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儀這個人~之三


今天,多數台灣人之所以認識陳儀是因為二二八事件才聽過這個名字。其實,陳儀在治理台灣之前,就已經在福建省當了八年省長了。要判斷陳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聽其言」、「觀其行」是一定要的。所以,我們不妨來來複習一下,從1934年陳儀擔任福建省長開始,直到他擔任台灣行政公署這期間,他經歷了、做了哪些事情?

1934年閩變結束後,調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綏靖主任,整理福建軍政。

1935年,日本在臺灣舉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陳儀奉命赴台參觀。之後陳再派人到台灣考察。1937年出版《台灣考察報告》,建議福建省學習台灣經濟。(嗯,陳儀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清楚的。)

1937年抗戰後,身兼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負責福建防務。

1941年8月,遭華商陳嘉庚向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指控其於閩省施政不當,遭撤職返回重慶。

1941年任行政院秘書長。

1942年改任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4年4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設立「台灣調查委員會」,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蔣中正設置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以陳儀為長官。8月29日,蔣委任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之後又委派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的總司令。10月25日,依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麥帥)發布的《一般命令第一號》規定,陳儀代表接受在台日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的投降,並作為盟軍中國戰區蔣介石元帥的代表,軍事接收臺灣。

這一連串的客觀事件,證明了:一,他很紅;二,蔣介石「喜歡陳儀在福建省的表現」,或者說「不管陳儀在福建省表現如何,總之就是喜歡他」;三,蔣介石願意讓有福建治理經驗的陳儀來治理台灣。

當我們討論二二八的歷史,時常有一種看法是「到底是誰的錯」。

先講結論:

第一,二二八不只是一個「事件」,而是一個「革命」。連高中生都抄傢伙、衝進彈藥庫搶武器軍火,全島性的叛亂,這哪裡只是一個「事件」?

第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革命,完全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的統治太糟糕。

第三,所謂貪官污吏,不是一個個人,而是一個體系。陳儀這個糟糕的體系當然不可能自外於中華民國體系,而這樣的體系以蔣介石為首。更何況,蔣介石明知陳儀在治理福建省的種種劣跡,卻又指定陳儀擔任台灣。這樣的脈絡看下來,誰該負責?當然就是蔣介石啊!

那麼,陳儀在福建省的事蹟到底如何呢?

陳儀在福建推行的國家社會主義「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國家壟斷系統,設計用於巧妙地剝削地方財富,以納入官僚的私人口袋裡,而官僚們也會上繳足夠的金額到國庫,以滿足其上線的官僚」。P58~59

「在陳儀擔任福建省主席那段期間,全省都遭到系統化的剝削。因此,激動的學生示威遊行,暴動也一再發生,對此陳儀都以殘暴的手段回應。學生們在福建遭受酷刑害殺害,這些暴行在中國可說是創下了紀錄」。P58~59。

陳儀在福建當省長的時候,公然與當時中國的敵人~也就是日本~交易,邀請三井資本進入福建,也允許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開發福建的礦產和經營港口;在陳儀的國家社會主義下,商業壟斷造成了數以千計小商人的破產;陳儀逮捕了示威抗議福建國民參政會代表,反日的愛國學生要求陳儀停止與日本人交易,結果被陳儀處死;當最後日本進逼福州城的時候,陳儀毫不抵抗,以換取「不受干擾地離開福建」的保障。P59~60。

是的。蔣介石派來台灣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陳儀。也難怪,這項人事命令宣布之後,「在中國引發起廣泛、嚴厲的批判。上海的報章雜誌充滿了憤怒的評論。在重慶、昆明、桂林、以及柳州等地流亡的台灣人組織,與福建許多重要的行會,都紛紛向蔣介石陳情,請他取消這項命令。許多媒體都刊載了向陳儀表達極端不滿的公開信,要求他自行辭退,並預言如果他就任將引起巨大災難」。」。P59。總之就是罵聲一片,唱衰連連。

結果?「陳儀將這套她精心設計的系統引進台灣,結果卻引起了台灣人的造反。」P58~59。你說,到底誰該為了這場悲劇負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