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鈕
如果你的車子停在一個斜坡。如果你放開手煞車,根本不需要誰去踩油門,車子就會往下滑,而且越滑越快。
如果兩個國家處於敵對的狀態,一個國家開始了太空武器的研發,另一個國家就會急起直追,然後兩國投入的軍事費用就都會越來越高,根本不用哪個軍火商或科學家去搧風點火說什麼「軍武研發費用的增加是必須的」。
如果在監獄,獄卒讓囚犯認知到「誰表現得最像一條狗,誰就可以順利地吃到一天中唯一僅有的那一碗飯」的時候,囚犯就會開始比賽誰更像狗,而且一個比一個更像,根本不用獄卒出聲喝斥指揮。
在這些案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結構裡面有一個按鈕;一旦按下那個鈕,事情就會自動往下走。「事情後來怎麼演變」、「事情演變得多糟糕」都很值得觀察、探討,但是如果要說到「如何避免未來再度發生這些不幸的事情」,最重要的,應該是「找到那個按鈕,並且幫它加上防護蓋,避免未來再度被輕易地啟動」,對吧?
關於「系統動力學」,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系統動力學研究的主要貢獻是對於動態系統反直覺行為的深入了解,透過行為背後的結構性原因(互動機制)來解釋為何行為產生如此的變化形態。」
如果你看到變態的殺人犯,就想殺了殺人犯,又或者,如果你看到變態的虐囚獄卒,就想把獄卒抓來電擊火烤~~這些都很合乎直覺,但是,你真的找到那個「按鈕」了嗎?
如果我們試著把關注的焦點從「個人」、「角色」擴展到「系統動力」?
~~讀<<路西法效應>>p155頁「犯人們自發性地擺出欣賞的手勢為他喝采」有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