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的好法
機緣湊巧,我把「台灣史新聞」與「台灣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兩本書對照著看。又很湊巧的幾乎在同一個時間,看到了「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是怎麼回事呢?簡單的說,就是:琉球人遭遇船難,飄到台灣,被台灣原住民殺害。琉球人向清國討公道,但是清國說台灣生蕃不歸清國所管轄;反倒是日本出兵台灣之後,清國才開始緊張。結果清日談和,但是日本要求清國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
故事說完了。兩本書都約略介紹了故事的經過,但是「台灣新聞史」只提到「保民義舉」,「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則是進一步地點破這件事情的意義:清國承認日本的出兵是「保民」義舉,等於承認了「琉球人是日本人」,於是日本從此順理成章的笑納了琉球~也就是今天的沖繩。
同樣是歷史書,兩書的高下立判。整體而言,我不敢說「台灣史新聞」不好,但至少從對「牡丹社事件」的處理,我們可以看出「一本好的歷史書應該怎麼處理歷史事件」才能讓讀者的閱讀收獲極大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