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價值」與「錯誤的論述」

從世界各國的實例觀察,「財產權保護指標」與「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之間有正相關(國家為什麼會失敗,P18)。

這很合理嘛!當制度保護私人財產的時候,人民才會努力生產,於是所得自然增加。所以,有好的制度,才能夠讓人民更富裕。~~你覺得有道理嗎?

***

遇到問題,我們就必須思考「為什麼」,這幾乎是一種求生的本能。就算我們找不到正確的答案,至少也得找一個自己相信的答案。有了答案之後,我們才不會不知所措,才能夠採取行動,才能夠消災解厄、趨吉避凶啊!

比如說,為什麼會有瘟疫呢?「一定是鬼神降禍啦」!於是,確定這個答案後,以後就要每年固定祭拜鬼神,才能夠國泰民安啊!

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宗教、更不是要嘲笑某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傻瓜,而是要討論一個普遍而客觀的事實:多數的人~~包括我在內~~時常忽略了基本的邏輯。

比如說,我時常忘記「相關不等於因果」這個基本的道理,時常誤用因果關係,甚至「倒果為因」。

什麼叫做「因果關係」?「下雨天所以馬路濕」,可是我們總不能說「馬路濕一定就是天下雨」。

什麼叫做「倒果為因」?就是:你以為「因為a所以b」,其實根本是因為b所以a。

例如,一般來說,警察越多的地方治安越亂;但是我們總不能說「因為警察多導致治安差~~那就是倒果為因了。我們都知道,其實是因為治安差,所以才要加派警察嘛!

什麼叫做「相關不等於因果」呢?就是:你以為「因為a所以b」,其實根本是我們遺漏了c這個變數,沒發現是c在作怪啦!

例如,窮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長大後社經地位相對不高。這當然不是因為「窮人家」的問題,而是因為孩子們缺乏足夠的學習資源,滿手爛牌所以不容易變成贏家。

上面的例子很單純,我們一眼就可以看穿這些邏輯上的謬誤,並不會輕易犯錯。但是,當事情複雜一些些的時候,我們犯錯的機率就忽然大增了。

比如說,文章開頭的那個例子,對於像我這種討厭威權、崇尚民主的人來說,當然樂於宣傳「好的制度很重要」這種道理。而且,例子本身,怎麼看都很合理嘛!

問題是,「制度與國民所得之間的正向關係,有可能只是富裕國家較有資源負擔較佳的制度而已。」?又或者,其實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比如說文化因素),讓制度與所得同時提昇?(國家為什麼會失敗,P18)

如果答案是前者,那麼,我們就犯了「倒因為果」的錯;如果答案是後者,那麼我們就犯了「遺漏變數」的錯。

看起來很像是對的事情,並不一定真的就是對的;相對的,看起來很像是錯的事情,其實不一定有錯。因此,我們總要不斷地反覆多元思考,避免自己在「價值判斷」的時候犯錯。

進一步說,當我們要捍衛自身所信仰的「價值」的時候,也要記得時時檢視自己的論述是否錯誤。畢竟,用錯誤的論述去宣揚正義的觀念,或是用錯誤的資料去批評邪惡的事情,都只會弄巧成拙,降低了我們的說服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