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的那段放空,與那片星空


很粗略地說,人類的平均壽命大概八十年;從二十歲到六十歲,人生大約要工作四十年。這四十年幾乎是人生最精華的時間。可是我們整天忙著工作、工作、工作。

工作了十多年,對於人生的種種,健康、財富、親情、友情、愛情、職場……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體會。或許已經結婚生子了,或許還沒。我們的人生在一定的軌道上行走,變化的可能還有,但是不大;我們開始慢慢了解自己、了解這個世界,卻沒有時間靜下來和自己好好相處。

平日的工作自然也有休假的時候。可那只是喘一口氣的放鬆,在你氣還沒順過來以前,我們又被工作逼著向前走、向錢走。

如果客觀環境許可的話,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一個期中休假。所謂的客觀環境,第一當然是有關存款、花費與工作。工作了十幾年,如果幸運地手邊有一點點積蓄、如果這點積蓄可以保障你一年之內沒有經濟壓力,而且還很湊巧地公司竟然允許你留職停薪、休個一季半載的長假、或者是在你轉職期間有那麼一個空檔,那將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休長假要幹什麼?哪裡有要幹什麼?哪怕這段時間只是用來發呆、空白,唯一的目的就是漫無目的。目的?人生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沒想清楚這個問題,哪裡有什麼目的不目的?我們總得先想清楚「我們想要去一個怎樣的地方」,然後才能接著想「我們要去哪裡」啊!

每個人都有大限之期,總有一天我們都得面對。怎麼樣的情形下我們可以了無遺憾地闔上眼睛?答案是「快樂」。「充實」如果重要,那也是因為「充實」帶來「快樂」。

真正巨大的、恆久的快樂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對於生命意義的追求。我們總得要先想清楚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當然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意義是自己去定義出來的。多數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定義、沒有定義的人也早已成功說服自己「不要想太多」~~否則大概早就因為「活著沒有意義」而自我了結了。

問題是,你的那個定義,真的可以說服你、真的可以為你帶來精神的快樂與寧靜嗎?如果你泰山篤定地放棄了對於人生意義的思考,你真的能夠泰山篤定地面對那最後的審判?

最後的審判究竟由哪個神進行?這個答案依照你的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但是全世界的人都一樣,每個人,都得「自己」經過「自己那一關」。

我們每天工作,工作帶來成就感,成就感帶來快樂,於是我們以為生命的意義來自於工作;我們拼命賺錢,金錢買到了家人的舒適享受,看著家人的笑容我們得到了快樂,於是我們以為我們的意義來自於養家活口。這些定義都沒有「不對」,更沒有「不好」。唯一的問題是:那真的是你「人生的意義」最真切的答案嗎?你發自內心地肯定嗎?

如果你不肯定,那麼你更需要一段長假,脫離你習以為常的生活,脫離哪個你認定的「意義」。因為長假你得以放空。在放空的期間,你才能與自己核對那個意義對你到底有多重要。

核對?不是說要放空嗎?核對什麼?怎麼核對?

據說納粹集中營裡面,快餓死的畫家願意用僅有的麵包換取碳筆作畫。什麼事情讓你耗盡心神氣力財富仍然讓你無怨無悔?當你不顧一切只想做那件事、如果那件事帶給你的是心靈的、恆常的快樂與寧靜。你就可以確知,那件事情就是你生命的意義。

當你放空了、脫離了日常的那些常軌之後,你的生活一片空白,於是你覺得無聊、悶得發慌。你可能拿出塵封多年的登山裝備重溫舊夢,你可能笨手笨腳地試著學買菜煮飯,你可能百無聊賴地翻翻書本、寫寫廢文。

因為無聊,你難免會想: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要的是「成就感」,「工作」真的可以帶給你最大的成就感嗎?如果你要的是「家人的笑容」,「賺更多的錢」真的可以給家人帶來更多的笑容嗎?

這時候你可能忽然發現,攀上一座高峰原來比尾牙上老闆親手頒給你的獎金與獎牌帶給你更大、更久的成就感,你可能忽然發現自己炒的一盤蛋炒飯比三星米其林餐廳的名菜帶給家人更幸福的笑容,你可能發現你無法自拔地不斷閱讀與寫作,發現吸收與傳遞是你瘋狂擁抱的使命。

經過這些發現之後,假期結束,你還是得收起登山靴與炒菜鍋,你還是得要回去努力工作、賺錢,而所有的閱讀與寫作只能在精疲力竭的下班後進行。

但是你更認識了你自己,人生是一條曲折蜿蜒的路,走了一半,還有一半;半途放空,你才有閒暇仰望星空。因為過去那一半,你知道旅途的艱辛;因為有過這段空白,你找到了自己的北極星。再度出發的時候,再不會輕易迷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