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的機制~~出版的昨天與明天

像我這樣一個想要寫作,但是連拉一篇屎一樣的文字都要便秘半天的人,不可能不對作家產生敬意。

更何況,每年都有無數的作者,好不容易寫成了一本書、好不容易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好不容易書店通路願意鋪貨,可是實際上,多數的讀者只是看排行榜挑書。簡單的說,就是無數的心血還來不及被看見,就淹沒在書海中。想到這些作家的遭遇,除了敬意,難免還會加上一點感傷。

可是,說得實際/現實/殘忍一些:沒有誰「應該」幫助誰被看見。對作家而言極為殘酷的市場機制,怎麼說都不是道德上的瑕疵、或是經濟原理上的市場失靈;既沒有辦法依靠道德的呼籲來彌補這個不幸、也沒理由動用國家資源來扭曲這個市場。

怎麼辦?先直接說結論:

如果你是出版社。出版社應該贊助值得培養的作家,就好像貝多芬接受貴族的贊助,於是能專心創作。出版社則是從這樣的栽培之中挑出拔尖的人才,然後集中火力行銷包裝;培養十個、行銷三個;兩個打平、一個大賺;這樣的操作,好過大量出版,期待一本大賺以補貼九本的虧損。

如果你想當作家。如果你有滿腹的內容,就努力寫;如果你覺得你值得被看見,就努力讓自己被看見~~投稿讓出版社看見你、或者透過網路讓讀者直接認識你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值得讀者花錢購買,就會有金錢上的酬勞回報~~可能是演講酬勞、出書版稅、出版社的贊助供養或是其他任何形式。

話說從頭。事情的本質是:

五百年前,有本事寫書的人不多;五十年前,二次大戰後,因為教育的普及,讀者、作者都變多了,出版社也變多了。有實力又幸運的作者被出版社看見了,然後出版社把書放在書店裡面,讓書本與作者被看見。

網路時代,所有產業都面臨劇烈的海嘯。人們關心的是「文化如何在新時代被傳承」而不是「出版社如何活下去」,一如「第四權如何在新時代發揮監督力量」而不是「報社如何活下去」。能夠回答核心問題的答案,才是正確的答案,才是能夠活命、賺錢的方案。

在2015的今天,閱讀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網路上閱讀成為一個免費又便利的選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者認真寫出來的書根本沒有機會被逛書店的讀者發現。出版社叫苦連天,作者們當然也很哀怨,大家都擔心文化傳承難以為繼。

問題必須反過來思考:身為一個讀者,我必須先看到一個作者、一本書,然後翻閱看內容,然後「覺得值得買」,才會真的花錢去買。況且,好文字未必值得買,例如,不管報紙的社論再精采,受限於時效性,很少會被集結成冊。

過去的文字必須印在紙上,滿足「某些條件」的那疊紙就有可能變成一本書、才有可能進而變成一本暢銷書。可是在今天,文字可以存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而且複製、攜帶的成本遠低於紙本;很明顯,網路時代要變成一本「暢銷書」所必須通過的考驗,嚴苛程度遠遠勝於過去只有紙張才能承載文字的時代。

只有「值得一讀再讀」的文字,才「應該」變成一本書、才應該進而變成一本暢銷書。如果根本沒有人會買的東西,為什麼要被印出來?這樣的實體,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出版社的核心功能是「把好的內容找出來」、「把好的內容放在讀者眼前」。在網路時代,出版社思考的方向,應該是「如何借力使力,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最精準地擊出安打」。

「實體通路」的價值終究是要遞減的,「行銷」的價值卻是越來越重要,至於「印刷」這件事情,在網路盛行的時代,根本就只是大機器裡面的一個小螺絲釘~~並非不重要,而是「相對最不重要」。至於怎樣的「題目」、「標題」、「書衣」、「文案」才能幫助一本書在書店的茫茫書海中被逛書店的人一眼看上,是屬於印刷時代~~舊時代~~的重要技能。

另外一個相關的問題是:台灣的暢銷排行榜時常被外文書攻陷,怎麼辦?本土的創作怎麼辦?

答案是:不能怎麼辦。每一台電腦的作業系統,不是微軟就是麥金塔,台灣的電腦軟體怎麼辦?這本來就是一個面對全球競爭的世界。

比如說,我非常喜歡「人類大歷史」這本書;台灣有幾個作家能夠寫出相同主題,但是內容比它更扎實、又更深入淺出的書?如果沒有的話,難怪這本書在台灣會暢銷啊!

台灣出版的相關的書要怎麼?不怎麼辦啊!問題不是出在「出版業」,而是台灣讀者沒看到比這本書更好的本土書籍啊!

為什麼沒看到?有三種可能。第一,台灣少有人能夠寫出這種書;第二,台灣有人寫,但是讀者沒看見。第三,以上皆是。

關於第一種可能性,問題根本與「出版」無關,問題可能是出在「教育體制」。

關於第二種可能性,和「出版」的制度有比較大的相關,比較可能藉由改變「出版的制度」來改善問題。改變的方向,就是前面說的「出版社贊助創作者」、進而「行銷包裝創作者」。

對出版社而言,這種新的模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玩法:把自己塑造成特定主題的龍頭、掌握該議題的話語權。

比如說,某家出版社,贊助十個愛寫又能寫的歷史寫手,寫出一本本「萬曆十五年」、「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那樣的歷史書,然後規劃這些寫手在全華語地區舉辦巡迴歷史講座。幾年下來,品牌光環產生的周邊效益,無可計數。比如說,和補習班合作舉辦「史學夏令營」?和旅行社合作舉辦「重回歷史現場之旅」?

總之,具體的作法是:出版業藉由比賽、網路星探去挖掘好的創作者,然後贊助、培養。如此,可以激勵想寫的人努力寫、幫助能寫的人專心寫、讓讀者可以一眼看到想看的、值得看的作家或內容,出版社也可以輕易透過網路的試讀版測水溫,精準掌握市場的接受度。而最重要的是:出版社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了出版的安打率,賺了錢也實現了傳承文化的理想。



補充:

報紙的「新聞」、「社論」是「內容」,獲利來源是「廣告」與「報紙銷售」;出版社的「書本」、「雜誌」是「內容」,獲利來源是「賣書」、「雜誌銷量」與「雜誌廣告」。
報社、出版社的共通點是什麼?答案是「內容」。

佔據人們閱讀時間的,是「內容」;換言之,對於越來越習慣在網路上閱讀的讀者而言,「書本」與「雜誌」、「報紙」之間的界線模糊了。

那麼,出版社為什麼只該是出版傳統的出版業?報社為什麼只該是傳統的新聞業?

有沒有可能報社與出版業結盟,由報社提供即時新聞、獨家新聞,由報社記者或獨立記者撰寫深度的新聞評析,由出版社進行主題書的編輯、出版。

如此一來,對於整個社會,從即時的新聞監督到深入的報導文學、到主題書籍的出版是連串的,培養出來的讀者是多元又厚實的,可能爭取到的廣告是豐富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