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哭了之後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所以政府必須從公共利益進行整體考量;子女的教育是每一個父母最重視的事情,所以政府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考量父母的心情;不同的父母所擁有的資源、對子女的目標又各自不一樣~~比資源?柯文哲與我的收入當然不一樣;比目標?柯文哲女兒沒上北一女全家哭,當年我考上高雄縣省立鳳中時高興得簡直要飛上天。

簡單的說,「公共政策目標」與「個人利益偏好」可能不同,而「每個人的偏好」又各自不同。制度只能有一套,順了姑情就逆了嫂意,所以怎麼改,總是一大堆人罵成一團。

不管考試甄選制度如何改革,不變的是「人性」啊!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徵選、考試制度再怎麼改,都會有人想盡辦法推子女進入好學校。為什麼?因為好學校裡面有會教書的老師、會考試的同學啊!送子女進好學校,不就是為了讓子女有個好將來嗎?

如果把學校的排名當成一座山,爬山時各憑本事、名次公布後各安天命。哪個父母不是拼命推子女的屁股一把?於是子女爬山爬得喘噓噓、父母推得累呼呼。我們的教改呢?只好想各種方法,規劃不同的登山步道與規則,希望可以讓家長、孩子們輕鬆一點。

可是,問題不在於登山規劃是否合理,而是在於:我們真的需要一座山、讓學校依序排次嗎?

「考試前各憑本事」?一個經濟弱勢的家庭,哪裡有什麼本事可以憑?所以台大學生有近四成來自於台北市、有四成多的學生來自於軍公教家庭。生命經驗決定性地影響了價值觀的形塑,而這些第一流的大學生們,從小享受穩定豐足的物質生活、享受第一流的教育資源。多年之後,他們如果成了社會精英,在政治、商業、教育領域各領風騷,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是他們有沒有第一流的價值觀呢?同理心?尊重弱勢?看見自由競爭中的競爭不自由?別鬧了!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他們與「那些不入流的下里巴人」徹底隔絕。請菁英們「拯救」弱勢?菁英們本著救國救民的偉大情操「或許」願意;但是要他們同理傾聽?你要這些菁英們如何同理超出他們生命經驗的心情?根本是強人所難啊!

所以我們這個社會充滿了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菁英式發言。比如說在默哀的場合讀秒、要買不起台北房子的年輕人搭高鐵上下班、建議月薪不到四萬者不要寄錢給爸媽把錢留著好好充實自己……。

每個社會都需要菁英,這點誰也無法否認,但是所謂的菁英,應該是「有拔尖專才」的人。如果孩子具有數學天才、物理天才、發明天才、音樂天才、運動天才……總之,如果一個孩子有天賦,經過鑑定或是經過國際比賽獲得認證,國家當然應該為這些孩子量身訂作特別的教育制度,讓他們享有最不凡的教育資源。

即便如此,這些天才仍然不能缺少最平凡的生命經驗,不能剝奪讓天才與不會讀書的孩子、與先天缺陷的孩子、與來自貧窮家庭孩子們共同求學、共同生活的經驗。否則,我們的教育制度只會栽培一群沒有同理心的天才怪物、並且剝奪社會底層向上流動的可能。

制度為什麼不把山頭移除?理想中,每個鄉鎮都有學校,透過津貼、獎學金、行政獎勵等的方式,讓現行分配不均的師資與學生數量、素質趨於平均,大家不用爭破頭去搶明星國小、國中、高中,每個孩子才能在教育中快樂成長、體會學習的樂趣。如果是天才,另外規劃特別的老師給你特別的輔導;如果有一群天才,就有一個特別的輔導機構每週兩天為這群天才進行特別的指導,其他時間回去與平凡學生們一起經歷平凡的學生生活。就這麼簡單。

但我們用成績決定一切。雖然現在「成績」可能囊括了社團經驗、音樂才藝…….等多元指標,但總之仍是一套指標。我們把所有孩子趕去爬山,按照規則一較高下。

制定教育政策的人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弊病,比如說弄個多元入學方案,意思是說,不管你選擇哪一條登山步道,都有機會登上山頂。問題是, 我們為什麼要有山頭?家長與孩子踩著同學的屍體往上爬,爬上山頂的賞美景、停在半山腰的哭哭啼啼、登不了山的一輩子就壓在這五指山下翻不了身。

我知道,教育政策的制定不是我想像的這麼單純。學生、家長、老師、國中、高中、大學、明星學校與新興學校、都會學校與偏鄉學校,基於不同的立場都會有不同的聲音。可能還有人要為教育政策制定者抱屈,說什麼明星學校的排名又不是教育局去排出來的!是家長學生自己形成的偏好啊!

可是政府掌握資源啊!政府可以也應該有魄力經由分配資源因勢利導,訂出符合公共利益的決策、創造一個讓孩子快樂學習的環境啊!兩手一攤,把問題推給「家長對於明星學校有迷思」,那我們還要政府幹嗎?

可是,在這個選舉的前夕,台北市長候選人因為女兒沒有考上北一女,於是全家都哭了。這樣子的價值觀,讓我無言。那麼,我的選票應該投給誰呢?

想著想著,我也快哭了。

發表於2014-06-23-蘋果日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