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兇戰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最近公開喊話了:「要求加速新武器系統的發展」。這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的論調。中國的軍事費用支出之多僅次於美國,2014年中國的軍事支出高達美金一千三百多億,較2013年成長了百分之十以上。而這還不包含「準軍事費用」(如太空火箭計畫)的費用以及不願曝光秘密軍費支出。

中國興起了。從世界工廠變成了世界市場後,中國亟欲提振武力。從隱形戰機、反衛星飛彈,到航空母艦,都是中國極力發展的項目。以航空母艦為例, 2012年中國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艦~~雖然是一艘從俄羅斯、烏克蘭輾轉買來整修改造的三手貨。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中國軍隊的貪腐案件曾出不窮。問題之嚴重,連中國官方媒體都公開質疑這樣的軍隊到底能夠有多大的戰力。

鐵錚錚的事實是:中國從來沒有放棄武力犯台,中華人民共和國確實是中華民國的敵國,國軍演習的假想敵也是中國軍隊。讓人錯亂的是:眾多中華民國退役的高階將領早已毫無禁忌地暢遊故國,甚至部分將領高喊「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讓人不知今夕是何夕;在內政上,英國國會的報告指出即便是私人企業,其所採用的資訊設備仍很大程度地對國家安全造成影響;當英國深悔採用中國華為生產的資訊設備時,台灣巨富郭台銘強力主張採用中國華為的資訊設備,而台灣政府似乎不置可否;更別提儘管「以經促統」是公開的事實,馬政府仍然持續讓台灣的經濟、金融與中國這個敵國極速交融。

整個台灣缺乏基本敵我意識的程度讓人吃驚,更別說是對軍備競爭、戰爭史的基本常識。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身為一個島國,在列強之間,我們必須選對邊,否則永遠無法降低軍事的威脅。當中國以「不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威脅、台灣人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相對的威脅是「如果台灣成為另一個香港,一旦美中兩國衝突,台灣肯定首當其衝」。事實上,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曾經遭受美國盟軍的戰機轟炸。然而這段重要的歷史多年來被刻意忽略。

如果我們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在國際關係這個大舞池中,我們的舞步必須圓滑。過度依賴美國,將使美國對台灣更加地予取予求;極速的傾中,將會讓美國對台灣有更大的戒心甚至敵意,讓台灣失去了在軍事上對抗中國的籌碼。

想要衡量兩者的利弊得失,我們不妨很粗略地比較一下台灣、中國與美國三者間軍力的差別。各國間軍力的比較當然不能只看軍備武器,然而軍費支出本身肯定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根據詹氏資訊集團(Jane’s Information Group)的報告,2013年,台灣的軍費支出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而中國的軍事費用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

如果覺得看數據太過生硬,我們不妨以中國近年極力發展的航空母艦為例:不管在數量、排水量與質量上,美國與中國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數量:有幾艘?至少總得要有三艄輪值作戰、維護與演習,在軍事上才算有實質的作戰能力啊!美國就不必說了;大陸目前正在努力打造第二、第三、第四艘航母。

排水量:同樣是航空母艦也有大小之分啊!剛拿到中量級入場券的小菜鳥與重量級多年的霸主豈能同日而語。美國各種級別的航空母艦從二戰期間就已經有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中國近兩年來正在努力打造第一艘自己的重型航空母艦。

質量:別的不說,光談航空母艦上飛機起飛的方式。一種叫滑躍式(弧形的跑道有助於戰機起飛),一種叫彈射式(直接把飛機射上天空)。猜猜看哪一種效率比較高、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飛機送上天空作戰?同樣名為「航空母艦」,不同世代的技術水平所造成的戰力差距,遠超乎新聞報導所能描述。

總而言之,依據美國國會2009年的說法,中國海軍落後美國30年;依據2013年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分析,美國1個航母編隊戰力超整個中國海軍。

況且,所謂的「國際」,台灣必須衡量的「國際關係」,並不是只有中國與美國。

2014年7月,日本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在一定條件下,自衛隊在海外參加戰爭將成為可能。這件事情足以震動東亞的軍力平衡,只可惜台灣媒體的報導、探討有限。不需要國際關係專家,試想:美國、日本與中國三者,誰與誰容易聯成一線?台灣又打算與誰聯成一線?那一個選擇對台灣比較有利?

兵兇戰危,沒有人喜歡戰爭。多少年來台灣的各項內政外交因為中國的武力威脅而扭曲。然而,台灣必須考量的武力威脅,其實從來都不只有中國啊!

譯評文章:Newsweek「China's President Urges Faster Development of New Weapons Systems」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ISIS、尼加拉瓜與台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