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西方憑什麼~~「談歷史」的態度


談歷史,尤其談的是縱橫古今東西數千年的歷史的時候,不可能不主觀。別說是「主觀地詮釋某個事件」了,就算是客觀地「揭露」某些資訊,單是「選擇要揭露哪些資訊」就是一個主觀了。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寫書的人還要擺出一副縱觀古今、臧否天下的瀟灑脾氣,對我這種讀者而言,不但不會讓我對於作者的博覽群書心生敬意,反而只會讓我心生懷疑,覺得這個作者的氣度修養不足,而氣度涵養不足的人,在我有限的觀察中,往往容易失之偏頗。於是,進而讓我懷疑他的「客觀」是不是夠客觀,更別提他的「主觀」會不會太主觀了?

有感而發,是因為:我同時閱讀「漫遊歐洲一千年」以及「西方憑什麼」這兩本書。同樣提到了亞伯拉(Pierre Abelard)這個人,前者描述他在哲學(神學)著作的重要偉大之處與感情上的不被世人接受;而後者,固然提到了他的著作,更同時暗示他的下流偷情與無情。

當某個史家以百年為單位衡量歷史人物的功過時,如果竟然以他的私德作為著墨的重點,那麼我實在很難相信這個史家的史觀能夠多宏觀!

於是,對於「西方憑什麼」這本書,我更加冷感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