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在我的字典裡面,「運動傷害」大概就是打籃球扭到腳、舉啞鈴舉太重之類的傷害。所以,太陽花學運結束後的那幾天在臉書上看到「運動傷害」這個名詞的時候,我楞了一下。本來嘛!體育運動造成運動傷害,社會運動產生的當然也是運動傷害。

「我愛過的那個年代」,就是在描述這樣的一個運動傷害。一個龐大的社會運動風潮下,一個渺小的人,有太多鎂光燈照不到、一般人看不見的灰色地帶與苦悶心情。

之所以會買這本書,是因為網路上的一篇文章,「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再反抗」。原來,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的民主是美國移植強加而非原生土長,不曾經歷過民主轉型本就必須的對話與衝擊;還有更重要的,那段曾經的鬥爭史,讓日本人對於學運、社運起了反感。那篇文章讓我對日本的學運有了好奇,透過google,我自然而然的看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在他的記者生涯中,採訪了一個以「社會運動」之名打算殺人的年輕人。後來,這個年輕人真的動手了,還把部分殺人的證據交給他。他基於記者的「隱匿消息來源」的職業道德,堅持不肯配合警方的調查,最後自己也被判刑。據說,日本當時武裝的社會運動,造成無辜的人命損失,於是逐漸失去民心。

我想起大約是在318的後期,臉書偶爾會出現激進的言論,尤其林義雄絕食的那段期間,四月下旬,不斷有人在媒體上放話「林義雄一旦倒下,將放棄非武力抗爭」,連立法委員陳其邁的臉書都出現這樣的文字。不管陳其邁只是說說還是打算真幹,都足以凸顯出那時的暗潮洶湧。

也是四月。蔡丁貴被車撞於是住進醫院。他向醫院請假到立法院門口演講的那個晚上,我也在現場。我聽到他說:「我們抗爭不要拿刀拿槍,那是不好的」。我當時深以為然,覺得這是一位有智慧的長者,而且我覺得他一定是聽到了許多風聲。後來,我看「獨裁者的進化」這本書,同樣提到「非暴力抗爭」的威力與必要性,甚至發現該書作者所推崇、受到全世界獨裁國家異議份子所尊崇的「非暴力抗爭導師」所寫的書中,有一本就是蔡丁貴翻譯成中文。我才知道,蔡丁貴用心用力之深。當然這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總之,這麼多年來,日本的年輕人再也不反抗了。當那股風潮終究偃旗息鼓、一切歸於平靜之後。波瀾不興的湖面下,一隻隻無法浮出水面的垂死的魚。

究竟會有多苦悶哪!

此外,在我看來,這本書從一個很特別的角度詮釋了:非暴力的抗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