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採訪2.0
為什麼要管制立法院的採訪權?檯面下的真正原因有很多,而檯面上最堂而皇之的理由,當然是「保障新聞自由」。但是別忘了:「用管制手段保障新聞自由」的背後假設是「有被管制的需要」而且「管制的手段讓管制的結果利大於弊」。 在資訊時代,「資訊流通」(不管是上游的採訪階段還是下游的傳播階段)「應該」被管制嗎?管制的結果會是利大於弊嗎? 先說結論:第一,在資訊時代,「不管制」是原則、「管制」只該是極少數的例外;更籠統武斷一點地說,「資訊管制是多餘的」;第二,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互有利弊」,在「管制資訊是多餘的」這個前提下,「管制資訊並且利大於弊」是很困難的。 在資訊時代「管制資訊」是多餘的 在進一步說明之前,需要簡單說明「網路2.0」這個名詞,以及背後的意義。 過去,資訊的流通是單向的;讀者只能接受報紙的資訊,讀者自己沒有能力像報紙那樣讓自己的意見被千萬人看見;就算在資訊時代初期,大家也都必須到大型入口網站瀏覽新聞,沒辦法自己發佈新聞。 但是自從網路鄉民有了ptt、部落格、youtube、還有智慧型手機,理論上每個人的聲音都可以被全世界聽見;無意間記錄到的片刻,也可能在全世界爆紅。也就是說,資訊的傳播不再倚靠大型的傳播者放送出去,而是由無數的網路鄉民「爆料」、「推文」而浮出檯面。 這種「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就是「網路2.0時代」。當然,選擇「傳播」或「不傳播」某則資訊,就是一種「篩選」。至此,人人擁有了「傳播」以及「篩選」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在過去,是由「新聞媒體」所壟斷的。 就如同無法期待人類回到飛鴿傳書的時代,這種「資訊流通的管道更多、速度更快」的潮流是無法逆轉。這股潮流體現在「立院採訪」這個議題上,具體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元的人(不管是媒體記者還是公民記者)想要採訪新聞。 網路2.0之前,重要的聲音需要有強力的擴音器(大媒體)傳送,才能被聽見;為了確保重要的聲音不會被淹沒,所以需要靠管制來保護(例如確保大媒體的麥克風可以最接近採訪者)。網路2.0之後,既然閱聽者在技術上有能力讓有價值的聲音浮出來,所謂的「為了保護新聞自由而管制」,其實「保護」的需要已經被降低到最低,也因此「管制」成為多餘,而「管制」的暗黑弊端卻持續被發揮到淋漓盡致。 「管制」弊大於利 想要透過管制~~不管是事前積極的「審核機制」還是事後消極的