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政府的戮力建設
第一回
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戰後,臺灣百廢待舉。國民政府遷台後,戮力建設.......」。
我們來看一下數據,就會發現,咦?奇怪,明明日本投降前的台灣民生就好好的,反而是中華民國政府一接收台灣之後,臺灣就百業凋敝了!怎麼越建設越慘呢?
到底,所謂的「越建設越慘」有多慘?這麼慘的慘字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不看不知道,一看會暈倒。想暈倒的人可以瀏覽分隔線下方的數字。
***我是分隔線***以下數字摘自<<被出賣的台灣>>,P142
很自然地,臺灣人會拿目前的狀況與日至時代最好的年度相比較。若以1937年的價格為基準線100,而以聯合國善後就計總署及美國領事館編制的價格指數作概括比較。
食品指數:3,323(1945/11)~~21,058(1947/01)。上漲超過6倍。
建築材料成本:949~13612。上漲超過14倍。
化學肥料:139~37560,上漲270倍。
失業:製造業戰前雇用4到5萬人,受降後14個月,雇用人數不到5千人
第二回
大家都知道,二戰後日本向盟軍投降,中華民國接管了台灣這個島嶼。
中華民國如何地戮力建設這塊島嶼呢?上次我們提到台灣的化學肥料在短期內上漲了270倍(不是270%哦)今天,我們來看一篇有關肥料與稻米的建設故事~~來自聯合國官員的報告。
如果你覺得下面這篇文章太長,那麼其實文章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腐敗」。
如果你覺得用兩個字概括太不精確,那我可以用七個字精確的描述:「喪盡天良的腐敗」。
***以下摘錄自<<被出賣的台灣>>p166.
聯總(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團隊的官員後來在報告中寫道:
「
這個島嶼其實並不需要甚麼救濟。這裡的問題不在於糧食不足;雖然糧食因土地過分開發以及缺乏肥料而有所減產,但主要的問題乃在於政府的無能。
中國人既不了解,也不願意繼續實施日本人的配給制度。該制度雖不能保證讓每個人都有豐盈的食物,卻能讓大家都有足夠的飯吃。中國政府反而向農民徵收高比率的基本糧食與稻米,並且加以囤積。
農民原以為新政府所以徵收稻米,是在延續日本人的配給制度。他們雖然不喜歡這個制度,卻能了解其必要性,因此願意將食物以及低的假俄國賣給政府(結果大多收不到錢)。然而,不緊沒人收到政府的配給米,還眼睜睜看著軍隊跟中國政府將米偷運到中國,在沿海缺糧地區的市場上賺取高額利潤,或在台灣囤積居奇。這就造成了人為的糧荒,米價因之高漲,政府在將米釋出時便可賺取高價,許多人民反而無力購買糧食。
」
在總結時,這位聯總的在台負責人跟他的上司報告說,他最大的困難在於需不斷的對付兩股力量~~保護化學肥料的分配計劃,使其不受到別有圖謀的農林處長染指,以及與來自中國的衛生局長的鬥智。這兩人都直接隸屬陳儀,前者透過農會掌管肥料的分配,另一位則控制了在每個亞洲市場都非常值錢的藥品供給。
第三回
<<中華民國的財經專家~~嚴家淦>>
2016年12月的時候,印度總理忽然宣佈「為打擊貪污腐敗與洗錢,現行的500和1000面額盧比紙鈔從8日午夜起作廢,不再是法定貨幣,政府將發行新的500和2000盧比面額鈔票」。
多數的鄉民聽到這樣的新聞,應該會覺得瞠目結舌,覺得「哇靠!這樣也行!」。我當時也是這種反應。其實,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為歷史讀得不夠多的結果。後來我讀了這本<<被出賣的台灣>>之後,就覺得印度總理那招這實在稀鬆平常。
***我是分隔線***
話說,日本戰敗了之後,中華民國政府要來台灣接管了。台灣人想說「嗯嗯,這些要被中國政府接管的財產中有一大堆是日本當初從我們台灣人手中巧取豪奪的;現在我們集資把他從中國政府手中買回來總可以吧?」。於是,台灣商人成立了「大公企業會社」,並且鼓勵大家用千元大鈔集資,打算集資一億元,約等同美金六百六十萬元。
「正當一切順利進行時,財政處處長突然宣布,無論私人手中或已存入銀行所有的千元大鈔均將『凍結』一年。據說新公司的資金都是千元大鈔。是以此宣告立即坍慧這家台灣人的投資公司,也因此去除了許多可能與中國人競標充公日產的台灣人」。「自上海來的新人都有立即可用的資金,要不然也可安排啟動印鈔機印出嶄新的鈔票。嚴家淦處長有天告訴我,他解決惱人通貨膨脹問題的方法,就是印鈔!印鈔!印鈔!再印鈔!」。<<被出賣的台灣>>,p127~128。
「財政處長控制了三部印鈔機,整個1946年,那些機器都不同作響,忙碌地印製新鈔票。在台灣銀行工作的職員告訴我,沒有人確切紀錄總共印了多少鈔票,實際上卻是以大大超過的法定額度在印製鈔票。也沒有明確規定新出爐鈔票應依何種管道在市面流通,只是後來因為破獲一樁大規模偽鈔印製案,才發現財政處人員有共謀的行為」<<被出賣的台灣>>,p130。
哦,沒錯,你猜對了,這個嚴家淦,就是擔任過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曾做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副總統,此外還當過中華民國國軍退輔會主任委員的那個人稱財經專家的嚴家淦。
第四回
「為了推行台灣的行政工作,日本人曾雇用了一萬八千三百名人員。而根據陳儀的報告,長官公署在1946年中期雇用了四萬三千多名公務人員。這個數字被認為並不正確以及大大低估。」<<被出賣的台灣>>,p118。
意思就是說,日本人在治理台灣的時候,只需要一萬八千三百個人;等到中華民國來台灣的時候,至少至少用了四萬三千多人。
為什麼中華民國政府的行政效率這麼低落的同時,多數的公務人又忙得像狗?剎那間,我茅塞頓開了。
因為組織文化的關係,呈現了一種逆淘汰機制:腦袋清不清楚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會懂得做官;所謂懂得做官,就是要能夠做表面、要能夠逢迎拍馬、要能夠替長官擦屁股舔腳趾。
也因此,「專做表面功夫」、「務虛不務實」是最基本的症狀。於是下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指令,把基層公務員忙得半死。
那麼,要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呢?如果逆向思考,採用「裁員」的方法,會不會奏效呢?
比如說,把公務員裁減一半,把大官裁減三分之二,逼著這些官只能務實無暇務虛,只能務實。會不會這樣一來,效率反而提升了?
很抱歉。答案是「否」。因為那三分之一的大官會把所有的時間專心務虛,因為一方面要盡力確保自己的官位,另一方面把政務放給它爛,才能證明「裁員確實會導致政務廢弛」,於是才能擴充自己手下的編制。
「裁員」?別傻了!所謂組織文化,哪裡有這麼簡單就能移風易俗呢?
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戰後,臺灣百廢待舉。國民政府遷台後,戮力建設.......」。
我們來看一下數據,就會發現,咦?奇怪,明明日本投降前的台灣民生就好好的,反而是中華民國政府一接收台灣之後,臺灣就百業凋敝了!怎麼越建設越慘呢?
到底,所謂的「越建設越慘」有多慘?這麼慘的慘字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不看不知道,一看會暈倒。想暈倒的人可以瀏覽分隔線下方的數字。
***我是分隔線***以下數字摘自<<被出賣的台灣>>,P142
很自然地,臺灣人會拿目前的狀況與日至時代最好的年度相比較。若以1937年的價格為基準線100,而以聯合國善後就計總署及美國領事館編制的價格指數作概括比較。
食品指數:3,323(1945/11)~~21,058(1947/01)。上漲超過6倍。
建築材料成本:949~13612。上漲超過14倍。
化學肥料:139~37560,上漲270倍。
失業:製造業戰前雇用4到5萬人,受降後14個月,雇用人數不到5千人
第二回
大家都知道,二戰後日本向盟軍投降,中華民國接管了台灣這個島嶼。
中華民國如何地戮力建設這塊島嶼呢?上次我們提到台灣的化學肥料在短期內上漲了270倍(不是270%哦)今天,我們來看一篇有關肥料與稻米的建設故事~~來自聯合國官員的報告。
如果你覺得下面這篇文章太長,那麼其實文章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腐敗」。
如果你覺得用兩個字概括太不精確,那我可以用七個字精確的描述:「喪盡天良的腐敗」。
***以下摘錄自<<被出賣的台灣>>p166.
聯總(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團隊的官員後來在報告中寫道:
「
這個島嶼其實並不需要甚麼救濟。這裡的問題不在於糧食不足;雖然糧食因土地過分開發以及缺乏肥料而有所減產,但主要的問題乃在於政府的無能。
中國人既不了解,也不願意繼續實施日本人的配給制度。該制度雖不能保證讓每個人都有豐盈的食物,卻能讓大家都有足夠的飯吃。中國政府反而向農民徵收高比率的基本糧食與稻米,並且加以囤積。
農民原以為新政府所以徵收稻米,是在延續日本人的配給制度。他們雖然不喜歡這個制度,卻能了解其必要性,因此願意將食物以及低的假俄國賣給政府(結果大多收不到錢)。然而,不緊沒人收到政府的配給米,還眼睜睜看著軍隊跟中國政府將米偷運到中國,在沿海缺糧地區的市場上賺取高額利潤,或在台灣囤積居奇。這就造成了人為的糧荒,米價因之高漲,政府在將米釋出時便可賺取高價,許多人民反而無力購買糧食。
」
在總結時,這位聯總的在台負責人跟他的上司報告說,他最大的困難在於需不斷的對付兩股力量~~保護化學肥料的分配計劃,使其不受到別有圖謀的農林處長染指,以及與來自中國的衛生局長的鬥智。這兩人都直接隸屬陳儀,前者透過農會掌管肥料的分配,另一位則控制了在每個亞洲市場都非常值錢的藥品供給。
第三回
<<中華民國的財經專家~~嚴家淦>>
2016年12月的時候,印度總理忽然宣佈「為打擊貪污腐敗與洗錢,現行的500和1000面額盧比紙鈔從8日午夜起作廢,不再是法定貨幣,政府將發行新的500和2000盧比面額鈔票」。
多數的鄉民聽到這樣的新聞,應該會覺得瞠目結舌,覺得「哇靠!這樣也行!」。我當時也是這種反應。其實,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為歷史讀得不夠多的結果。後來我讀了這本<<被出賣的台灣>>之後,就覺得印度總理那招這實在稀鬆平常。
***我是分隔線***
話說,日本戰敗了之後,中華民國政府要來台灣接管了。台灣人想說「嗯嗯,這些要被中國政府接管的財產中有一大堆是日本當初從我們台灣人手中巧取豪奪的;現在我們集資把他從中國政府手中買回來總可以吧?」。於是,台灣商人成立了「大公企業會社」,並且鼓勵大家用千元大鈔集資,打算集資一億元,約等同美金六百六十萬元。
「正當一切順利進行時,財政處處長突然宣布,無論私人手中或已存入銀行所有的千元大鈔均將『凍結』一年。據說新公司的資金都是千元大鈔。是以此宣告立即坍慧這家台灣人的投資公司,也因此去除了許多可能與中國人競標充公日產的台灣人」。「自上海來的新人都有立即可用的資金,要不然也可安排啟動印鈔機印出嶄新的鈔票。嚴家淦處長有天告訴我,他解決惱人通貨膨脹問題的方法,就是印鈔!印鈔!印鈔!再印鈔!」。<<被出賣的台灣>>,p127~128。
「財政處長控制了三部印鈔機,整個1946年,那些機器都不同作響,忙碌地印製新鈔票。在台灣銀行工作的職員告訴我,沒有人確切紀錄總共印了多少鈔票,實際上卻是以大大超過的法定額度在印製鈔票。也沒有明確規定新出爐鈔票應依何種管道在市面流通,只是後來因為破獲一樁大規模偽鈔印製案,才發現財政處人員有共謀的行為」<<被出賣的台灣>>,p130。
哦,沒錯,你猜對了,這個嚴家淦,就是擔任過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曾做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副總統,此外還當過中華民國國軍退輔會主任委員的那個人稱財經專家的嚴家淦。
第四回
「為了推行台灣的行政工作,日本人曾雇用了一萬八千三百名人員。而根據陳儀的報告,長官公署在1946年中期雇用了四萬三千多名公務人員。這個數字被認為並不正確以及大大低估。」<<被出賣的台灣>>,p118。
意思就是說,日本人在治理台灣的時候,只需要一萬八千三百個人;等到中華民國來台灣的時候,至少至少用了四萬三千多人。
為什麼中華民國政府的行政效率這麼低落的同時,多數的公務人又忙得像狗?剎那間,我茅塞頓開了。
因為組織文化的關係,呈現了一種逆淘汰機制:腦袋清不清楚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會懂得做官;所謂懂得做官,就是要能夠做表面、要能夠逢迎拍馬、要能夠替長官擦屁股舔腳趾。
也因此,「專做表面功夫」、「務虛不務實」是最基本的症狀。於是下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指令,把基層公務員忙得半死。
那麼,要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呢?如果逆向思考,採用「裁員」的方法,會不會奏效呢?
比如說,把公務員裁減一半,把大官裁減三分之二,逼著這些官只能務實無暇務虛,只能務實。會不會這樣一來,效率反而提升了?
很抱歉。答案是「否」。因為那三分之一的大官會把所有的時間專心務虛,因為一方面要盡力確保自己的官位,另一方面把政務放給它爛,才能證明「裁員確實會導致政務廢弛」,於是才能擴充自己手下的編制。
「裁員」?別傻了!所謂組織文化,哪裡有這麼簡單就能移風易俗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