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6的文章

年末,乾一杯

圖片
年末。 恢復上班之後,能夠讀與寫的時間少了許多。於是豪語成為囈語。比如說年初要求自己今年要讀完的書單,才讀了不到一半。如果說有什麼覺得自豪的,那就是在大安森林公園開了一場<<人類大歷史>>的說書會(雖然聽眾只有三人,但足以把公園裡走道邊的一張椅子坐滿,所以我都稱那場「座無虛席」)。除此之外,似乎很空虛。 那麼,具體地檢討一下今年的讀與寫吧! 真正有看完並且寫書摘/心得的有「人間失格」、「台灣健檢書」、「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路西法效應」、「未來的犯罪」、「漫遊歐洲一千年」、「文明」,共7本。 沒看完但有寫讀書心得的有「第四次國家革命」、「西方憑什麼」、「芭樂人類學」、「從王權、專制到民主」。 另外,明明是好書,但是讀了一些又放著未讀完的好書,比如說「剪裁歧見」、「霸權興衰史」、「西方哲學史」、「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政治秩序的起源」......。至於買了卻連翻都還沒翻的好書,則是族繁不及備載了。 至於吠文寫作,見諸媒體的部分,<<蘋果日報電子論壇>>發表16篇、<<新公民議會>>10篇、<<想想論壇>>5篇、<<上報>>10篇,共41篇。抓長補短每篇以一千字估計,約有四萬字。 張貼在部落格的文章,扣除上面提過的吠文,長短散文札記約85篇。一篇以最保守的四百字計算,總有三萬字。 這樣一想,好吧,以我肚子裡的那點墨水,在必須上班的前提下,今年能夠生出七萬字,可說是超水準演出了。也就不要太苛責自己了。 明年還是一樣。只願闔家平安健康、公司不要倒閉裁員,然後繼續讀與寫。 那麼,向自己乾一杯吧!

時間的本質

圖片
時間是直線前進的嗎?廢話;當然是。昨天今天然後明天後天,直直一條線前進無誤嘛! 但是,萬一不是呢?科學家、天文物理學家之類的人時常會說一些我這種普通人聽不懂的話。愛因斯坦怎樣都不可能是個信口胡縐的神棍;他就說時間是「相對的」、「可能扭曲的」。 可是,思考必須建立在「邏輯」之上,而邏輯的那些基礎,比如說「如果/則」、「因為/所以」背後隱含的前提是「先/後」,也就是「時間是一條前進的直線」啊! 如果原來時間的本質是「相對的」、「扭曲的」,那麼我該如何用邏輯思考問題呢? 如果是應付「1+1=2」、「如果下雨就要帶傘」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當然也不會故意鑽牛角尖地想「可是萬一時間是扭曲的怎麼辦」;可是當我在思考「生死」、「生命的本質」的時候,我怎麼能夠迴避「時間的本質」這個問題? 「生與死」,是不是「存在與消失」的課題?「生命的長度」難道與「時間的長短」毫無關係嗎?可是,時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卻從來都搞不懂。(當然,恐怕所有的科學家也沒有人敢說自己完全懂)。 那麼,面對令人著迷的生與死,我們究竟該如何思考?

新年快樂

圖片
下班後的捷運上,看了一些中國的影片,關於抗拒強拆村民被公安暴打、還有被挖土機輾成肉餅屍塊的影片,整個晚上莫名地嚴肅。 對於中國,我沒有什麼特別的仇恨。犯不著故意無中生有地說中國的壞話。如果說到底,我相信所有的人類都一樣:再來一次大饑荒,全世界哪一位國都一樣會充滿人相食的悲劇;放任獨裁掌權,全世界哪一國都會有強凌弱的悲劇。 但是有些文明不一樣。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人性在本質上特別文明,而是因為他們承認了人類的不文明,於是用制度去約束、用教育去薰陶,讓人們不要活得那麼悲哀,不會像野獸般彼此相食、恃強凌弱。如果我們重視文明的話,只要不是出現極端嚴酷的情境,我們的確可以活得像個文明人。 我可以試著不去關心全世界,但我總不能對於我的生活周遭視若無睹。竊以為今日的台灣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肯正視人類的劣根性」,只想「維持現狀」。崇拜「現狀中的強勢」、同時厭惡「破壞現狀的那些罪惡」;對於「人類的本質」則絲毫不願費心思量,更別提從制度上、教育上去約束、薰陶。如果有強硬的制度,那也是用來規範弱勢的族群;如果要談教育,則是恭敬聆聽強者所定義的美德。 我們所存在的中華民國,對於強勢不願檢視(比如說「等你繳的稅和郭台銘一樣多的時候再來發表高論吧」),同時認為那些喪心病框的罪犯都是「那些畜牲」(「 那種喪心病狂的動物還配當個人嗎?還有資格享受人權嗎?」)。 於是,政府帶頭違反勞基法?中華民國人可以視若無睹習以為常;但是,當關廠工人權益受損哀告無門臥軌抗議?乘客憤恨大喊「壓過去」;於是,中華民國人可以一方面歌頌傳頌洗心革面的周處除三害,一方面又要高喊「亂世用重典」地「六法全書唯一死刑」。價值之錯亂讓人瞠目結舌。 想到這裡,我無法不想起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那天站在書局裡無法自拔地站在書局裡一口氣看完這本小說之後,我震撼不已。 我該怎樣消化這樣一本小說呢?整個晚上我一直問自己。 太宰治的個性,按照正常的一般人如你我來看,大概就是想太多的憂鬱症神經病。我知道這樣的形容詞對於那些真正憂鬱症或精神病的患者很不公平、很偏頗很歧視,但我只是想要表達一般人的認知。 太宰治極端的敏感、又不擅於與這個充滿虛假的世界應對進退,於是他拼命耍寶博取大家的喜愛,以掩飾自己的不安,同時他超級害怕被拆穿,害怕被人發現自己如此虛假地在敷衍這個虛假的世界。 他如此地敏感的性格,

從行政院陸委會的宣導短片看蔡總統的「維持現狀」

圖片
關於「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詐騙集團在國際間詐騙被捕後遭遣送至中國大陸已經不算新聞。為什麼中華民國的罪犯會被遣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呢?哦!你說是因為中國蠻橫,威逼利誘世界各國服膺「一個中國政策」是吧?你這麼說我懂。可是我不懂的是中華民國政府的邏輯。 捷運月台上播放著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廣告,內容大意是:一、詐騙是犯罪的行為;二、在國際間詐騙甚至可能會被遣送到中國大陸;三、請大家不要犯罪。 你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處理的是哪一個大陸的業務?中國大陸是吧!中華民國號稱主權及於中國大陸,中華民國國民犯罪卻被遣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去審判?「主權」兩字對中華民國來說到底有何意義? 就算當初丟失主權的罪責不能算在當前政府頭上,現今執政者不能捍衛主權仍是失職之極;更何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什麼時候開始職司犯罪偵查或犯罪預防了?或又者陸委會別稱道德重整委員會?人民是否打算犯罪詐欺何時輪到你來道德勸說?還堂而皇之拿著「否則可能會被送去中國大陸哦」來勸說人民不要犯罪? 簡言之,陸委會竟然拿著「自己廢弛職務所造成的惡果」當作「勸戒嚇阻人民不要犯罪」的理由? 在幾乎全世界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且中華民國憲法內建「被統一機制」國民卻不思制憲、修憲的前提下,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在看了行政院陸委會的這支廣告後,會覺得中華民國有心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口口聲聲說要維護台灣主權的蔡政府到底是思慮淺薄還是居心叵測? 我們不經要問:請問蔡總統,這是您要維持的現狀嗎? 本文發表於 2016-12-24-蘋果日報電子報論壇

輕重緩急與親疏遠近

還記得<<獨裁者的進化>>這本書提到了一種人:有些人有的是錢,那麼要把錢花去哪裡呢?成立基金會。基金會幹嘛呢?專門用來研究「如何推翻暴政」、「如何非武力抗爭」,然後還把這些抗爭技術輸出到全世界的獨裁國家。看得我悠然神往。不過筆者對於營救中國江天勇之類的活動卻實在沒有什麼熱情。 為什麼?因為那首先是一個「外國」事務,然後才是「人」權問題。 全世界全人類痛苦悲傷的事情、需要同樣身為人類的我去關注的事情這麼多。光是在台灣,值得我關注的事情就已經太多了。除非我是為了研究「人類在暴政下的心理狀況」之類的問題,然後中國又剛好因為語文相通所以便於研究,不然的話全世界這麼多悲劇,我為了什麼要特別去注意中國的人權狀況?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事半功倍的、有些事情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像「讓中國政權民主化、重視人權」這種事情,我們台灣人從外部花了萬分力氣也難有一分效果。哎呀!別鬧了!台灣自己就已經夠可悲了。我們有多少力氣去拯救中國? 「放眼世界」是好事。我們如果關心世界,首先是因為要借鏡他國的成功經驗或慘痛教訓,以改善自身的制度設計。台灣資源如此有限,我們哪裡有餘裕去「放眼世界」之外還要去「拯救世界」? 我就單純問你:在台灣,有幾成的民眾關心公共議題?一個關心公共議題的民眾一天有多少心力可以關注多少議題?一個組織有多少資源可以從事幾項社會運動?讓民眾關注幾個議題? 現階段,生活在台灣的你我的確活在中華民國體制下。關於中華民國體制壓榨勞工、壓榨移工的問題,都可以與台灣的人權找到直接的連結,而且問題也並沒有比較不迫切不嚴重,更不要說環保議題、兒童權益保護問題、血汗醫療問題......,總結的來說就是「中華民國體制壓迫」的問題。結果我們台灣人不把資源集中投注在中華民國體制壓迫的問題,反而分散火力去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問題? 要知道,當我們為了公共議題發聲的時候,我們所消耗的不只是我們扯著嗓子吶喊搖著筆桿書寫的精力,更消耗了、分散了民眾對於各種公共議題的注意力!就算我們精力無窮,閱聽大眾的注意力可是有限的啊! 更不要說,台灣人選出了兩屆「化獨漸統」的馬英九總統,又選出了一個「維持現狀」的蔡英文總統;台灣人不但不想制憲,連修改憲法中的「被統一機制」的念頭都沒有,現在又自動自發地如此關注中國人權,要美國總統歐巴馬怎麼去認為「台灣人想

自律能力

如果真的OO,就不能太OO。這樣的邏輯、這樣的造樣造句,可以應用在很多的地方。 如果真的關心的話,就不能「太關心」。 真的關心子女,就必須學會狠心讓他們自己跌倒,不能太呵護,否則子女永遠學不會保護自己。 真的關心台灣,就必須學會適時讓自己放空放鬆,否則憂鬱焦慮遲早發瘋。 真的想要練健身,就必須學會不要一頭熱天天操,否則肌肉無法獲得充分休息反而練不大。 進一步說,除非是那種萬中無一的天才奇才,有無窮的潛力能夠扛得起無限壓力的人,否則,想要成功,除了要有熱情,更要有強大的自律能力~~該扛起的時候就扛起、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的自律能力。 像我這種一頭熱、缺乏自律能力與耐力、三天兩頭就沒力的人,注定難成大事啊Orz

從自己開始

一天到晚讀著寫著嚴肅的事情,對於精神、體力、健康都是一種很大的消耗折磨。日子總得要過下去,我們總得要把時間精力留著賺錢填飽肚子、把時間拿來陪伴家人,總要學會放輕鬆過生活。 但是那並不表示明明在生活之外還有餘裕的你我應該對於世間的苦難充耳不聞。不表示我們應該對於苦難不看不聽不想不說不轉貼,只是兩手一攤地說「關我屁事」或是「知道了又怎樣」。 知道了才會去想、想了才有可能去做,做了才可能「怎樣」。

歌頌與邏輯

轉貼的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外國事務。為什麼要轉貼呢?因為很適合拿來當作動動腦的題材。 香港的雨傘革命,姑且不論運動策略與運動成果如何,至少整體而言情操是可貴的,是值得歌頌的。 問題出在於:人們常常因為歌頌某件事物,就忽然失去了基本的邏輯能力,腦充血地把未必相關的事情通通算進同一本帳。 比如說:就算梁振英徹底執行了北京的意志、就算北京十二萬分滿意梁振英任內的表現,北京就一定會讓梁振英續任嗎? 梁振英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難道不可能被北京「另有重用」嗎?甚至於,什麼叫做「鳥盡弓藏」沒聽過嗎? 「誰都知道如果雨傘運動沒有發生,梁振英早已穩坐下任特首之位。」這句話到底是基於怎樣的事實證據或邏輯推論而來? 摘: 今日梁振英選擇在任期結束後下台,誰都知道如果雨傘運動沒有發生,梁振英早已穩坐下任特首之位。他不爭取連任只有一個原因,便是中央及建制派不認可689在這五年治下的社會狀況。 在雨傘運動結束的6日前,今晚就讓我們歡慶一下,重新肯定我們在雨傘運動中的投入、付出及努力。 延伸閱讀:「 今日,讓我們重新肯定雨傘運動 」

在黑暗中看見希望

誠品公布了2016年十大暢銷書書單。有些人說,從這份書單來看,台灣人關注的議題之狹窄、不夠宏觀,讓人覺得悲觀。 排行榜第三名,是「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在黑暗之中,我看到了一點希望。 在資訊流動迅速地今天,同志們受到的壓迫很快能夠被關注、被同理;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選票,自然就會耕耘這一塊市場。 台灣主權受到的壓迫,被中華民國幽靈壓制的台灣主權意識必須要被關注、被重視,政治人物才會為了選票而注意這一塊。 怎麼做?「認識台灣歷史」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 先從「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這類書開始,讓台灣人發現中華民國是如何洗腦台灣。 有了這份警覺之後,然後進步一開始閱讀「史上最有梗的台灣史」這類書,開始了解台灣過去的苦難。 然後,進而閱讀「台灣健檢書」這類書,正視台灣的現狀,思考台灣目前的問題。 最後,才可能客觀理性地思考:「主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東西?台獨是不是對「台灣主權」最有保障的方案。 我當然也知道,龍應台寫的什麼大江大海那些中國史觀、49視野所書寫的書籍依舊長期盤踞排行榜。但是我不怕。「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已經開始被注意了;台灣讀者的第一步已經邁開了。只要策略正確、方向正確,堅定地走下去,成功必定在前方。以色列求建國耗了多少年?我們台灣人的氣魄難道就輸給以色列人嗎?別小看這塊土地上的人! 反反同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從這個議題,導引整個台灣島開始思考公共議題、思考人權、建立正確的價值、建立公義的主權國家!

反同議題延燒的相關思考

我總覺得:如果台派不懂得利用這次「反反同」的機會,好好檢視、批判一些價值錯誤的「進步人士」,那麼,我實在很難對台灣的前途樂觀起來。 對!我說的就是護家盟反同大將的彭文正之流! 李登輝性別意識僵硬,馬上被採訪做成新聞,彷彿在暗示著「看吧!你們台派大大老也是思想落後人士」。但是,李登輝再怎麼有影響力,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有沒有誰去採訪儼然「批判黨國重炮手」、「進步價值代言人」的彭文正呢?台派真的要繼續讓這種連同志基本人權都不重視的人扮演台派重炮手的角色? 《遊行的意義》 一個神射手、一張弓、幾枝能射穿盔甲的利箭,就足以逼著將軍調轉大軍;軟綿綿的一百團棉花聚在一起,還是一團棉花。 如果和平的遊行示威就足以改變政治決策,那麼那些丟汽油彈的抗議暴動豈不是早就把威權體制給推翻了? 雖然很不政治正確,我還是要說:嘉年華會式的遊行,最多只是一種民意的展現,但是距離「展現民意好讓執政者感到壓力,並且因而屈服」絕對還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如果遊行示威真的讓人們達成了願望,要知道不是因為遊行示威促成了願望的實現,而是因為一般人看不見的角力結果所導致。 如果民眾缺乏這種認知,那麼所謂的遊行活動越是順利,麻藥毒性越強。

如果1+1=2

你可能支持同志平權,也可能反對同性婚姻;你可能主張廢死、也可能主張反廢死;你可能主張台獨、也可能反對台獨。 反同的人有反同的理由。什麼「倫常秩序」、「自然法則」、「宗教誡命」......等等。這些的確都是理由,但都是很容易被打臉的理由。 如果你順著「人權」、「尊嚴」、「平權」的觀念一路往下思考,你就不可能得出「反同」的主張。就好像如果你的數理邏輯是1+1=2,那麼對你來說2+2就一定會等於4。 支持/反對死刑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台獨與反台獨的人也各自有各自的理由。「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都是理由,但是這些論述存在著很大的漏洞,甚至根本昧於事實。如果你順著「人權」、「尊嚴」、「平權」的觀念一路往下思考,你就很難得出「反對廢死」、「反對台獨」的主張。 台派要宣揚的是這前後一致的邏輯、彼此呼應的價值觀,如此才能夠讓每一次的公共議題、每一次的社會運動都讓台灣的價值觀更正確。如果台派自己不試圖極大化這樣的詮釋、讓每一次的社會運動發揮1+1大於2的綜效,甚至還自我切割「平權歸平權」、「死刑歸死刑」,那就是台派自廢武功!

一旁玩沙去

我彷彿聞到一種味道:同志平權議題炸開、遊行人數爆炸之後,對於蔡政府的批判鋪天蓋地地炸了開來,「給蔡英文一點時間」、「至少總比中國國民黨好」、「台派罵蔡英文只是親痛仇快」之類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執政的民進黨要違背進步價值毀棄選前承諾硬幹?結果就是越來越多人罵蔡政府。 這些批判會不會是中國國民黨甚至中國共產黨在背後直接著力操縱?還是迂迴的借力使力? 或許是,或許不是。但不論如何,只要是為了價值正確而批判,那又如何?我們要捍衛的是「進步價值」,不是「蔡政府」、「民進黨」或「時代力量」,當然更不可能是執政殖民台灣幾十年的中國國民黨,更別說是中國共產黨了。 因為所謂的進步價值,包含了主權、人權、平權、尊嚴。在這樣強力的批判下,符合進步價值的組織自然就有可能風生水起。那些想要藉著批判民進黨而施行統戰的中國勢力也少了在輿論上見縫插針的可能。 中國國民黨壓榨了幾十年勞工現在又忽然要和勞工站在一起?無視於同志人權遭壓迫幾十年現在忽然又想藉由聲討民進黨來洗白?還是那些主張被中國統一的政黨想要藉由維護食安而拉抬聲勢? 沒門!當我們用六十分七十分越來越高的標準要求蔡政府的時候,那些不及格的一旁玩沙去!

無條件基本收入

以己度人,我猜多數人的觀念都是片面的、武斷的。自己生活在怎樣的環境,就覺得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子;遇到的事情通常如何發展,就覺得天下間的事情大約都是如此發展。 比如說我自己。我總覺得怎麼可能有人退休後有錢有閒卻不知道要幹什麼?我休育嬰假一整年,每天忙得比上班的時候更累。我一直在想真要給我中了樂透頭彩來個幾千萬現金存在銀行,我肯定會比現在更忙碌,而且一忙就是忙一輩子。 如果沒那個運氣中樂透,我就退而求其次,希望台灣能夠實施「無條件基本收入」這種制度。如果人人不需工作也能夠有基本收入,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我認為,答案是: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地發揮他的天賦,而且不會有誰被惡意壓榨,如果有哪個爛企業想要藉由壓榨他人、賣黑心食品來賺大錢,底下一定會有員工踢爆他(反正拎北不差這份工做吃飯,我為什麼要違背良心)。這個情況下,社會一定超級美好。 當然,不用工作也可以有基本的溫飽,一定會讓很多人不想工作,一定有人會說「這個社會都是好吃懶做的人,那還得了?整個社會都毀掉啦」。 在我看來,為了吃飯才不得不工作的人,對於工作能夠有多少熱情?能夠對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效益?相對的,有多少的天才因為必須要賺錢營生所以埋沒才能?一個天才對於整個社會帶來的福祉,超過一整群混飯吃的人呢!

精神勝利法

魯迅筆下的阿Q有個絕招,叫做「精神勝利法」。被欺負了、挨打了,就說「這年頭,兒子都敢打老子了」;在心中把對方視為兒子,把自己升級為對方的老子,而且兒子如此大逆不道地打老子,老子我竟然又如此豁達大度地原諒兒子!我的精神是何等的強大、偉大啊!於是想著想著對於自己受到的欺負就釋懷了。 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一種鴕鳥的、自慰的思考所造成的勝利。但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力,比如說「自尊」、「自信」的時候,精神勝利法其實是一種很正面、很有力,也很有利的方法。 以行車糾紛為例:時常,面對其他駕駛危險的超車、逼車行為,年輕的時候覺得「對於挑釁覺得無法忍受」;年長了之後覺得「對方的挑釁是一種可笑的行為」。 再後來的後來,發現「如果情緒因為這種可笑的挑釁而起伏波動,也是一種可笑的行為」。除非是因為行車事故而必須下車處理後續事宜,否則,因為對方不理性的危險駕駛行為而下車進行更危險、更不理性的叫囂幹架,難道不可笑? 當一個幼稚的小朋友說「你很笨耶」的時候,你不會生氣,因為你知道自己比他聰明太多了。 如果你在職場上遇到了惡主管,如果你看清楚對方的無明,看清了對方對上狗腿對下擺譜的低劣人格,這時候你就能夠心平氣和地告訴自己「這種人根本不值得自己發脾氣」。 當然,精神力之所以能夠強大,一大部分來自於「實質力」的強大。比如說當你清楚知道自己的腦袋不錯,你就不會因為小朋友嘲笑你的智商而覺得自尊心受損;如果你清楚你自己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辦公室的狗屁事而覺得人生灰暗。 這種基於自尊、自信所產生的強大精神力,可以讓我們免於無謂的情緒起伏,甚至趨吉避凶。精神勝利法,其實可以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勝利啊! 本文刊載於 2017-01-21-自由時報花編新聞

晚上如果冷

天冷了,我換上薄被,但是懷孕的老婆怕熱,堅持只蓋小毯子。昨晚睡前,我很貼心地說:「老婆,天氣冷了,如果會冷要說歐」。老婆笑得很甜,說:「老公請放心,如果我半夜會冷的話一定會把棉被搶過來,所以到時候你一定會知道」。 我的老婆最溫柔婉約了。 ^^q 寫於2013-12-11-

溝通的藝術

我開車載著老婆,從地下一樓的停車場出發。坡度很陡,我油門不小心踩得重了點,一口氣衝到了車道入口。 如果我是她,我大概會說:「開車上陡坡的時候,因為看不到出入口有沒有行人,所以請老公放慢一會比較安全哦」。 老婆說:「每次開車出地下室,我都覺得好矛盾,一方面覺得要斜坡當然應該要多踩一點油門,一方面又擔心開太快車道口會有行人」。 不得不說,老婆實在比我更懂得溝通的藝術。 寫於2013-12-11

雞巴之必要

心態上,必須是個溫暖的人。 至於在溝通技巧上,要能夠溫暖婉轉,也要能夠雞巴刁鑽。有時候需要溝通以解決問題,有時候需要吵架以震懾對方;因為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面對哪種情形、哪種人;多學會一種路數,就多一分解決事情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擅於說、寫的人,的確是比較吃虧的。因為有苦難言、或者「有苦不知如何言」。 當然,永遠都要提醒自己當個溫暖的人。必要的時候「雞巴」,是在特定情境下為了達到特定效果,並不是真的要變成一個雞巴的人。劍走偏鋒不是問題,但一不小心連心態也偏了,就是大問題了。 寫於2014-12-12

吵架輸贏的原因

什麼因素會影響「吵架的輸贏」呢? 邏輯上有四種可能:第一、你的理由很有道理,而且你口才、文筆很好,所以你贏了;第二種可能,你的理由很有道理,但是你的表達能力不夠好,所以你輸了;第三種,你說的其實是歪理,但是你雄辯滔滔,把歪理說得頭頭是道,所以你贏了;第四種,你的理由很爛、口才、文筆也很爛,所以你輸了。 如果我們吵贏了,我們往往直接判定是因為我們很有道理,臭屁一點的還會覺得自己的口才也加分不少;我們如果吵輸了,我們習慣直接認定對方只是很會硬凹。 其實我們可以多花一分鐘思考一下:真的是因為這樣嗎? 多想一分鐘。說不定~~雖然只是「說不定」~~一分鐘之後,我們會有不同的結論。 寫於2014-12-12

問題的分類(原標題:公共議題的思辨模式)

問題的分類 斯斯有三種,問題也有三種。 第一種叫做「專業問題」。比如說,汽車要怎麼製造才能跑得快又省油?這當然是「專業問題」。 第二種叫做「價值選擇問題」。比如說,要花錢搭計程車?還是花時間等公車?在年薪若干的前提之下,你重視時間價值還是金錢價值?這個叫做「價值選擇問題」。 第三種叫做「感情問題」。比如說,「我就是無怨無悔地愛著他」,不管他如何花心劈腿家暴我,我在感情上就是執著地愛著他。這個與專業無涉、與價值選擇無關,單純就是「如果他不愛我,我的世界就崩潰了」的感情問題。 如果我們用這種分類架構來審視公共議題,會發現有些公共議題是單純的專業問題。比如說「紅綠燈要怎麼設計最安全」。這種問題,缺乏專業的鄉民沒什麼置喙的空間;更不可能用公投表決「紅綠燈該不該改成黑白燈」。一切的一切都必須交由用「事實」與「理性」建構而成的專業去決定。 另外有更多的公共政策議題同時包括了專業成分與價值選擇成分。這時候,理論上,當我們在思辨公共議題的時候,首先不能昧於「客觀的事實」、並且要依照「放諸四海皆準」的邏輯進行思辨;涉及專業的部分,我們就必須參考專業,最後才能進一步探討如何解決「你我價值觀不同」所造成「選擇不同」的問題。 比如說「死刑存廢」。關於這個議題,「專業」的部分是「怎樣的刑罰可以有效消弭犯罪」、「怎樣的刑罰立意良善卻可能導致惡果」、「哪些國家採取怎樣的刑罰政策?分別有怎樣的利弊得失?」;同時,「價值」的部分是「『如果』重典確實有助於平定亂世,我們應該犧牲怎樣的人權換取怎樣的安全」。 但對許多中華民國國民而言,思辨公共議題的模式是這樣子的:以自己的價值觀為論述核心,並且有始有終地堅持自己的價值偏好;不考慮事實、不在乎邏輯,當然也不尊重專業;如果偶爾引經據典,當然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論點。 比如說,有些反對同志婚姻平權的人就說「地球上有百分之四的人是色盲,我們可以因為色盲去改紅綠燈嗎?那麼為什麼因為少數的同性戀,要我們修改婚姻法?」,甚至引經據典地說「聖經的某某段落譴責同性戀」,然後最後憂心忡忡地呼籲「如果允許同性婚姻合法化,人類就會滅絕」之類的。 可是他們不知道事實上紅綠燈在設計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考量了色盲者的使用需求;他們選擇性地挑選聖經譴責同性戀的片段,卻忽略教義有時候根本錯誤的事實(教會曾經堅持地球是世界的中心,並且燒死否定這種說法的科學

自我介紹

每天下班後累極了,於是你全身一癱倒在沙發上,你覺得舒服極了。你有想過沙發的感受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你在日常生活中、職場應對上,想要就要、想酸就酸、不開心就發脾氣,你有想過對方的感受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我喜歡讓自己當個有彈性的軟墊,是因為我不喜歡處處摩擦碰撞,而且我也喜歡當個好人讓人喜歡的感覺;但那並不表示我喜歡當個沙發讓誰想倒就倒。不過大概是我的溫暖包容和氣修煉得太像那麼一回事,以至於多數的人都誤以為我骨子裡還真的是溫良恭儉讓的軟土,深掘不妨。 老實說,我不是軟土,是裝滿大便的糞坑。如果有誰堅持要往下掘的話,我擔心你會被我噴得一臉大便。你可能知道我很會長篇大論義正詞嚴的吠文,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不管是尖酸刻薄的嘲諷還是低級下流的咒罵,我都可以來上一段。 當然,如果你不在乎的話,那倒也不妨。 都四十歲的年紀了,還在寫這種自我介紹文。不知道該慶幸我修煉(包裝?)得太好?還是該悲哀周遭對我了解的太少?

戰役與戰爭

如果有個醫生,日夜顛倒夜夜笙歌,但是看診把脈的時候勸病人要早睡早起才會身體好。這個醫生是混蛋嗎?是騙子嗎?「早睡早起」錯了嗎? 如果有個法師,一天到晚勸人諸惡莫作,但是自己私底下騙吃拐幹,請問這個法師是混蛋嗎?是騙子嗎?「諸惡莫作」錯了嗎? 關於同志平權議題,我以為人們努力呼籲的是「人權就是人權」,還有「不要用自己的道德觀評論別人的性關係」。結果一群人以「婚外情」來批判護家盟的大將,然後說不藉此打擊護家盟的正當性的人是左膠、是無視於同志的苦難? 如果我們是拿槍拿砲的戰爭,兵不厭詐,贏了才能以戈止戈。可是現在我們打的是「理念」。如果我們用錯誤的理念打擊對方,我們或許可能贏得這場「議題」的戰役,我們卻已經輸掉整場「理念」的戰爭。

遠行的功課

圖片
如果我們要遠行,我們會把行李收拾好;如果我們要去的地方很遠很遠很遠,遠到行李無從準備,那麼我們至少要把心靈安頓好。 如果遠行的人是我們所愛的人,我們首先必須安頓好自己的心靈,然後才可能協助遠行者安頓心靈。 古往今來,沒有幾人能夠做好這門功課,但是沒有誰能夠避開這門功課。 為了自己,也為了所愛的人,我們都需要多想一想。關於這門遠行的功課。

價值的檢視、解構與建構

如PM2.5般的荒謬價值- 或許是因為戒嚴太久太久,中華民國在台灣充滿了各種謬論謊言,而且更可怕的是這些謬論謊言被當成真理教條。從威權思想的灌輸、殖民體制的剝削、到充滿謊言的歷史課本,罄竹難書。幾十年過去之後,謬論甚至不再是真理,而是變成了我們賴以為生卻毫無知覺的空氣般存在。 台灣何其不幸苦難了數百年,又何其有幸在今日能夠擁有(至少在表面上看來)還算公平的民主制度,讓台灣有機會在不流血的前提下變得更美好。在中國國民黨百年老店行將就木卻死而不僵的今日,黨國體制不再是那個因為急需被推翻而吸走一切火力的大怪獸,台灣社會開始有多元的進步價值~~尊重弱勢的、反對剝削的、不以經濟開發為唯一目標的進步價值,在多元的議題上展現力量。 最重要的事 簡言之,目前的台灣最重要的事,除了對中國統戰的步步進逼保持高度戒心之外,就屬「建構價值」。比如說,「以法律確保同志權益」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如何建構一個尊重同志的價值觀」;探討「一例一休」的背後,更重要的「如何建構一個不再重財團而輕勞工的價值觀」。 要「建構新的進步價值」,首先要能夠「解構舊有的錯誤價值」。而,要解構舊有的錯誤價值,首先就必須要有勇氣挑戰權威。 要知道,錯誤價值的建構者、擁護者普遍存在於既有體制之中;不服膺舊價值的人,如何能夠在既有體制中一路平步青雲?這也是為什麼現今各行各業中極具權威的佼佼者為何總能說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謬論~~比如說郭台銘的「民主不能當飯吃」、嚴長壽擔心「十八歲缺乏足夠民主素養,擁有選票易受操弄」、夏林清的「不要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吳宗憲對於殺童案主張「加害者家屬應該接受連坐法」、「處以鞭刑」……等等。 等等,你說,「演藝歸演藝,政治歸政治,吳宗憲和這有什麼關係」?你以為「政治不正確就會遭到打壓」只存在於現今的中國,不存在於過去的中華民國嗎? 要說「權威人士必定擁抱落後價值」未免流於偏頗,但若說「擁抱落後價值的權威人士所在多有」則應屬公允。也因此,如果人們不敢挑戰權威,就不可能有勇氣全面檢視既有價值、更別提解構舊有的錯誤價值、建構新的進步價值。 因此,在探討勞工問題、同志問題等多元議題的時候,我們不該只聚焦於探討議題本身,更需要讓這些「議題背後的價值被彰顯」,還有更重要的,必須讓社會意識到「檢視價值」、「挑戰權威」與「解構/重構價值」的重要性。 重構價值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