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帝國崛起
閱讀歷史之必要
雖然說「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但是老狗熟悉老把戲,所以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新不新」不是問題,「有沒有效」才是重點。怎樣的把戲最有用?符合人性的把戲最有用啊!就算是老梗,同樣可以一用再用,而且往往見效,比新把戲更讓人放心。
文明改變(從農業時代到資訊時代)、工具改變(從弓箭到飛彈),什麼都變了,但是人性不變,而歷史與「人」有關。不必是老狗,我們也可以從歷史學到各種與符合人性的老把戲。
人,就有人性;人性必定有弱點;於是就算你遍覽歷史中的人性故事也無法超凡入聖,無法洞悉、克服一切人性。即便如此,歷史還是頗有可觀之處。因為,第一,「有趣」;關於人性的故事,總是最迷人的故事。第二,「警惕」;警覺性高一點,失敗機率就低一點。第三,「應用」;舉一反三的能力強一點,攻擊手段就多一點。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當然有很多精采的故事。同樣的故事,教科書寫得呆板讓人不愛看,古文典籍太艱澀讓人看不懂。於是只有「擅於說歷史故事」的人能讓我們讀懂歷史故事的精采。這本書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把精采歷史說得生動淺顯的好書。
歷史書的內容
史學家寫歷史,不外乎三種內容:「客觀」的陳述、「相對客觀」的詮釋、以及「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
所謂「客觀的陳述」,比如說,秦始皇的兒子、孫子是哪些人,曾經幹過哪些事情。這些是客觀的事實。雖然因為年代久遠,不同的書上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大致而言不會錯得太離譜,至少不會「老子變兒子」、「兒子變老子」。
所謂「相對客觀的詮釋」,比如說,秦始皇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那樣作。這些是「相對客觀」的詮釋。每個歷史學家都可以說一套自己的「詮釋」,但是至少這些詮釋必須各自基於一套說得通的邏輯,所以說「相對客觀」。
所謂「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比如說,秦始皇做這件事情「好不好」、「對不對」。這些當然是「價值判斷」。問題是:誰的價值?由誰判斷?這當然是絕對主觀的事情。
本書作者深入淺出地陳述了客觀事實,進行了相對客觀並且很精采的詮釋,這是無可置疑的;至於「價值判斷」的部份,筆者認為有流於「僵化的道德觀」之虞,未免可惜。
究竟有哪些客觀事實足以讓人為之一凜?哪些價值判斷流於「僵化的道德觀」之虞?以下分別舉例說明。
歷史之有趣
以下分別舉幾個例子,具體說明書中歷史的有趣。
其一:「秦晉之好」到底好不好
你聽過「秦晉之好」嗎?結婚的時候,常常會有這樣的賀辭。典故是說,春秋時代的秦國和晉國兩國聯姻,互相幫忙,好得如膠似漆,所以現代人結婚的時候會用這句成語祝賀新人。可是如果你看仔細一點,就會發現這個完全是為了政治利益的聯姻;如果你往下看到後來兩國衝突浮上檯面,爭鬥之慘烈、之驚心動魄,你大概就不會想要用這句成語祝福朋友的婚禮了。
成語不成語的,事小;重點是:兩國好到「都可以變成成語典故」了,其實根本說翻臉就翻臉。國際間的利益,如果竟然愚蠢到「相信對方的善意」,那實在是自取滅亡。
其二:「倫理道德」與「宗法」之意義
這裡先說一段小故事。
宜臼是周朝的嫡長子,理論上應該繼承王位。可是他老爸周幽王寵愛褒姒這個大美人,於是想把皇位傳給褒姒的兒子。
宜臼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他勾結外國(西戎),把自己的爸爸、褒姒的兒子等人通通幹掉,於是順利登上王位,宜臼成了周平王。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西戎佔領了周朝原有的地盤,於是周平王只好遷都,這就是「西周」遷到「東周」的典故。
重點來了。這本書的作者在本書中幾次批評鄭國。比如說「雖然天下諸侯對平王極為不齒,但也有幾個不要臉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來擁護這位不義的周王。哪些國家呢?前面說過想逃跑的鄭國是一個。」(p67)。
侯文詠在「沒有神的所在」一書裡面提到了一個觀念。你們那些讀書人定出了一些抽象的「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是「聖賢道理」;但是最高的道德,是「菩薩道理」,也就是「活下去」。
憑什麼要我死守這些大道理、大帽子?說是什麼「死有重於泰山」,其實卻是要我為了維護「統治者」而死、為了抽象的「愛國」而死。我之所以「愛國」,是因為這個國愛我;沒了國我還有我所愛的人都慘了,所以我願意為了國而死。絕對不是因為你給我一頂「愛國」、「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大帽子,我就應該為了統治者拋頭顱灑熱血。「菩薩道理」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覺得太抽象,那麼想想鹿鼎記裡面的韋小寶。你覺得他是卑鄙無恥、兩面討好的無賴?還是有情有義、靈活變通的打不死的蟑螂?如果你是前者,只能說你已經深深地「信仰」了「倫理道德」,而「信仰」的特色就是「不應質疑,也無法質疑,只能相信」。
「倫理道德」的核心,是「宗法」;宗法的核心,是「嫡庶」
這本書好幾次提到了「宗法」,並且有「一個有心顧全大局的領導人,開始又怎麼會發出變亂嫡庶、自壞宗法這樣的荒唐命令?」(P55)。
什麼叫「宗法」?就是祖宗定下的法度規矩;什麼是「嫡庶」?就是「皇帝這個位置要傳給大老婆的大兒子」。如果皇帝硬要把位子傳給小老婆的孩子,就算是毀壞宗法。本書的字裡行間,透露出對於「毀壞宗法」的指摘貶抑。但是作者卻沒有提到:「宗法」為什麼重要。
雖然我們不是什麼儒學大師,但是從小的歷史課本、中文古文背得也不少了。為什麼「宗法」重要?因為三綱五常嘛!倫理很重要嘛!祖宗留下來的法度當然要遵守嘛!
上面這些理由,其實都是「虛」的,還是沒有從邏輯上論證「宗法」為什麼重要。寫「萬曆十三年」的黃仁宇一套看法。
黃仁宇認為,皇位當然要一代代傳下去。傳給誰?總要有一個遊戲規則,否則每次換皇帝肯定會爭得頭破血流、殺得血流成河。
怎樣的遊戲規則最合理?禪讓政治?歷史課本都歌頌「堯」把皇帝這個位子讓給「舜」。先別說這個「讓」到底實際上有沒有什麼內幕。想想看,如果每次皇帝都是用由上一個皇帝用很主觀的自由心證找到下一個值得「讓位」的好皇帝,那還不爭得頭破血流、殺得血流成河?每換一個皇帝就內戰一次,大臣們還有命嗎?人民還有命嗎?
所以,關於「傳位」的遊戲規則,一定要「客觀具體」。怎樣客觀具體?「血統」、「出生順序」最客觀具體了。所以就訂了「傳位給大老婆的大兒子」這樣清楚易懂得遊戲規則。
至於為什麼是「大老婆的大兒子」?這就不清楚了。不過推論這也合乎人性。大老婆嘛!糟糠妻不可棄!表示皇帝重視人情義理。要拿「四維八德」、「三綱五常」這套東西來鞏固帝國的統治,總得自己帶頭做做樣子。如果大老婆生不出兒子,那麼傳位給庶子,自然不算毀壞宗法。
至於為什麼是傳給長子?難道指定「第三子」或「么兒」?萬一皇上只有一個兒子呢?萬一皇上龍馭殯天的時候么兒剛滿月呢?所以自然還是傳給大兒子最合理啦!
再說一次:這麼具體客觀的遊戲規則,中國歷代、歷皇都還為了繼承帝位爭鬥慘烈;要是遊戲規則模糊主觀,那還得了?
宗法之所以重要,和什麼「倫理道德」、甚至和「是不是祖先所訂」一點關係也沒有。那些只是場面話。真正的理由,就是「具體客觀」。如此而已。
結語(書評)
作者對於「毀壞宗法」的語多貶抑,大概不外乎兩種可能:其一、或許是因為篇幅有限,作者未及一一論述;其二,更有可能的,或許是作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價值觀讓他直接跳過「論述」而導引出「價值判斷」的結論。
這本書的精采是無庸置疑的,但是筆者上面討論的這點而言,要說「全面而透徹」恐怕就有點兒未竟相符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