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道理們打個架

最厲害的人,針對一件事情,可以清楚說出自己的一套看法;這套看法合乎邏輯、合乎經驗法則,更厲害的是:事後證明,他說的道理是對的。

次一等的人,通常沒有什麼深刻的分析,但是他懂得比較各家的說法,而且很快地在各家說法之中,判斷出哪一種說法比較合理。

再次一等的人~多數人~喜歡靠直覺思考、喜歡聽合乎自己「希望聽到」的意見;只要對方的結論不是自己想要聽到的,就先打個問號,覺得這個人可能是個居心不良的壞蛋,要不然就是個腦袋有問題的笨蛋,只有自己是對的。

悲哀的是,第三種人最容易堅持己見、最容易被眾人附和~~因為看法與多數人一樣嘛!多數人都是採取類似的思考模式,所以看法自然也類似。

反而是第一等人往往不討人喜歡。他們的看法往往被當做是「烏鴉嘴」,要不然就是被說成「故意唱反調」。

多數的人如你我都是第三種人,這並不可恥,但是我們至少要試著練習成為第二種人,同時試著去不要去討厭第一種人。

要如何練習?

每個人,或多或少,對於自己比較認同的看法,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於是,以閱讀為例子,很可能在有意無意間,都讀類似的書、強化自己類似的觀點。比如說我覺得「民主很重要」,我可能就會看一大堆關於「民主為什麼重要」、「不民主有多可怕」的書,於是我越來越覺得民主很重要。但是~純粹假設~如果民主是一個很糟糕的制度呢?

所以我也必須偶爾聽聽看「民主並不重要」的論點,然後看看這樣的論點有沒有道理。如果我不能說出一套完整的說法來反駁「民主不是好東西」這個論點,那麼,要不然就是我對民主的了解還不夠清楚,要不然就是「民主真的不是一個好東西」。於是乎下次看到有關於「民主不是個好東西」的書,我當然更應該拿來翻看看,讓正反兩種意見都有機會進入我的腦袋,讓它們好好打一架,看誰更有說服力,我再決定相信誰的那一套。養成這樣的閱讀習慣,才能夠避免「偏食」、「偏聽」。

我們當然都知道「民主是個好東西」,於是乎這樣子的閱讀感覺似乎多花了不少的時間。但是少了這個過程,我們就無法知道「民主到底多重要」,以及「不民主不是壞事」到底錯在哪裡。

養成「讓不同意見在腦袋裡面打架」,就是練習的好方法。

但是,看了一堆文字之後,抽象的道理在腦袋裡面糊成一團,要怎麼讓它們打架呢?

這個時候,靠的就是「寫出來」了。把抽象的觀點,一條一條具體地整理出來。如果不擅長寫完整的「文章」,寫成簡短的「句子」也很好。一條一條的觀點、分門別類地排列,讓正反意見清楚地在螢幕上對照。

這樣子的練習,年深月久,自然就可以培養出思辨的能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