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鼓動思辨風潮
長久以來,民眾在主觀上認為選舉是一種「必要但是骯髒」的過程。「必要」,是因為「沒有投票就一定沒有民主」;「骯髒」,是因為「為了勝選,各種檯面上的栽贓、檯面下的分贓、公然的抹黑與私下的謠言都無所不用其極」。
拜馬英九七年執政天怒人怨之賜,民進黨在2016的總統選舉似乎情勢大好;也因此,民進黨有機會在「勝選」之外,同時賦予這場選舉更豐富的意義~~鼓動台灣社會大思辨的風潮。思辨什麼呢?
廣義的公共政策可以這麼區分:「技術問題」、「選擇問題」與「哲學問題」。
所謂的技術問題,並不是暗示「只是技術上的小問題」,而是「大家都知道問題很重要,需要討論的只是具體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大家都知道中國國民黨在行政、立法全面執政的過去七年間,台灣的財政收支狀況迅速惡化;沒有任何正常人會想要維持這種現狀,於是要討論的是「下一任政府的具體對策是什麼」。
所謂的「選擇問題」,比如說,關於擁核、反核之間的數據、論述太多,但是這個議題最終可以簡化為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現在的我們需要核能」還是「未來的子孫不要恐懼」。
所謂的「哲學問題」,比如說「普世價值是不是西方價值」?「普世價值為什麼值得普世推崇」?「法治的核心意義是不是人民要乖乖守法」?「是不是有選擇就是有自由」?「罪犯該不該享有人權」?弄清楚這些抽象的問題,才能具體回答「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法治」值不值得推崇。
如果多數人根本搞不清楚民主、人權為什麼重要、覺得「憑什麼西方價值就比較厲害」、覺得「可以投票、可以罵總統就代表這是一塊民主自由的土地」,那麼難怪台灣的民主進程不斷倒退、難怪締造全世界最長戒嚴的蔣經國備受推崇、難怪中國國民黨敢大喊「是台灣人對不起中國國民黨」,難怪主張終極統一的宋省長與親民黨挾帶高人氣批判馬政府而孚眾望。
2016年,不論曾經公開高喊「陪大家一起衝進總統府殺陳水扁,或者活捉他」的民主推手宋楚瑜是否要四度參選總統,從目前的態勢看來,蔡英文當選的機率應該頗大;換言之,「勝選」不該只是唯一的考量。在競選的過程中,多數的選民「不易」理解「技術問題」,「想要」處理「選擇問題」,「需要」思考「哲學問題」。2016這場選舉中,該有的栽贓、分贓、抹黑與謠言恐怕無法避免,然而台灣的民主如果要更進步,那麼民主進步黨就必須責無旁貸地扛起提昇大選層次的任務,鼓動整個社會進入「選擇問題」、以及更重要的「哲學問題」的思辨風潮。
畢竟,中國國民黨在鼓吹「一中同表」、「一中各表」的同時,對於中國政府大舉抓捕人權律師的行動都能夠視若無睹,我們又怎麼能夠期待中國國民黨扛起「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法治」這種任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