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8的文章

論「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定之道」

什麼是「中國特色」呢?人言言殊,畢竟中國實在有太多特色了。這篇文章想要著墨的,是「有中國特色的政策制定之道」。 當世舉凡推崇普世價值的文明,無不把「人權」、「法治」視為基本概念。因為在乎人權,所以如果國家要剝奪某個人的權利,就必須有清楚的法律規定;而法律規定的背後,(至少在理論上)必須經過充分的討論與嚴格的立法程序。 但是中國壓根就不甩普世價值這一套。劉曉波對抗中國專制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中國視為「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即便貴為全世界媒體焦點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別說什麼讓得獎者出國領獎了,直截了當一不做二不休地把劉曉波關到死,死後還要「被海葬」;至於那些因為悼念劉曉波的中國國民被旅遊、被失蹤,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在此同時,中國重新定義了「法治」的內涵。聽聽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是怎麼說的?「要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旗幟鮮明,敢於亮劍。」這樣的法治理論,不能不說是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法治理論」。 「閒話」休提。總之,在中國,政府要嚴控思想,是完全不需要在乎什麼法治精神的;但是一個政策要出台,總又不能不見諸文字。於是「政策內容」的文字拿捏就成了一門藝術。 比如說,近年來紅火的中國有嘻哈忽然在一夕之間被中國當局查禁了。一夕之間中國無嘻哈了。理由是什麼呢?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說,有四種藝人不能用,分別是:一. 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藝人;二. 低俗、惡俗、媚俗的藝人;3. 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藝人;4. 有汙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藝人。也是在這個脈絡下,中國當局規定:紋身藝人、體現嘻哈文化、次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的藝人不能用。 從這裡可以觀察到「有中國特色的政策制定之道」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叫做「分類明確、定義模糊」。比如說,不能用的藝人分成四種,其中一種和「俗」有關;藝人的「俗」還要進一步區分成「低俗」、「惡俗」「媚俗」三類;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明確。可是,怎樣算「低」?怎樣算「惡」?怎樣算「媚」,還有更根本的,什麼是「俗」呢?這些字詞根本無法精確定義。 「分類明確、定義模糊」?這有什麼好處呢? 「分類明確」的另一層意義,就是「分成很多類」,妙用在於「國家有很多類大帽子,可以視國家需要,隨時挑一頂看來比較合適的帽子扣在你頭上」;至於「定義模糊」的妙用,在於「只

利益與道義,主權與統一~~在國安局發了一個新聞稿之後

不必是一個飽覽群書的博學鴻儒。就算你和我一樣只是個對於國際事務一竅不通、爾偶閱讀兩本閒書的假文青,你也可以有很多的感觸。比如說,在你讀過了「被出賣的台灣」、「意外的國度」這兩書之後,再對照一下中華民國的現況~~比如說中國華國的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國安局針對世大運黑衣人事件發佈新聞稿一事,就會有很深的感觸。 感觸一,是:在國與國之間的層次,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真要精細的說呢,還可以區分為「短期的利益」、「長期的利益」、「局部的利益」、「全面的利益」之類的。想要擁有堅強的盟友來幫助你?首先你要讓對方覺得「幫助你是一件有利於自己的事情」。 說一個與台灣切身相關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想被中國那種沒有自由、上個臉書都無法翻牆、都會犯法的國家給統治的話,我們需不需要有美國的支持? 可是如果你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內建統一機制,而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也不努力設法修正這樣的問題,那麼,你覺得美國要如何信任這個台灣島上的政權真的想要抵抗中國? 如果台灣島上的政權根本不想要抵抗中國,那麼美國幫助你台灣抵禦中共到底有什麼好處?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幫助你台灣島的防禦?如果中國攻打台灣,美國又為了什麼要出手相救? 因為所謂的戰略地理位置?第一島鏈? 沒錯,在軍事上台灣的確有其重要性。可是現在是21世紀,當美國的軍事科技已經強大到領先中國好幾個世代的時候,當美國的飛彈要射進你家窗戶就不會不小心誤撞大門的時候,你真的覺得「美國維持自身利益的玩法」只有一種「堅決捍衛台灣主權」? 你可知道,「1949年12月29日白宮國家安全會『第四十八號政策文件』?內容是:依照國務院之意,重申美國政府無意以軍事援助與介入台灣事務。杜魯門總統還公開批評蔣介石及其所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幾乎是『前所未見最腐敗的政權』,而華府決議維持不涉及軍事層面的對台政策,形同正式宣告拋棄台灣及撤退至島上的蔣介石與國民黨,任其自生自滅,並靜待國共內政塵埃落定。」<<意外的國度>>,p188 當然,物換星移,美國的對台政策有了許多的轉折。但這樣的歷史活生生地證明了「國際間只有利益,沒有道義」(更何況蔣政權的貪污腐化,也實在不足以讓國際間對其『基於道義而力挺』)。 當時的美國難道對於共產勢力的擴散沒有戒心嗎?當時的中共有比今天的中國來得強盛嗎?既然在那種時空

中國十九大 — 瘋狂之必然

瘋狂已經在那裡 隨著中國十九大的逼近,出現許多探討習近平「地球上最有權力的人」之類的文章。說什麼這樣的人「可能」會造成危險之類的。其實,有什麼好「可能」的?巨大、瘋狂的危險早就已經在那裡了! 打貪腐之所以註定失敗 習近平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的用力打貪反腐。2016年中國共審結貪腐案件4.5萬宗,6.3萬人遭查;中國總共也才幾個省?其中省級幹部以上的被告有35人! 可是,打貪腐會成功嗎?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剝皮實草,用各種慘絕人寰的酷刑整治貪官,想要讓天下當官者「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結果天下貪官越殺越多。為什麼?因為環境讓為官者不得不貪!~~大家都貪,如果我不貪,就死定了;但是貪污情事一旦被揭發,我就死定了;更慘的是如果我堅持不肯上任當官,表示我心裡有鬼,要不然就是看不起皇上、要不然就是我有異心、膽敢藉此批判官場黑暗之類的,總之我還是死定了;既然都是死定了,那就先幹一票、先求苟活一陣子,還能撈點錢呢!~~這些論述,在吳思的「潛規則」一書裡面有了詳細的說明。 歷史上幾千年來的皇帝不太可能理解「貪官殺不盡」的原因在於權力結構這種根本性的問題,更不可能衍義出「主權在民」、「權力制衡」、「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這些民主概念,更不可能進而產生「三權分立」下的「司法獨立」概念。 自然,我們不必以今非古。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反對司法獨立卻又用法庭審理貪腐案件?想改革卻採取這種本質上錯誤、邏輯上根本不通的方法,改革有可能成功嗎? 打貪?還是鬥爭 何況,習近平的動機真的是要反貪腐嗎?菲律賓總統杜特帝誓言掃毒,對於毒販採取當街槍殺的冷血作為,對於自己兒子、女婿涉毒的時候,卻又選擇相信自己人的親白、讓他們「出席參議院的聽證會」,引起世人的嘲諷;習近平對於質疑他家族涉貪的新聞,做出怎樣的回應?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兼院長說「要堅決抵制西方民主憲政、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如果這番話不符合習近平的意旨,他能夠說出口嗎?說出口之後能不被殺頭嗎?習近平如果想要改革,有可能採取「集中權力」、「堅決抵制民主憲政、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的方法嗎?於是,其動機與其說是為了改革,更可能是為了鬥爭! 「謹慎評論」的效果 在理想的情況下,最大的權力必須在最大的制衡之中行使;比如說美國總統有最大的權力,但美國(至少在理論上)有許多的制衡力量

失敗之島,奴隸之鄉

這個島嶼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失敗主義。 例如說面對中國的威脅,比起那些主張「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的統一派,更讓人受不了的是「抵抗有用嗎?對岸一人一口口水我們就淹死了」的投降派。 以色列憑什麼建國?又憑什麼成為世界強權? 加泰隆尼雅在沒有軍力做為後盾的前提下,用怎樣的勇氣、決心宣布獨立?台灣人在總統民選、軍隊自主的前提之下又是如何地怯於抉擇? 如果你是出於所謂的價值信仰而主張與中國統一,那麼還讓人存有三分敬意;如果你真的認為台灣不應該被中國併吞,那麼你為什麼又只想到投降? 投降之後的慘狀是什麼?你難道沒有電腦嗎?你難道不會Google 嗎?你看不見中國目前內政的慘狀嗎?你看不見香港回歸後的慘狀嗎?你看不見新疆被統一的慘狀嗎? 你只是佯作不知道。然後你竟然還理直氣壯地問「如果中國打過來了,難道你要上戰場嗎?」 如果基本的人權與後代子孫的生存與幸福必須靠戰爭去爭取,那就戰爭呀!怎麼?你問這個問題,意思是說你為了自己的生命就是打定主意投降,任憑自己的子女兒孫被奴役、踐踏也不在乎嗎? 這種病入膏肓的失敗主義與奴隸心態不只在面對中國的時候發作,在爭取各種基本勞動權益的時候,也是同樣的一覽無遺。 比如說,關於資方嚴重違反勞基法的超時工作與惡意規避加班費發放。先別說那些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惡勢力低頭的苦命薪水族,就連那些捧著所謂鐵飯碗的公營事業員工,多數的心態也是「哎呀,有份安穩的工作要知足,不然你去外面試試看」、「大家不也是這樣子過,為什麼你就這麼沒有敬業精神、沒有工作倫理呢」、「你上班就從來沒有偷懶過嗎?為什麼就這樣對權利斤斤計較,卻又不肯忠於職務呢」。 勇者們明明爭取的是最低標的合法權益,怯懦者卻偏偏只想用高標準的道德去勸說反抗者,以維持表面的和諧、顧好手邊既有的這碗飯。明明自己也是雞蛋,卻總想著替高牆添磚;在那些勇敢的雞蛋為了挑戰高牆而甘於粉身碎骨時,另一群怯懦的雞蛋們還要在一旁冷嘲熱諷。 這樣的失敗主義與奴隸心態不改正,那麼活該台灣永遠被嘲笑是一個「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悲哀之島。 本文發表於2017-10-30-新公民議會

蔣萬安的程序動議

理論上,任何一個腦袋清楚而且真心維護勞工權利的人,都不會不知道中國國民黨是一個怎樣的政黨、過去幾十年來如何用可怕的制度壓榨勞工,所以也不可能加入中國國民黨陣營為高牆添磚。退一百步來說,就算十幾二十年前「少不更事」、「一時不察」誤信了中國國民黨,在這個資訊時代,隨便滑一下臉書、看一下新聞也應該早就醒悟。 從前幾天的「怒嗆黨鞭」、「攻佔主席台」,到今天「提出程序動議,意外過關」,蔣萬安忽然之間變成了當紅炸子雞、勞工代言人。這位與中國國民黨淵源極深的中國國民黨立委原來是一位真心力挺勞工的立委? 難道其他中國國民黨立委都不懂得站在民進黨的對面來搏取版面?只有蔣萬安為了勞工不計毀譽、一心抗爭? 蔣先生在這麼巧妙地站在風口浪尖、提出這麼巧妙的「不得限制發言時間」的程序動議;更巧的是,那些具有人數優勢、聽命於黨中央的民進黨立委在這種關鍵時刻竟然不明原因地消失退席了?還有綠委開會但是「因為忘記簽到,所以不具備投票資格」?最後竟然讓國民黨立委提出的程序動議過關? 於是蔣萬安這麼巧地再一次搏得版面、再一次強化了「捍衛勞工」的立委形象?機緣之湊巧,巧到令人嘖嘖稱奇。這個「巧」的或然率到底有多低?我還真是算不出來。 你說,或許這些綠委真心捍衛勞工權益?或許他們也看不下去自己黨中央的勞工政策,所以刻意離席?或許這些綠委們是藉由「離席消失」表達內心對於勞基法修惡的不滿? 那就更奇怪了!當林淑芬立委那樣大聲疾呼、力抗中央的時候,為什麼多數的綠委都靜默甚至打壓?又為什麼綠委在這種關鍵時刻首鼠兩端搞離席失蹤?就算不是在「動機上」「故意」用被動的方式積極地成就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捍衛勞工」的形象,難道在「實質上」沒有產生這樣的效果? 因為不敢違背黨意而故意違背民意的立委們,事先無法預見「在這樣的時間離席會產生這樣的效果」?若果真如此,謀略這麼差還好意思擔當立法委員這種重責大任? 為什麼諸般巧合這麼離奇?為什麼機會都站在蔣萬安那邊?實情到底是什麼?我當然不知道。至於我主觀的猜測是什麼?哼哼,像我這種雞腸鳥肚、習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小人,不免懷疑這其實是一場台北市長造勢暖身大會的會前會、立委配合財團壓榨勞工大戲的戲中戲罷啦! 也或許,直接抬高國民黨的聲勢,就是間接壓低柯文哲的氣勢吧?誰知道呢? 總之,不知道為什麼,中華民國人很喜歡把「想法不一樣的人」認定為「笨蛋」

從中國無嘻哈看兩岸一家親

所謂的「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並不只是一些抽象的名詞、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制度;他們是人類文明幾千年來千千萬萬人受到的酷刑飢荒剝削奴役苦難......無數的可怕悲劇之後,一點一點反思、一點一點抗爭,迄今一點點累積出來的瓷碗。它們確實很脆弱,但是能夠讓你像個人一樣端起碗來吃口飯。打破了碗,你就只好回到千年以前,跪在地上舔食飯粒。 但是,「中國特色」是很獨特的。你聽聽看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是怎麼說的?「要堅決抵制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影響,旗幟鮮明,敢於亮劍。」中國打算用這樣的劍披荊斬棘,為中國人開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康莊大道。 在這麼有中國特色的康莊大道上,連「低端人口」都能一夕之間攆出北京,中國嘻哈一夕之間從有到無,自然也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不用是什麼音樂人,也可以略知一二:嘻哈文化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為他們不像主流的流行歌曲耽溺於風花雪月,而是勇於說出真相、勇於批判醜陋。這種批判精神,是中國文化能夠容忍的價值觀嗎?當然不行啊! 但是,別忙著嘲笑「中國特色」。咱們中華民國特色也不惶多讓。之前中華民國有多少的媒體人在讚嘆中國的歌唱節目,什麼「我是歌手/天籟唱將」啊之類的,如何用龐大的預算雕琢出精緻華麗的節目內容、如何地以秒為單位規劃節目,導播又如何地幾天幾夜焚膏繼晷地開會再開會只為了幾秒鐘細節的呈現,然後順便批評「中華民國真的不行了」、「中華民國人還在故步自封,看看人家中國已經超越中華民國多少了,中華民國人還在坐井觀天、夜郎自大」。 多數這些關注中國演藝事業規模、藝人發展的媒體人乃至於媒體,很奇怪地,不約而同地對於「中國無嘻哈」這件事情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存而不論。這種極力吹捧敵國而且自輕自賤不遺餘力的敵我意識,也算是極富有「中華民國特色」的了。 再舉一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選前宣示要推動轉型正義,結果世大運出了憲兵黑衣人綁架事件,國安局還在事發一個月慢條斯理地發佈了「一切依法行政謝謝指教」之類的新聞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有中華民國特色」的「轉型正義」。 由此看來,白色力量柯文哲跟著中國最高領導人高喊「兩岸一家親」,其實也只是心直口快,實質上兩岸的政治人物主流思潮若合符節啊! 本文發表於2018-01-26-新公民議會

幹話無極限的資訊時代與言論自由

前兩天的新聞,所謂財經專家謝金河的「計程車司機說」,大意就是「現在的人就是好逸惡勞、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之類的。類似的幹話在台灣多不勝數;而且荒謬離奇的言論當然不僅侷限於所謂的勞工議題。隨便舉例:馬政府時代當立法委員質詢前警政署署長王卓鈞「為什麼明明照片這麼清楚,為何至今找不到324當晚執勤打人暴警?」的時候,王卓鈞的回答是「我能力比較不好」。至於號稱要推動轉型正義的蔡政府不但繼續查無此人,甚至還弄出世大運黑衣人綁架案,一切依然故我;國安局還發了一個「一切依法執勤」之類的幹話新聞稿,更是另一個讓人無言以對的荒謬。 在筆者看來,這麼多的荒謬出現,最大的問題不是「幹話無極限」,而是: 一、「有很多人真心擁抱這種價值」;而且所謂的「很多人」並不只是「明知是幹話,但是故意洗別人的腦」的壞人,更包括許多真心相信這是正確價值的「好人」。 二、所謂的「發言權」。「言論」之所以被報導,是因為第一,說話的人是有能見度(比如說知名藝人)或是有影響力(比如說高官政要)之類的人,而且第二,必須是新聞媒體願意報導的言論。許多檯面上有能見度或影響力的人物,雖然明知這些是幹話、是錯誤的,但是因為基於各種原因「不想與人為敵」,所以默默地不出聲、不反駁幹話;更別說台灣有許多媒體掌握在財團手上,所以對於批判這些幹話的言論報導相對更少。 於是,結果就是社會大眾「看不到有能見度或影響力的人士開口批判這些錯誤價值」;於是一次又一次,錯誤的價值再次風行草偃,充斥整個社會、洗腦整個世代,正確的價值再度被壓制。「勞資對立?都是因為勞工自己好逸惡勞不努力嘛!」、「抗議政府?上次打人的警察沒事、這次抓人的軍人沒事,下次再有誰不聽話出來抗議,執勤的軍警往死裡打就對了!有什麼好怕的?」 三、樂觀的人認為,在這個社群時代,至少人們還有一些反制的武器;我們有手機、平板、筆電,有臉書、有LINE、有Twitter,所以我們要善用這樣的工具,讓思想的傳遞不再傾斜、讓人們藉由大量的意見交換而理解正確的價值。 可是,第一,在實際上,人民對於政府的影響力大些?還是財團對於政府的影響力大些?第二,財團與政府聯手之後,人們的手機要如何衝破這樣的障礙?美國政府逼迫蘋果電腦公司交出「手機的鑰匙」、蘋果電腦把(部分的)雲端交給中國、更別說中國的網路長城如何地箝制控管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凡此種種,不都是最好的例

鬥爭之道

這篇文章討論的不是關於什麼道德正確「提升修養」問題,而是「如何在不違背自己的良心下保護自己、爭取自己權益的方法」。 衝突發生的時候,如果情況允許,一定要練習讓自己冷靜下來。因為: 第一,冷靜之後,才能審時度勢。 所謂的審時度勢,最重要的,就是評估「最好的結果」、「最糟的結果」;其次,評估「我有哪些牌可以打」、「對方可能出哪些招」;第三,才是策略問題(比如說,我該出其不意?還是先出聲恫嚇?) 第二,打牌,不要一下子就把牌打光了。 衝動盛怒之下,最可能的情形,就是拍桌大罵。這是人之常情,但絕非致勝之道。 如果今天我是制度中的弱勢,就算我只能很悲情地採取抗爭,就算我不能「一波波地製造遞增的壓力」,至少我也要「一波波地製造沒完沒了的麻煩」,煩到當權者因為煩不勝煩而讓步。 況且,就像唱歌一樣;如果一開始就像飆副歌那樣飆高音,整首歌曲下來不但累死自己,也感動不了聽眾。如果一開始就放大絕招,萬一對方挺住了,那麼後面自己就沒招了,也就是等於「在一開始就把王牌打光了」;接下來我出的那些招,對於對方來講都不痛不癢了。 也因此,如果要製造對方的壓力,壓力當然要「一層一層地堆疊上去」,逐次削弱敵人的抵抗意志與抵抗能力;換句話說,同樣一招大絕招,「在一開始對方神完氣足的時候,我就使出我的絕招」或是「後來對方已經開始焦躁的時候才使出我的絕招」,很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第三,冷靜,才能思考策略 我有哪些資源?我有哪幾張牌?哪些牌應該先亮出來嚇唬對方?哪些牌應該要留著出其不意逼對方手忙腳亂?我有沒有借力使力的可能?我現階對最有利的著力點是什麼?如果第一步得手之後,我應該要趁勝追擊?還是應該要讓事情發酵才能借力使力? 第四,冷靜,才能檢視「自己的假設」 我們的每一個想法,都建立在一些自己都很難察覺的「基本假設」之上。比如說,你可能覺得「一旦公開罵了一個卑鄙無恥的長官A之後,同事們就算不會為你鼓掌,至少私底下也會大快人心」。可是其實不一定;有時候,同事們可能只會因此而對你敬而遠之~~因為大老闆雖然不喜歡A,但是更討厭「衝撞體制的人」;於是,大家為了自保,不得不與你漸行漸遠。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當我們在思考「我這樣做會產生什麼結果」、「我這樣出招對方會產生什麼反應」這些重要問題的時候,裡面充滿了我們自以為的假設。想要提高勝率,就必須在事前把這些思

4D電影初體驗~~疾速救援

圖片
之前也曾觀賞過4D電影,但都是「試看」。比如說在科學博物館之類的地方觀賞五分鐘、十分鐘的小短片,感覺其實還不錯。但是從來不曾看過4D院線片。今天臨時起意看電影;既然想看的電影沒有合適的場次,乾脆就挑個娛樂片嘗試一下4D電影好了。那麼就看「疾速救援」的4D好了。 心得可以用四個字總括~~「有夠失望」。 票價很貴就不說了。幾乎是從頭到尾都無法「好好看電影」。怎麼說呢? 在看電影的時候。雖然電影有很多種,但是好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能夠讓觀眾完全忘記自己是觀眾」,完全被電影給吸進去,沉靜在電影情節之中。事實上,不管是讀小說還是看電影,我們都會自然而然把自己想像成主角。那些不足的「畫面」、「味道」、「氣氛」什麼的,就靠小說家/導演的功力與讀者/觀眾的想像力去補足。 這裡談的是電影。先不論導演「功力的高低」,導演在「運鏡的方法上」,至少有下列幾種可能: 之一,有時候觀眾看到的是「主角看到的東西」。比如說驚悚片裡,主角躲在門後傾聽門外殺人魔的動靜;整個鏡頭畫面裡面只有門,意思是說「主角(觀眾)全神貫注地盯著門、聆聽門外的動靜」,忽然一把斧頭對著主角(觀眾)破門劈過來,主角(觀眾)尖叫。 之二,有時候觀眾看到的是「導演看到的鏡頭」。比如說,動作片裡面,導演為了營造主角徬徨的心境,鏡頭會「繞著主角轉一圈」,然後鏡頭還會慢慢升起,變成用俯瞰的角度繞著主角,最後則是完全的俯視主角的頭頂。 之三,有時候則是「單純敘述事情的鏡頭」。比如說動作片裡面,鏡頭在旁邊忠實地呈現好人壞人激烈的打鬥。畫面中,有時候是玻璃被壞人的拳頭打破了、有時候是好人的背被壞人手中的滅火器給重重一敲。 我們都不是第一次看電影。身為一個觀眾,雖然「運鏡的方法」如此跳來跳去,但是我們已經習慣自然而然地在這幾種鏡頭交錯切換之中悠然自得,並且始終能夠維持「我是主角」的想像,沈浸在電影角色的感受之中。 可是看4D電影的時候我不斷感到錯亂。為什麼?有了氣味、震動、風、甚至還能跟著劇情讓觀眾真的感受到些微水氣的種種特效,不是應該更讓觀眾入戲嗎? 剛好相反。 因為椅子的震動情境,一下子讓我覺得主角(主角搭火車的時候,我的椅子變成了主角的椅子,跟著晃動),一下子讓我覺得我是路人(主角搭的火車走遠了,我的身旁吹起了一陣火車經過所揚起的風),一下子讓我覺得我是導演(當鏡頭繞著主

「照護員功德說」的深層文化因素

賴清德說了「照護員功德說」之後,整個中華民國台灣島一片譁然。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賴院長的談話全文:「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照顧老人可能薪水3萬多元,好像不值得,工作困難條件、環境已超過忍耐程度,愛心施展有一點困難,我在這裡要勉勵第一線照服員,把它當作功德台灣的社會理念、做善事的行為。真有碰到困難,希望衛福部也有機制解決,不要讓照服員在第一線獨自面對、獨自承擔,他只有兩種選擇:繼續忍耐或離開工作,這樣不好,這要隨時檢討、隨時調整,讓整個制度更加周延」。 賴院長的談話之所以引起爭議,在於很多人認為「照服員累得要死,你卻要他當作在『做功德』?那難怪執政黨的勞工政策如此、勞基法一改再改,還要聽立委、財團們幹話連連,引得天怒人怨至此」。 替賴院長緩頰的人說「哎呀,賴院長也有提到政府應該要有設法改進照服員工作條件的機制,並不是在『要求』照服員任勞任怨做到死啊」! 細觀談話原文,有兩個重點: 一、「我在這裡要勉勵第一線照服員,把它當作功德台灣的社會理念、做善事的行為」。 二、「真有碰到困難,希望衛福部也有機制解決,不要讓照服員在第一線獨自面對、獨自承擔」。 這段談話延伸出兩個議題: 其一,身為一個行政院長,這樣子的談話有沒有什麼問題呢?其二,如果有問題,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應該要從什麼面向,試著去更深入地探討? 身為一個行政院院長,基本的態度應該是:第一,試著看到問題;第二,設法從制度面去改善問題,而不是要求弱勢者去樂於付出。從這段談話中的第二個重點看來,賴院長似乎–-至少從字面上來解讀–發現了問題,也要求政府機關要設法改善問題。 問題在於「勉勵第一線的照服員做功德」。 就以照服員的工作內容為例,領的錢極少、而工作負擔極重。因為這些工作對整個社會有「功」,所以要鼓勵更多人去做;因為做的人鞠躬盡瘁,但其報酬卻少到幾乎等於犧牲奉獻,近似一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德」,故而讓人感佩。 簡言之,既然名之為「功德」,就表示做的是「超出份內之事」或是「付出的心力遠大於實質的收穫」之類,本質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的道德教條。 道德教條的效果 戒嚴數十年的中華民國,幾十年來不斷強調四維八德之類的道德教條。「為什麼統治者要這麼強調道德教條呢」?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對於統治者動機的主觀判斷」,在此暫且不論。至於「這麼強調道德教條究

王炳忠們的算盤

王炳忠拿一千六百萬弄網站之類的新聞在網路上傳開了, 大家都在說「價碼這麼好,恐怕大家都會想要變成王炳忠們了」。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沒錯,中國這步棋下得極高。 有了台灣媒體大力宣揚價目表,大家一看「 連王炳忠這種貨色都有這種價碼,我要是撩下去, 幾百上千還不手到擒來?」於是王炳忠們傾巢而出、蜂擁而至。 不過,如果你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事情恐怕和你原本想的不一樣。 王炳忠是中國統戰台灣的「看板人物」,所以自然給得大方不手軟。 等到第二個、第三個、第三十個王炳忠陸續上船的時候, 你以為中國會給你同樣的頭等艙嗎? 權力有三種:調控權力(改變你的思想)、補償權力( 聽話就給你甜頭吃)與懲罰權力(不聽話就給你苦頭吃)。 因為改變思想不容易,所以調控權力的效果雖然宏大, 但是花時甚久,一時半刻難以奏效;畢竟人為財死, 所以補償權力是最有速效的,但是也最花資源的,而資源有限, 無法任意揮霍。 什麼方法既少花資源,又有速效呢?就是懲罰權力了。 你再倔倔得過驢子嗎?要如何讓驢子乖乖聽話? 一根很香但是吃不到的蘿蔔,還有一根棍子。惠而不費;更棒的是「 銀子有限、棍子無窮」。有誰不怕打的嗎? 套用在王炳忠們的身上做舉例,就是:一旦你與中國搭上線, 你就是上了不歸路;因為一旦你有把柄在中國手上, 如果你不乖乖聽話到底,你就身敗名裂。 既然如此,中國又為何要「持續」花大錢收買王炳忠們? 你覺得自己的才情遠大過王炳忠,所以心動了嗎? 或許你需要從中國的角度多思考一下。 本文發表於2018-01-05-新公民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