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讀「三一八帶來了兩岸關係思路的根本改變」之我思

拜讀李蔚先生於自由時報發表之大作「三一八帶來了兩岸關係思路的根本改變」,筆者佩服其「台灣政治菁英必須翻轉威權時代的思維」之結論。然此一結論之論述過程,筆者竊以為容有補強、修正之處,乃援筆為文,盼拋磚引玉激盪思辨。

縱觀該文通篇論述,旨意大綱略以:一、「牽涉到兩千三百萬人未來的國家定位和問題,是應該攤開來討論的公共政策」。二、「太陽花運動逼使中國對台政策後退反省,證明『廣大公民』戰勝『寡頭密室』」。三、「唯有爭取台灣人民授權,才有和中共周旋的籌碼,才會被中共看做必須認真看待的對手」。

首先,「國家定位」涉及「國家主權」,筆者認為這並非「可談判的公共政策」。

暫時不理會所謂法學或史學上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爭議,現實的情況是:

第一、台灣這塊島嶼有自己的軍隊、疆域、實質的治權,並且人民以「大致上民主」的方式和平選舉政府。不論「它」是否屬於國際法所承認的一個「法人」,但是無損於它是一個「活生生」存在的「自然人」的事實。

第二、「它」拿著自己發給自己的身分證,姓名欄填的是「中華民國」,但是全世界承認這張身分證的國家寥寥可數。

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就把中華民國當成死人,甚至在南京為「它」立碑紀念,並且處心積慮地要把這個「活死人」納為自己的一部分,否則不惜用飛彈把它打死。

與中國談論國家主權,等於是談論「它是不是活著」、「它要不要變成中國的一部分」或是「它怎麼樣才會死得更爽快、徹底」。

有談判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談判的議題設定錯誤,整個談判就已經未戰先輸了!除了堅定主張「它」是一個「活人」,而且積極爭取「一張國際所承認的身分證」之外,有什麼好談的?何況是與中國談?豈非緣木求魚、與虎謀皮?

更何況,為什麼兩岸談判的主題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九二共識」這個主題本身不能討論嗎?為什麼主題設定的權力直接屬於中國?這豈非開門揖盜、未戰先降?這種「談判」又哪裡需要「政治菁英們放下身段謙卑地傾聽民意」?

更進一步地說,如果馬政府以「傾聽民意才能回應中國」為由,藉由公審會操作公投命題,誤導民眾公投而讓兩岸簽下了「看似保證和平,實質排除國際救援可能」的「兩岸和平協議」,屆時又該如何解決自我設下的困境?

當然,中共的文攻武嚇也是國際現實。面對此一國際現實,我們該做的,是了解、善用國際形式並創造籌碼,為爭取「它」的「生存」與「身分證」創造最大空間。君不見美國與日本近來動作頻頻,從日本集體自衛權的解禁,到美、日聯合軍演,都證明了台灣絕非沒有談判籌碼。即便台灣被逼上談判桌,台灣也該「漫天喊價、著地還錢」,而非在議題設定的階段即自我設限。

其次,有關「台灣廣大公民戰勝了寡頭密室,使得中國對台政策產生反省後退」 這一命題,恐怕需要更多的邏輯論證。若說「三一八運動展現民意,讓中國確定中國國民黨的主權買辦能力已經喪失」、「中國進而改變策略,收回代理權、改設直銷據點」或許還算公允,若說「太陽花運動逼使中共後退反省對台政策」似乎稍嫌樂觀。難道中國共產黨因為台灣民意的展現,於是開始學會尊重、傾聽台灣的民意,懂得「後退、反省」自身的作為?怎麼中國對於香港、新疆的民意從來都不曾「後退反省」?

簡言之,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政治人物本來就是中國對台統戰的重要工具;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乃理固宜然,稱之為改弦更張尚屬公允,若稱其為「反省後退」,並且將之歸因於「三一八民意展現」,則不免有邏輯跳躍之疑慮。

最後,有關「取得人民授命」的論述。「三一八佔領運動」的核心是「馬政府配合中國以經促統」,造成了經濟、民主與國家主權的三重傷害,於是引起大家的憂心與憤怒。問題的核心絕非在於「民眾有話要說,政府卻聽不進去」。

另一方面,若站在中國的立場思考,不難理解:中國只在乎如何順利達成統一台灣的目的,哪裡會在乎「台灣的代表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君不見,台灣的宗教團體在政治上並無代表性,但是每回中國派來的使者,哪一次不是殷勤拜訪宗教界的各大山頭?

綜上,筆者認為該文脈絡中所謂「政治菁英應先取得『人民授命』,中國才會嚴肅對待」,其實並不存在。

民進黨要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到底得走多久?國際局勢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畢竟連「中國瀕臨瓦解」的預言也甚囂塵上。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民進黨不能夠堅持台灣的主權,通往執政的路上必定滿佈覺醒公民所鋪下的荊棘。

本文發表於2015-03-25-蘋果日報電子報「不堅持主權  民進黨過不了公民這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