自己」只是遲早的事情。



之二:理想、期待與失望

偉大的理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很不簡單」;既然不簡單,絕大多數為了偉大理想努力的人都無法完整實現這樣的理想。

追求理想的同時,當然是因為在主觀上有很高的期待;而客觀的事實是理想很難達成,很高的期待總是伴隨著很深的失望。

最後終於誠實地坦承自己改變不了什麼,但是至少證明了自己曾經在這條路上堅持了多久。
更爽快直白一點的說,就是「不過就是求一個心安罷了」。努力的過程中,或許看見了一點點的成績,於是有了所謂的成就感,但成就感其實是空虛的、短暫的,根本就不該是支撐我們努力付出的核心的動力。

「期待」和「失落」本來就是連體嬰。不過我們時常看不到他們之間緊密相連的期待。這種選擇性的「瞎」,其實也是一種求生的本能~~悲觀的人比較謹慎、樂觀的人比較有勇氣。

不同特質的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可能分別有比較大的生存機會吧!



之三:等待與陪伴

「等待」就是一種陪伴;陪伴就能賦予力量。

關於心靈的事情,不管是追求愛情還是教育子女,之所以不如預期,往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太過積極。

當然,「沒有用對方法」也是另一種貼切的說法。



之四:「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人,活著,就要有人味;「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真的是一種無上喜樂嗎?

如果真能夠做到如如不動、拈花微笑,應該對人世間也不再有任何執著、不再有任何眷戀。這種「人」,超脫輪迴,無法無相,就算想當個「人」也不可得了;只能成佛了。

仔細想想:修行如果是為了超脫輪迴,那麼,修行其實是一種「努力不要再當人」的事情。



之五:價值與價格

這個世界上,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往往不值什麼價錢。這種事情小學生就知道了,但是越到中年越是感嘆。

我想我大概會一路感嘆到老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