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族的福音與銀行業的警鐘--第三方支付平台
摘要
第三方支付平台註定是個寡占的市場。它不是一個「台灣應該建立的產業」,而是應該迅速加入的「無國界的支付新潮流」。銀行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目的不應該是「瓜分支付平台的市場大餅」,而是為了瞭解「位元經濟與貨幣數位化的交互影響下,人們如何收錢、付錢,以及為了什麼借錢」。
前言
在我開始研究這個主題之前,其實我已經先想好一套八股結語了:政府應該要重視興利勝於除弊;網路與科技帶著我們一日千里地不斷邁向未來,所以政府必須以前瞻的角度訂定遊戲規則,讓廠商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裡,因為這套遊戲規則的因勢利導,而創造出一個更大的產業、同時帶來更多的稅收。
但是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這麼單純。一個看似簡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應該了解它在台灣發展的過去阻礙與未來展望,更應該嚴肅的看待:它固然是網購族的福音,也是銀行業的警鐘,告訴我們大環境的劇變就在眼前!
主角登場
所謂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個平台,或者說一種金錢流動的方式,目的在於讓網路買家安心消費,網路賣家順利收帳。過去消費者付了錢,卻不知道能不能收到貨,於是有了所謂的第三方支付:有個中間人負責收買方的錢,錢到手了就通知賣方出貨;買方收到了貨,中間人就把貨款交給賣方。買方安心收到了貨、賣方順利收到了錢,中間人當然就是要賺點金流的過路費,皆大歡喜。順便一提的是:買方的個人資料(如信用卡卡號)只需要給固定的中間人知道,不必提供給每一個交易的賣方。這也是附帶的一個好處。真是網路購物族群的福音啊!
這條資金的流通管道當然還可以蓋得更細緻一點,比如說第三方收了錢之後,可以把錢交付信託,這樣買賣雙方就不怕中間人捲款潛逃。
總之,有了這項機制,消費者安心、生意人與中間人賺錢、政府也可以多點稅收,這麼好的事情,怎麼推行起來竟讓業界抱怨、政府為難?
在台灣遇到的困難
有關它的在台灣之所以難產的原因,不外乎法規的鬆綁程度以及主管機關的對於創新業務的態度、以及一些規劃上的細節。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
有關法規。比如說第三方支付平台口袋裡都是買家暫放的錢,但是我們的銀行法規定只有銀行能夠集資,於是在法律上有了疑慮;新科金管會主委上台之後,以「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來作為暫時的法源依據,並且承諾在年底前修訂專法。
想要創新業務,永遠都必須考量風險與管理,比如說會不會成為洗錢的管道?會不會有捲款潛逃的疑慮?該不該比照銀行提撥「準備金」?該提撥多少才合理?
規劃上的細節方面,該不該開放「儲值」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買賣雙方發生交易糾紛的時候是否有合理的配套機制?又比如說,同樣是「第三方支付」,應該規劃以銀行的支付體系為主體?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己自立門戶?哪種比較適合台灣的市場?更何況銀行業與新興的第三方業者各有各的算盤。
如何看待第三分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種機制,要思考這種機制的重要性,必須先認清它面對的大環境。
所有可能被數位化的東西都會被數位化。音樂如此、文字如此 ,貨幣更是如此。銀行早就開始了數位化的過程,提款卡、信用卡與超商儲值卡陸續進駐我們的皮夾,並且進一步演化成信用卡可以兼具悠遊卡的功能、悠遊卡可以用來買超商的飲料。各種付款機制交互影響、融和、取代,就是最好的例證。
只要稍稍翻閱財經企管雜誌對於新興支付工具的報導,就會清楚的了解「實體貨幣消失」是不折不扣的現在進行式,而非遙遠的未來失。貨幣的數位化腳步越來越快,實體貨幣在十年之內從世界上大量消失絕非危言聳聽。在認知到這個時空背景之後,我們才能比較精準的掌握第三方支付可能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以大陸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為例,支付寶已不只做網路儲值,更在不同省分申請牌照,開始提供「貸款」給客戶,甚至跨足到銷售基金及保險市場。支付寶想從一個網路公司慢慢變成金融機構,但他們會是一個「純網路銀行」,即沒實體的分行。由於支付寶的生意愈做愈大,其實已威脅到大陸的金融業者。
從大陸的例子看來,第三方支付平台日益茁壯,從下而上逐漸掌握了金流的走向與並與各種產業產生結構性的連結。
當消費者的口袋與各種產業的上中下游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滲透、當第三方支付平台與各類企業之間已如超商與ATM般密不可分的時候,台灣的銀行將面對甚麼樣的衝擊?
傳統的銀行業如沒能及早變革,屆時除了寄望法規在特許業務(如貸放)上的保障之外,恐怕沒有什麼利基可言了!若說屆時主客易位,「第三方支付平台」兼營「銀行業」,恐怕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銀行的因應之道
如果資金是水,銀行就是蓄水池。隨著支付管道的多元化,銀行這個蓄水池當然也要與時俱進地配套各種水管的接頭(比如說與SWIFT、master 或 cirrus 等等支付處理管道接軌)。
台灣正要開放名為「第三方支付平台」這個管道的基礎建設,各方勢力躍躍欲試。問題是,這種產業的特性如品牌價值高、技術門檻低、殺價競爭導致大者恆大等特性註定了寡占市場的結局。既然這個世界不可能有很多個master或cirrus,我們又為什麼要樂觀的相信這個世界會有很多的paypal?我們又哪裡來的自信可以成為另一個paypal?那麼我們又何必爭著在台灣建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打不過他,就加入他!」。如果我們加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列,策略應該是清楚的:我們不是花成本建置管道並希望藉此獲利,而是付學費瞭解這條新的渠道,並且接近、瞭解這條渠道的使用者,然後發揮銀行的核心能力:吸收存款、放出貸款--只要我們能夠瞭解客戶的貸款需求。
既然第三方支付從資金流的下游開始成長,那麼我們就依附著他們,看看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什麼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者們又需要哪些配套服務?還有最重要的,這些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貸款服務?只要我們的核心能力夠強,我們就有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共榮的可能。第三方支付從下游滲透到上游?我們就跟著它一路從下游到上游抓緊使用者的貸款需求!
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各種產業的遊戲規則天翻地覆。推理小說總喜歡說「跟著錢走」,想要知道各種產業的趨勢往哪裡走?同樣也是「跟著錢走」就對了。比如說「群眾集資平台」在世界各地已是雨後春筍,如果不去了解、不去扎根,銀行就只能坐等中小企業的貸放市場被瓜分。只有跟著錢走、跟著金流的下游、中游、上游一路順藤摸瓜,才能洞悉產業未來趨勢、掌握業界現在需求!
了解現在才能思考未來。身為一個銀行員,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上網買過東西嗎?我上網賣過東西嗎?我在paypal有戶頭嗎?我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轉帳、玩臉書嗎?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這就是一個警訊。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客戶在做的事情,我們恐怕不夠了解我們的客戶。
長期以來土銀專注於不動產放款。這永遠都是一門專業,只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單一引擎的飛機永遠都存在引擎熄火而墜機的風險。資訊科技持續讓各種數位經濟產生劇烈變化,這也這是土銀在企業金融業務大幅躍進的契機。「瞭解客戶」永遠是獲利的第一步。在位元經濟的時代裡,擁抱科技,觀察趨勢,則是「瞭解客戶」的第一步。
我們共勉之。
第三方支付平台註定是個寡占的市場。它不是一個「台灣應該建立的產業」,而是應該迅速加入的「無國界的支付新潮流」。銀行進入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目的不應該是「瓜分支付平台的市場大餅」,而是為了瞭解「位元經濟與貨幣數位化的交互影響下,人們如何收錢、付錢,以及為了什麼借錢」。
前言
在我開始研究這個主題之前,其實我已經先想好一套八股結語了:政府應該要重視興利勝於除弊;網路與科技帶著我們一日千里地不斷邁向未來,所以政府必須以前瞻的角度訂定遊戲規則,讓廠商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裡,因為這套遊戲規則的因勢利導,而創造出一個更大的產業、同時帶來更多的稅收。
但是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這麼單純。一個看似簡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應該了解它在台灣發展的過去阻礙與未來展望,更應該嚴肅的看待:它固然是網購族的福音,也是銀行業的警鐘,告訴我們大環境的劇變就在眼前!
主角登場
所謂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個平台,或者說一種金錢流動的方式,目的在於讓網路買家安心消費,網路賣家順利收帳。過去消費者付了錢,卻不知道能不能收到貨,於是有了所謂的第三方支付:有個中間人負責收買方的錢,錢到手了就通知賣方出貨;買方收到了貨,中間人就把貨款交給賣方。買方安心收到了貨、賣方順利收到了錢,中間人當然就是要賺點金流的過路費,皆大歡喜。順便一提的是:買方的個人資料(如信用卡卡號)只需要給固定的中間人知道,不必提供給每一個交易的賣方。這也是附帶的一個好處。真是網路購物族群的福音啊!
這條資金的流通管道當然還可以蓋得更細緻一點,比如說第三方收了錢之後,可以把錢交付信託,這樣買賣雙方就不怕中間人捲款潛逃。
總之,有了這項機制,消費者安心、生意人與中間人賺錢、政府也可以多點稅收,這麼好的事情,怎麼推行起來竟讓業界抱怨、政府為難?
在台灣遇到的困難
有關它的在台灣之所以難產的原因,不外乎法規的鬆綁程度以及主管機關的對於創新業務的態度、以及一些規劃上的細節。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
有關法規。比如說第三方支付平台口袋裡都是買家暫放的錢,但是我們的銀行法規定只有銀行能夠集資,於是在法律上有了疑慮;新科金管會主委上台之後,以「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來作為暫時的法源依據,並且承諾在年底前修訂專法。
想要創新業務,永遠都必須考量風險與管理,比如說會不會成為洗錢的管道?會不會有捲款潛逃的疑慮?該不該比照銀行提撥「準備金」?該提撥多少才合理?
規劃上的細節方面,該不該開放「儲值」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買賣雙方發生交易糾紛的時候是否有合理的配套機制?又比如說,同樣是「第三方支付」,應該規劃以銀行的支付體系為主體?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己自立門戶?哪種比較適合台灣的市場?更何況銀行業與新興的第三方業者各有各的算盤。
如何看待第三分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種機制,要思考這種機制的重要性,必須先認清它面對的大環境。
所有可能被數位化的東西都會被數位化。音樂如此、文字如此 ,貨幣更是如此。銀行早就開始了數位化的過程,提款卡、信用卡與超商儲值卡陸續進駐我們的皮夾,並且進一步演化成信用卡可以兼具悠遊卡的功能、悠遊卡可以用來買超商的飲料。各種付款機制交互影響、融和、取代,就是最好的例證。
只要稍稍翻閱財經企管雜誌對於新興支付工具的報導,就會清楚的了解「實體貨幣消失」是不折不扣的現在進行式,而非遙遠的未來失。貨幣的數位化腳步越來越快,實體貨幣在十年之內從世界上大量消失絕非危言聳聽。在認知到這個時空背景之後,我們才能比較精準的掌握第三方支付可能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以大陸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為例,支付寶已不只做網路儲值,更在不同省分申請牌照,開始提供「貸款」給客戶,甚至跨足到銷售基金及保險市場。支付寶想從一個網路公司慢慢變成金融機構,但他們會是一個「純網路銀行」,即沒實體的分行。由於支付寶的生意愈做愈大,其實已威脅到大陸的金融業者。
從大陸的例子看來,第三方支付平台日益茁壯,從下而上逐漸掌握了金流的走向與並與各種產業產生結構性的連結。
當消費者的口袋與各種產業的上中下游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滲透、當第三方支付平台與各類企業之間已如超商與ATM般密不可分的時候,台灣的銀行將面對甚麼樣的衝擊?
傳統的銀行業如沒能及早變革,屆時除了寄望法規在特許業務(如貸放)上的保障之外,恐怕沒有什麼利基可言了!若說屆時主客易位,「第三方支付平台」兼營「銀行業」,恐怕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銀行的因應之道
如果資金是水,銀行就是蓄水池。隨著支付管道的多元化,銀行這個蓄水池當然也要與時俱進地配套各種水管的接頭(比如說與SWIFT、master 或 cirrus 等等支付處理管道接軌)。
台灣正要開放名為「第三方支付平台」這個管道的基礎建設,各方勢力躍躍欲試。問題是,這種產業的特性如品牌價值高、技術門檻低、殺價競爭導致大者恆大等特性註定了寡占市場的結局。既然這個世界不可能有很多個master或cirrus,我們又為什麼要樂觀的相信這個世界會有很多的paypal?我們又哪裡來的自信可以成為另一個paypal?那麼我們又何必爭著在台灣建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打不過他,就加入他!」。如果我們加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列,策略應該是清楚的:我們不是花成本建置管道並希望藉此獲利,而是付學費瞭解這條新的渠道,並且接近、瞭解這條渠道的使用者,然後發揮銀行的核心能力:吸收存款、放出貸款--只要我們能夠瞭解客戶的貸款需求。
既然第三方支付從資金流的下游開始成長,那麼我們就依附著他們,看看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什麼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者們又需要哪些配套服務?還有最重要的,這些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貸款服務?只要我們的核心能力夠強,我們就有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共榮的可能。第三方支付從下游滲透到上游?我們就跟著它一路從下游到上游抓緊使用者的貸款需求!
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各種產業的遊戲規則天翻地覆。推理小說總喜歡說「跟著錢走」,想要知道各種產業的趨勢往哪裡走?同樣也是「跟著錢走」就對了。比如說「群眾集資平台」在世界各地已是雨後春筍,如果不去了解、不去扎根,銀行就只能坐等中小企業的貸放市場被瓜分。只有跟著錢走、跟著金流的下游、中游、上游一路順藤摸瓜,才能洞悉產業未來趨勢、掌握業界現在需求!
了解現在才能思考未來。身為一個銀行員,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上網買過東西嗎?我上網賣過東西嗎?我在paypal有戶頭嗎?我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轉帳、玩臉書嗎?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這就是一個警訊。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客戶在做的事情,我們恐怕不夠了解我們的客戶。
長期以來土銀專注於不動產放款。這永遠都是一門專業,只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單一引擎的飛機永遠都存在引擎熄火而墜機的風險。資訊科技持續讓各種數位經濟產生劇烈變化,這也這是土銀在企業金融業務大幅躍進的契機。「瞭解客戶」永遠是獲利的第一步。在位元經濟的時代裡,擁抱科技,觀察趨勢,則是「瞭解客戶」的第一步。
我們共勉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