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東西的層次

「寫東西」有很多好處。可以提升寫作能力,也可以讓自己的思考更周延完整。而,所謂的「好處」,其實有分層次。

第一種,把腦袋中既有的東西表達出來。比如說「民主自由很重要」。這種「命題(幾乎是)一定為真」的作文寫再多,也很難有什麼新的見解,好處大概就是「練習整理思考」、「練習用筆表達」還有「賺點稿費」,這樣而已。

第二種,一邊思考一邊寫,有點類似自己挑戰自己的左右互搏,透過寫作時的思考,讓自己想得更周延,最後寫出了一些自己本來沒有想過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寫作的主題是「死刑應該廢除嗎」;如果應該,是為了什麼?如果不該,又是為了什麼。一邊寫一邊思考,最後得出自己的見解。這種層次的寫作,比起第一種,營養濃度當然高了一點。

第三種,透過閱讀,看到了一些自己沒想過的東西,趕快寫下來。比如說讀了「被出賣的台灣」之後,看到一大堆自己沒看過的歷史資料,讓我腦袋裡面既有的想法大幅度地翻新。這個時候趕快動筆寫寫書摘/心得,也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整理一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比起第二種寫作,這種寫作多了許多外來的養分,當然又更營養了一點。

第四種,因為閱讀產生了心得;在寫閱讀心得的時候一邊寫一邊想,想到/寫出那種「要不是讀了這本書、而且讀完之後寫了這篇心得的話,我一定不會想到」的東西。

比起第三種寫作,這種寫作的養分,包含了「外來的養分」、「吃進外來養分之後,經由自己的思考消化吸收,所產生的新營養素」。

這四種層次的寫作,都有助於提升寫作能力與思考能力。但是很明顯的,第三、四種層次的營養濃度,遠高於第一、第二種。如果想要自己的思考更深刻,當然還是要多讀、然後再寫。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調整一下吠文與讀書心得的寫作比例。一直寫政治吠文所產生的邊際效益,會不斷降低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螢光豬

三張圖,決定你對服貿的看法

台派拉票作戰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