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的背後~~吠文的寫作策略


每個人,對於每一個公共政策,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想不想要說出口而已。
重視「效用」的人,凡事會先思考「這樣有用嗎」;重視「意義」的人,就會先思考「這樣有意義嗎」。前者得出的結論、選定的立場可能是「00不能當飯吃」,後者則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重視「效用」還是重視「意義」?這是兩種價值觀。「立場」的背後,往往是「價值觀」。而價值觀的背後,是生活經驗、接受到的資訊/教育,還有因此所產生的感受。

為什麼我們很難改變他人在某個公共議題上的立場?因為立場的背後有一連串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則是建立在生活經驗、資訊與情緒感受所構築、根本難以撼動的堡壘。

也因此,想要改變他人的立場,光用「說理」是絕對不足的。
怎麼辦?有兩個重要的策略。

策略一,在資訊上,我們要設法讓對方接受到過去不曾接收的資訊;在情感上,要設法讓對方同理感受到過去不曾感受到的情感。

比如說,很多人對於二二八無感,總認為應該要「合解共生」。其實,如果能夠讓對方看見、感受到歷史教科書所沒有書寫的,二二八的屠殺資料與恐怖感受,這些人才可能理解「連加害人都沒找到是要跟誰和解共生」。

策略二,凸顯價值觀的矛盾。

比如說,如果有誰一方面主張「殺人償命唯一死刑」,另一方面看見更生人洗心革面、奮發向上而覺得感動,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反問他~~依照你的立場,這混蛋早該斃了,根本就不該讓他有機會呀!你究竟在感動些甚麼?

善用這兩個策略,並且用最淺顯的白話文書寫、書寫再書寫。哪怕吠文的影響範圍在先天上本就有著很大的侷限,但是我們也要努力在局限內把影響力發揮到最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