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難道你想要讓OOO當選嗎」的邏輯盲點(原標題~價值與批判)


在一片「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呼喊聲中,民進黨的蔡政府全面執政了。中國國民黨亂雖亂矣,但總也不忘批評蔡政府。在這種情形下,許多台派跟著中國國民黨同聲一氣地批判蔡政府,實在讓人覺得矛盾錯亂~~「難道你要讓OOO當選嗎?」。類似的情形不只在中央、也在地方。「批評蔡英文?難道你要選朱立倫嗎?」、「批評柯文哲?難道你要選連勝文嗎?」、「蔡英文柯文哲已經這麼努力在改革了,你以為改革很容易嗎」之類的抱怨聲此起彼落。

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看法的台派相互指摘對方「英粉」、「柯粉」或「中國黨同路人」的實質意義不大,反而只會分散台派的力量。台派之間需要的,是正視「價值」的重要,以及多一點關於「批判」的曲線思考。

比如說,如果你想要幫助蔡英文,你該做的不是因為擔心她的民調下滑而替她抱屈喊冤;需要的,是「以正確的價值觀嚴苛地質疑她」。

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以正確的價值觀嚴苛地質疑她」的意思是說,比如說轉型正義議題,該做是「質疑她為什麼做得不夠努力」(比如說為什麼324打人惡警迄今沒有下落、為什麼指派宋楚瑜擔任APEC總統特使),而不是為蔡英文抱屈說「你以為轉型正義很容易推動嗎?你難道沒看見蔡英文很有策略地開始處理黨產、斬斷中國國民黨的非法金脈嗎?」。

為什麼要這麼嚴苛地質疑?為什麼要這麼機車?

讓我們先暫時拋開對蔡的既定印象。試著設身處地假想一下:你是蔡英文,假設你非常堅定、一心想要推動價值正確的事情,而且你很努力想要一步到位。可是執政團隊中有一大堆傳統保守勢力要扯你的後腿;你想要把這些保守不長進的傢伙通通換掉,但是事實上執政當然不是「一個人遂行自己的意志」那麼簡單;所以,很多人你並不愛用,但是不得不用;很多改革你努力做,但是只能做半套。

你需要的是什麼?你希望支持你的選民滿心歡喜地說「你做得很好,我們都會繼續支持你」,於是那些執政團隊裡面的保守勢力大喊「你看你看你蔡英文做這麼多幹嘛?這樣就已經夠了啊!要改革也不是不行,但總要慢慢來嘛!」。

還是你需要很多選民對你叫囂「你為什麼不做得更好一點」,好讓你跟那些執政團隊中的保守勢力說「你看你看,如果我們不做多一點、做好一點,所有的人都會反對我們」?

身為支持蔡英文的選民,你覺得哪一種方式可以幫助她推動改革?

有些人擔心「這樣豈不是幫著對面那些中國國民黨打垮鬥臭蔡英文嗎」?

當然不會。為什麼?

第一,我們的批評以正確的價值為出發點,所以不用擔心。比如說,你聽過中國國民黨大罵「為什麼打人惡警沒有被揪出」嗎?沒有嘛!要中國國民黨對這種符合黨國價值的事情自打嘴巴也太困難;又比如,如果我罵蔡英文的勞工政策對勞工不夠友善,中國國民黨要如何漁翁得利呢?我罵的就是壓迫勞工的錯誤體制、而這樣的體制幾十年來就是中國國民黨所建立維持的啊!中國國民黨要怎麼見縫插針呢?中國國民黨越是批評、就越凸顯中國國民黨的荒謬本質啊!

況且,假如中國國民黨還真的起哄批評,搞得蔡英文的團隊不得不把勞工政策調整得對勞工更友善~~那,有什麼不好嗎?

用正確的價值,進行嚴格的批判,只會讓擁抱正確價值的人有更多的籌碼推動正確的改革,並不會打擊真心改革的人。另一方面,如果這個人因為正確的價值批判而垮台了,下一個浮出檯面的候選人自然也勢必要順應這股價值正確的潮流,擁抱正確的核心價值,才有可能贏得選舉。

整個社會唯有透過正確價值潮流的不斷沖刷,肥沃的威權思想土壤才可能變得適合民主深化。多數的民眾才能理解什麼是正確價值、政治人物才不得不擁抱正確價值。反之,為了害怕自己屬意鍾情的政治人物落選而放棄核心價值、高喊「難道你要讓OOO當選嗎」的時候,在最好的情況下,民主的進程看似前進,其實仍是倒退;看似利多,其實短多長空。

又比如「嚴格批判兩岸一家親」。讓大家清楚知道「兩岸一家親」是一個錯誤價值之後,任何一個主張大中國思想的候選人就不容易浮上檯面。這難道不是任何台派所希望見到的局面嗎?我們又何須擔心「批評柯文哲?難道你要讓連勝文當選嗎?」難道柯文哲就這麼弱?沒了「兩岸一家親」當主軸就一定選不上台北市長?那當初陳水扁又是如何當選台北市長的?那我們又為什麼捨不得批判「兩岸一家親」這個錯誤價值呢?

相對的,大家因為柯文哲勇於更換鉛管、替台北市民剩下幾百億稅金,於是捨不得批判「兩岸一家親」~~難道,把台北市治理得煥然一新之後,讓中國的統戰因為柯市長的大力推銷而更加入島入戶入腦嗎?

結論是:政治人物與支持選民之間的關係,並不同於伴侶之間的關係。後者之間需要鼓勵與包容,彼此才願意有更多的犧牲奉獻。但是,前者之間則不然。「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一個偉大城市的象徵」這句話並沒有說錯,但是更精確的說法是:「以正確的價值嚴格批判自己支持的政治團隊,是一個偉大社會的象徵」。

本文刊載於2017-04-06-新公民議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中日和約與台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