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到立法院報告「台灣出版社市場的困境與突破」,對於目前出版業的困境,表示會考慮「圖書統一定價制」,制定目的則是「讓出版業者能獲合理的利潤」,「避免大小通路之間競爭失衡」。
身為出版社,思考的是「出版社如何在新時代中存活、獲利」;文化部長鄭麗君思考的則是「如何健全(目前的)產業生態」,兩者的角色不同、思考的層次不同;相同的地方,則是都在思考「如何解決今天的產業問題」。筆者以為,在電腦與網路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今天,要問的問題,必須是「如何找到明天的答案」~~也就是「如何創造新的產業模式」。
要找到這個答案之前,我們得要先釐清「電腦與網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產業衰退還是典範轉移
電腦與網路的影響太巨大、太深刻,當然不可能簡單說完。這裡要強調的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特性,叫做「中間人的式微」。
事情的本質是這樣的。關於「成品」~~不管是新聞、音樂或書籍~~都可以區分為「原始的產出」、「複雜的加工、生產」、「通路的散播」、以及最後「閱聽者的接收」這幾個階段。所謂的「中間人」,就是掌握「加工、生產」或「通路」、並且從中獲利的人。
比如說,「新聞事件」與「報紙讀者」兩者的中間人,就是「報社」與「送報生」(當然,最近二十年,台灣送報生的角色幾乎被便利超商給取代了);「音樂」與「聽眾」兩者的中間人,就是「唱片公司」與「唱片行」;而「書本」與「讀者」兩者之間的中間人,就是「出版社」與「書店」。
時代的趨勢是:電腦讓「複雜的加工製造」變得簡單、網路則是顛覆了傳統的通路,於是「中間人」遇到了大地震,獲利越來越稀薄。所以報社倒閉了、而轉型做網路新聞的新聞媒體苦苦支撐;傳統唱片行則是倒地不支,iTune那種音樂零售模式則大行其道;關於書籍,大型的出版商贏家通吃、大型的網路書店挾著成本優勢逼死一堆小出版社、小書局……。總之,整體而言,出版業面對極大的困境
很明顯的,問題的本質不在於「產業衰退造成問題」,而是「典範轉移帶來衝擊」。思考的焦點不該是「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而是「如何找到明天的答案」~~當我們走向那個中間人越來越式微的明天,我們應該要打造出怎樣的新產業模式?
核心問題
在赴立法院的報告中,鄭麗君部長提出了諸多政策方向,「圖書統一定價」便是其中一端。這樣的政策有怎樣的優點與限制、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當然值得更廣泛的討論。筆者想要呼籲的,卻是回歸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應該是:第一、有心、有能力生產好內容的作者,在這個制度環境中究竟是被鼓勵還是被壓抑?第二,書本與讀者之間,依靠怎樣的機制產生連結?
這兩個問題有太多可以深入探討的面相,以下只是拋磚引玉、聊舉數端。
關於第一個「作者」問題。十八世紀的時候,幾乎整個歐洲的音樂家都接受貴族的供養;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稅制是否鼓勵哪些機構組織(比如說出版社?)培養自己的寫手?這個社會有沒有大量的比賽與獎金,讓漫畫、散文、純文學、政論文章…….各種藝文創作各有舞台、百花齊放?政府可以用怎樣的制度誘導民間的資源打造這些舞台?
沒有吸引大量的民眾投入,要如何培養大量的寫手?更遑論如何進一步找到萬中選一的天才作家?
關於第二個「連結機制」問題。
「口碑行銷」永遠是最有威力的行銷手段。口碑怎麼來?靠的是「說」出來的嘛!試想,如果這個社會有一百萬個愛書人、其中百分之一的愛書人不但愛看也愛分享,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有一萬個人時常上臉書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更白話的說,出版商思考的是「如何分到大餅」,政府該思考的是「如何把餅做大」。而「把餅做大」並不一定總是拿稅金砸補助;透過建立制度鼓勵民間投入資源才是事半功倍、最能發揮槓桿作用的施力點。
如果這個社會有一萬個說書人。那代表的不只是「每年會有很多人買書讀書」,它背後的意義與影響是嚴肅而深刻的。
幾十年來,台灣因為奇怪的教育制度與黨國體制洗腦,好幾個世代的人集體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閱的讀習慣不一定保證帶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相對的,少了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更難萌芽。一萬個說書人就是一萬顆大石頭,不管他們各自討論的是怎樣主題的書籍,最終都與「思/辯」有關,也就是激盪出一萬個鼓勵閱讀、進而鼓勵思考的漣漪。如果台灣也能在民主進步黨首次全面執政的今天開啟一個新的「啟蒙時代」,開啟所有人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那些黨國思想幽靈想要再度復活,談何容易?
明天~~新的產業模式
簡單的說,核心問題是:如何讓那些準作家不要輕易餓死、有機會寫出好書?如何讓民眾愛看書?
讓我們暫時脫離現實,幻想下面這樣子的產業模式:
如果有一天,接受出版商/財團法人/親戚朋友供養的準作家能夠每個月領到三萬元新台幣而且不必扣稅,這個社會會多出多少優秀的作家與作品。
如果有一天,作家的地位大幅提昇、出版社淪為幫作家編輯、印刷的打雜小弟,即便不是明星作家,也不再擔心被出版商剝削;而出版商之間因為競爭激烈而僅剩下少數幾家寡佔市場、並因為寡佔而能維持專業、也能擁有合理的利潤營收。
如果有一天,有兩成以上的書籍在印刷完成之前,就已經因為說書人的介紹而萬眾矚目,於是出版社押錯寶的機會降低、書籍的庫存降低、被砍伐的樹木也因此減少。也因此,說書人成為一種養家活口、安身立命的職業,甚至出現了一兩個台灣版但是世界級的歐普拉。
如果有那麼一天。聽起來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明天。
身為出版社,思考的是「出版社如何在新時代中存活、獲利」;文化部長鄭麗君思考的則是「如何健全(目前的)產業生態」,兩者的角色不同、思考的層次不同;相同的地方,則是都在思考「如何解決今天的產業問題」。筆者以為,在電腦與網路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今天,要問的問題,必須是「如何找到明天的答案」~~也就是「如何創造新的產業模式」。
要找到這個答案之前,我們得要先釐清「電腦與網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產業衰退還是典範轉移
電腦與網路的影響太巨大、太深刻,當然不可能簡單說完。這裡要強調的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特性,叫做「中間人的式微」。
事情的本質是這樣的。關於「成品」~~不管是新聞、音樂或書籍~~都可以區分為「原始的產出」、「複雜的加工、生產」、「通路的散播」、以及最後「閱聽者的接收」這幾個階段。所謂的「中間人」,就是掌握「加工、生產」或「通路」、並且從中獲利的人。
比如說,「新聞事件」與「報紙讀者」兩者的中間人,就是「報社」與「送報生」(當然,最近二十年,台灣送報生的角色幾乎被便利超商給取代了);「音樂」與「聽眾」兩者的中間人,就是「唱片公司」與「唱片行」;而「書本」與「讀者」兩者之間的中間人,就是「出版社」與「書店」。
時代的趨勢是:電腦讓「複雜的加工製造」變得簡單、網路則是顛覆了傳統的通路,於是「中間人」遇到了大地震,獲利越來越稀薄。所以報社倒閉了、而轉型做網路新聞的新聞媒體苦苦支撐;傳統唱片行則是倒地不支,iTune那種音樂零售模式則大行其道;關於書籍,大型的出版商贏家通吃、大型的網路書店挾著成本優勢逼死一堆小出版社、小書局……。總之,整體而言,出版業面對極大的困境
很明顯的,問題的本質不在於「產業衰退造成問題」,而是「典範轉移帶來衝擊」。思考的焦點不該是「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而是「如何找到明天的答案」~~當我們走向那個中間人越來越式微的明天,我們應該要打造出怎樣的新產業模式?
核心問題
在赴立法院的報告中,鄭麗君部長提出了諸多政策方向,「圖書統一定價」便是其中一端。這樣的政策有怎樣的優點與限制、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當然值得更廣泛的討論。筆者想要呼籲的,卻是回歸核心問題。
核心問題應該是:第一、有心、有能力生產好內容的作者,在這個制度環境中究竟是被鼓勵還是被壓抑?第二,書本與讀者之間,依靠怎樣的機制產生連結?
這兩個問題有太多可以深入探討的面相,以下只是拋磚引玉、聊舉數端。
關於第一個「作者」問題。十八世紀的時候,幾乎整個歐洲的音樂家都接受貴族的供養;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稅制是否鼓勵哪些機構組織(比如說出版社?)培養自己的寫手?這個社會有沒有大量的比賽與獎金,讓漫畫、散文、純文學、政論文章…….各種藝文創作各有舞台、百花齊放?政府可以用怎樣的制度誘導民間的資源打造這些舞台?
沒有吸引大量的民眾投入,要如何培養大量的寫手?更遑論如何進一步找到萬中選一的天才作家?
關於第二個「連結機制」問題。
「口碑行銷」永遠是最有威力的行銷手段。口碑怎麼來?靠的是「說」出來的嘛!試想,如果這個社會有一百萬個愛書人、其中百分之一的愛書人不但愛看也愛分享,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有一萬個人時常上臉書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更白話的說,出版商思考的是「如何分到大餅」,政府該思考的是「如何把餅做大」。而「把餅做大」並不一定總是拿稅金砸補助;透過建立制度鼓勵民間投入資源才是事半功倍、最能發揮槓桿作用的施力點。
如果這個社會有一萬個說書人。那代表的不只是「每年會有很多人買書讀書」,它背後的意義與影響是嚴肅而深刻的。
幾十年來,台灣因為奇怪的教育制度與黨國體制洗腦,好幾個世代的人集體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閱的讀習慣不一定保證帶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相對的,少了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更難萌芽。一萬個說書人就是一萬顆大石頭,不管他們各自討論的是怎樣主題的書籍,最終都與「思/辯」有關,也就是激盪出一萬個鼓勵閱讀、進而鼓勵思考的漣漪。如果台灣也能在民主進步黨首次全面執政的今天開啟一個新的「啟蒙時代」,開啟所有人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那些黨國思想幽靈想要再度復活,談何容易?
明天~~新的產業模式
簡單的說,核心問題是:如何讓那些準作家不要輕易餓死、有機會寫出好書?如何讓民眾愛看書?
讓我們暫時脫離現實,幻想下面這樣子的產業模式:
如果有一天,接受出版商/財團法人/親戚朋友供養的準作家能夠每個月領到三萬元新台幣而且不必扣稅,這個社會會多出多少優秀的作家與作品。
如果有一天,作家的地位大幅提昇、出版社淪為幫作家編輯、印刷的打雜小弟,即便不是明星作家,也不再擔心被出版商剝削;而出版商之間因為競爭激烈而僅剩下少數幾家寡佔市場、並因為寡佔而能維持專業、也能擁有合理的利潤營收。
如果有一天,有兩成以上的書籍在印刷完成之前,就已經因為說書人的介紹而萬眾矚目,於是出版社押錯寶的機會降低、書籍的庫存降低、被砍伐的樹木也因此減少。也因此,說書人成為一種養家活口、安身立命的職業,甚至出現了一兩個台灣版但是世界級的歐普拉。
如果有那麼一天。聽起來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明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