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格言與公共政策
為什麼明明很單純的議題,不同立場的不同論述仍能針鋒相對、各自言之成理,害讀者頭昏腦脹、不知道誰說的比較對?
舉個例子:身為上班族,你篤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於是吃苦當吃補?很好,你很可能脫穎而出;問題是當每個同事都吃苦當吃補的話,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就是每個人都拼命加班不敢下班。你的身體累壞了、家庭崩壞了,老闆樂壞了~~大家都自願拼命無償加班啊!
當那些因為加班累垮的上班族批評這個社會體制把他們當奴隸,這時候就會有另外一群人跳出來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可能是永遠的既得利益者、可能是辛苦的上班族靠著吃苦而翻身成為主管甚至老闆、也可能是深信自己終將因為肯吃苦而成功的篤行者。總之,這群人跳出來說:「你們這些草莓族」、「國家沒欠你、是你自己欠自己」。
那到底吃苦對?還是不吃苦才對?「吃苦當吃補」與「人力銀行就是奴隸銀行」兩派辯論,沒完沒了。
從小學校就告訴我們標準答案只有一種。既然這句格言千古流傳,正確性當然萬世不移,牴觸它的論述應該就是錯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本身有沒有問題,要看你把這句格言用運用在哪個主題上、以及把它發揮到哪一種程度啊!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論述,重點在於你的論述強化了誰的利益?勞方的還是資方的?雞蛋的還是高牆的?這根本不是邏輯對錯的問題,而是價值選擇的問題啊!
我可以用邏輯論證這是香蕉、那是太陽花。如果你我有不同的見解,可以經由辯論判定對錯。可是價值的選擇怎麼辯論?你怎麼可能「說服」我,說什麼橘子的確比蘋果更香甜?
重點是你選擇了哪一種價值?社會的多數選擇了哪一種價值?
我們需要大量的論述,讓大家知道橘子與蘋果各自的養分、以及營養不可偏廢的重要性。大家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各自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然後商量出一個最符合大家需求的組合套餐,這才是公共政策的形成之道。
總之,拜託專家學者們不要再一天到晚發表宏文高見,用古聖先賢的治家格言論述公共政策了。那些用來提昇個人修養、能力的教條,並不一定適合運用在公共事務的思辨上。孔老夫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難道,既然馬總統決心推動服貿貨貿自經區,那些擔心抗議的民眾應該通通衝浪去?
那完全無法讓社會凝聚共識,只會激化社會對立,讓因為辛苦加班而爆肝的人覺得專家學者們真是沒心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